黃家校
(大慶油田工程建設公司油田工程事業部第一工程部,黑龍江 大慶 163000)
腐蝕對集輸管道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在如下幾點:第一,穿孔、泄漏等會對管道自身產生損害,造成經濟損失;第二,管道因腐蝕維修過程中,影響原油集輸系統的運轉;第三,管線泄漏可能引發爆炸、火災等危險,產生人身傷害;第四,原油會對周圍的土壤、水體造成污染,其中的毒有害氣體會擴散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
油井產液或含油污水成份復雜,除原油外還含有多種腐蝕介質,如H2S、CO2、Cl-、水等,對管道內壁造成腐蝕,同時地上及地下集輸管道受空氣和土壤等環境影響,管道外壁會產生腐蝕。
原油、含油污水等介質必須以一定溫度輸送,溶于水的酸性物質在此溫度下隨原油在管道內流動,從而對金屬管道極易直接產生腐蝕,這種腐蝕一般分為全面腐蝕和局部腐蝕兩種;其中全面腐蝕是均勻腐蝕,管道表面光滑,局部腐蝕是相對于全面腐蝕而言的,有點蝕、蜂窩狀腐蝕、臺地侵蝕及流運誘發局部腐蝕等,隨著腐蝕的進行,H+濃度不斷加大,會破壞金屬管道的晶間結構,導致管道開裂。原油中包括油、氣、水等流體,在管道中的流態是多項流,另外原油從地層中開采出來,含有一定量的泥沙,氣體和固體顆粒會把已形成的腐蝕層或保護層沖刷掉,重新讓腐蝕介質和金屬管道接觸,加快腐蝕速度。
站內架空管道外壁與空氣直接接觸,空氣中的H2O和CO2生成弱酸,與管道外壁金屬反應產生腐蝕,腐蝕速率隨濕度增大而增大。站內場區及站外管道一般埋地敷設,土壤中的CO2、SO2等酸性物質在管道周圍形成酸性環境,與金屬管道發生反應產生腐蝕,而硫酸鹽與地下水形成的硫酸鹽水化物會與金屬產生晶性腐蝕;同時土壤中的鹽溶于水形成電解質溶液,可使金屬管道產生電化學腐蝕,土壤中有很多細菌,如硫酸鹽還原菌、氧化菌等,它們能促成土壤中各種鹽(如硫酸鹽)的還原,加快金屬管道的電化學腐蝕;另外輸油管道一般和機泵、儲罐等各種設備連接,在土壤中產生一定量雜散電流,這些電流在金屬管道某些區域上形成陰極區,其它部位管道為陽極區,從而形成原電池,產生電化學腐蝕[1]。
根據以上分析,金屬集輸管道內、外壁均有遭受腐蝕的風險,因此,金屬管道的防腐,必須同時對內壁和外壁采取防腐措施。
在金屬集輸管道內、外壁涂敷致密均勻的涂層,將腐蝕介質、電解質溶液與金屬管道隔離開來。項目實施前,首先搜集整理當地的地質條件,分析土壤、原油成分組成,并結合各種防腐涂料性能、成本分析,來確定涂料的種類。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近年出現了多種具有優良物理、化學性能的復合防腐涂料,如內防腐常采用熔結環氧粉末涂層、溶劑型環氧樹脂涂料或無溶劑型環氧樹脂涂料,外防腐常采用聚乙烯粘膠帶、2PE、3PE等防腐層。
陰極保護,一般分為外加電流陰極保護和犧牲陽極陰極保護,均是將被保護的集輸管道作為原電池的陰極,避免金屬管道電子流失發生溶解。外加電流保護法一般用于需要保護電流大、管徑較大的集輸管道,而犧牲陽極保護法則用于所需保護電流小、管徑較小的集輸管道;實際工程中,油田集輸管道的腐蝕主要是由電化學反應引起的,管道周圍的電解質溶液由于溫度、濃度、流速的不同,在管道表面形成電位高低不同的電場(也就是形成大大小小的許多原電池),此時在通過外加電流使金屬管道人為陰極極化,防止電子流失而腐蝕溶解;或者在管道沿線的布置陽極,工程中常用的陽極種類有鎂陽極、鋅陽極、鎂鋅合金等,電子從這些陽極流向作為陰極的管道,陽極逐漸溶解而陰極得到 保護。
綜上所述,通過對油田集輸管道腐蝕原因的分析可知,管道內、外腐蝕的影響因素很多,項目實施過程中尤其是設計階段,對金屬管道中的介質、空氣濕度、土壤成分及地下水質條件進行分析,并經優化對比,給出最終的防腐方案,同時加強集輸系統的日常維護和巡檢,以保證油田集輸管道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