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丁為
(四川美術學院,重慶 401331)
“千城一面”的城市空間形態降低了城市的吸引力,削弱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這種缺乏個性的城市形態抹殺了人類文明變遷過程中應有的多樣性[1]。對此,專家學者紛紛提出避免城市化進程中出現“千城一面”問題的對策建議。在城市空間已定型,現有城市建筑難以改變的情況下,通過照明藝術設計將“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觀進行差異化設計提升,可使白天“千城一面”的城市在夜景中各顯特色,對此,相關研究還較為少見。因此本文基于照明藝術設計,提出以城市文化、地域環境、生態特點等作為藝術照明題材,形成各具特色的街區照明,讓白天“千城一面”的城市在夜景中實現特色營造,再現歷史文化與生態藝術景觀。
“千城一面”并非城市建設新問題。早在2011 年南開大學主辦的一場有關城市形象的論壇上就有學者指出“200 個城市如同一母同胞”[2]的問題,從照明藝術的角度來看,根據城市的歷史文脈、地域文化與生態環境,通過藝術性的照明設計,是可以使“千城一面”的城市在夜景中實現形象轉變的。
1.1.1 藝術特色
從現存已有藝術來看,各類藝術最大的特點在于特色鮮明。例如,黃賓虹與李可染均為山水畫大師但畫風卻各具特色。黃賓虹的山水畫“將中國山水畫里的虛作為光來理解”,他的畫呈現出一種“一燭之光,通體皆靈的畫風”[3];李可染則讓光的因素成為繪畫“畫面的畫眼,以濃重的黑色作為暗部來襯托強光,把白和黑的表現達到了極致”[3]。西畫亦然: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大相徑庭,而同是現代主義作品,畢加索繪畫的風格與夏加爾的風格明顯不同,人們一般不會把兩者混為一談。因此,以藝術的手法來展開城市照明設計,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的“千城一面”問題,使城市外貌在夜景中各具特色。
1.1.2 照明藝術特色
理想的照明藝術總體而言是光藝術的一個類別,其借助照明技術手段,讓照明工程技術為藝術服務,讓照明之光呈現出特色的藝術。因此,其至少需具備三個要素:光、藝術顯現、精神文化品質。首先,沒有光就沒有照明藝術,正如繪畫,沒有明暗對比、色彩濃淡就沒有繪畫;其次,光的顯現是藝術的,而非僅僅具有由暗到明的可視功能,如果僅僅只有明亮可視的光而非藝術展示的光,那么這種照明就只具有明照功能而沒有藝術功能;第三,由藝術展示的光形成的光景蘊涵著思想文化的內容,或者體現地域文化,或者表達民族審美,或者弘揚一種城市精神,近幾年來獲得國際照明大獎的幾個項目最能說明這點。例如,許東亮、史乃亮設計的哈爾濱大劇院照明曾獲得第43 屆IES 照明獎卓越獎與IALD 最高獎項——光輝獎,其“用光塑形,用色溫辨空間冷暖,用光帶引導視線流動的光影詩意化表達”[4],以繪畫藝術的視角分析,這其實就是將光當作顏料來實現照明物與自然環境的有機融合,使形如冰伏山巒的大劇院在照明景觀中如雪山起伏,與松花江如影隨形,并隨著時序、季節的變幻而不斷變光,如圖1 所示,大劇院采用低照度手法,與室內燈光取得了光比的平衡,表達了生態文明時代的照明審美。

圖1 哈爾濱大劇院夜景圖
與繪畫藝術相比,照明藝術的特色更需要關注照明作品的具體環境,也就是說,繪畫藝術是產生于紙、畫布或墻上的,只反映在紙或畫布上,而照明藝術則是產生在一定城市空間環境下的。盡管“千城一面”的城市環境缺少特色,但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這些城市的空間環境反而使設計師從城市特定的地域特色或歷史文化中獲得靈感,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照明藝術。房屋、街道、城市公共空間所處的地域環境千差萬別,所在的城市歷史文化異彩紛呈,所處的地域生態環境特點不一,因此可為照明設計師的藝術創造所利用的空間也是不可限量的。德國漢堡地鐵站照明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漢堡地鐵的地下空間缺乏特色,是上世紀初至80 年代形成的三條通車里程95.6km 地鐵線上的普通站點,照明設計師卻根據漢堡為歐洲十大集裝箱港口之一的城市特色,將漢堡新城地鐵站照明景觀設計為集裝箱形態,并通過光的變色,使漢堡地鐵景觀一改往日的呆板形象,成為充滿港口文化魅力的站點,該設計獲得了2013 年“IALD 照明獎”光輝獎,如圖2 所示。

圖2 漢堡港口新城地鐵站
正如繪畫師通過顏料的色彩語言來展示繪畫藝術反映的思想文化一樣,照明藝術設計師同樣用光的色彩、明暗等為介質,以光的語言來表現照明藝術內涵與精神文化。
荷蘭鹿特丹BROKEN LIGHT 項目所在地是一條極為普通的街道,街道兩邊的建筑都是方盒式的現代建筑,燈光設計師通過海浪波紋的公共照明設計,完全改變了這條街的夜晚整體景觀,使地面上的光照呈現出水波效果,既實現了照明功能,又體現了這座海濱城市的歷史和地理特色(圖3),該公共照明項目獲得了2012 年“IALD 照明獎”光輝獎。因此用藝術的眼光進行照明設計,即使在特定空間下展開的照明,同樣可以取得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其效果不亞于繪畫師借助宣紙、畫布、墻壁、建筑立面等系列載體創造出的繪畫藝術。

圖3 荷蘭鹿特丹BROKEN LIGHT
如何使千城一面的城市建筑在夜景照明設計中展現出不同的特色呢?借助上述成功的照明藝術手法,筆者認為,應以地域環境、城市文化、城市地理生態為照明藝術的主題,分別對沒有特色的城市建筑進行光藝術再設計。
通過照明設計展現城市的N 個文化特征:歷史文化、地域風俗文化、民族文化。為了使火柴盒似的房屋在夜景中反映出獨特的文化景觀,可將房屋立面視為繪畫的宣紙、畫布等,將照明工具、燈光作為畫具與顏料,根據城市歷史文化與風俗的相關題材展開藝術設計,并將其轉換成照明景觀,形成獨具特色的街景、廣場、建筑照明。以廣西南寧為例,雖然其整合了邕江兩岸的旅游資源,加強了景觀美化與夜景亮化,卻同樣受著“千城一面”的負面影響,若將廣西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風情進行認真梳理,將其融入照明藝術設計的題材中,使其體現在燈光秀、街區照明、廣場夜景、公園夜景等夜景照明系統中,就能有效地解決“將燈光、文化、歷史、風土人情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之中”[5]等問題。
曾有不少山水之城本有不錯的地理環境,但在規劃建設時卻照搬大型山水之城的空間形態,結果導致小型山水之城與大型山水之城的雷同,從而造成又一類型的“千城一面”。針對此類城市夜景打造,可通過以下方法來實施。
(1)方法一:夜景照明弱化缺少地域特色的地標建筑。通過光藝術方法弱化缺少特色的地標建筑,以留黑、線燈、輪廓燈超越建筑天際線而新設線路,通過照明圖案凸顯地域文化,使原來照搬的城市輪廓實現光藝術重構,凸顯地域文化元素,以避免地理環境相近的山水城市在城市建筑夜景中“千城一面”。
(2)方法二:夜景照明突出地域特有的細節,形成獨特的地域夜景。盡管山水之城有較多相近的特點,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不同的地域細節。照明藝術設計應找出其中的細節,在設計中凸顯細節(類似繪畫中的漫畫),通過夸大細節特征突出城市的夜景特色,消除克隆城市夜景的相似性。比如,不同山水之城都有獨特山水之勢,藝術設計可借助山脊線、沿江公路線,強化或弱化光照強度,增強城市獨有的特征,同時通過留黑,弱化城市類同的環境,使城市夜景形成差異化特色。
(3)方法三:對類同的建筑進行“藝術化妝”。通過在照明上對缺少特色的建筑進行藝術化妝,可使“房子”在夜景中形成具有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的夜景景觀。
對城市公共設施,如廣場、車站、港口、街道建筑立面、公園噴泉等系列城市空間進行光藝術設計,需借助城市所在地域的生態環境展開,借助地域特色植物、動物、昆蟲、山巒河流等來突出城市的地域生態夜景特征[6]。同樣千篇一律的大樓,可在照明景觀上展現出蝴蝶、蜻蜓、蜜蜂等具有地域特征的生態圖案。例如,云南大理蝴蝶谷盛產彩蝶,若在大理新城區的某條街道,使兩側建筑立面在夜景中展現出不同類型的彩色蝴蝶,則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更加濃烈的建筑特色。
照明藝術設計師還可通過夜景照明使城市各類公共空間呈現江流奔涌、山巒起伏、綠水青山的生態特色。如圖4 所示,首先,照明燈具如起伏的山巒和波動的水流,暗喻了山水城市的地域環境;其次,照明工具具備坐椅的休閑功能,讓城市充滿人文關懷;最后,可根據季節的變化讓燈光色彩發生變化,從而賦予城市夜景生機與活力。

圖4 作者原創作品《光之生長》
綜上所述,要讓城市景觀避免“千城一面”的弊端,使城市夜景呈現出別具一格、充滿歷史文化魅力的特色,就需要在照明藝術設計上不斷創新,在城市照明管理上不斷改革。城市照明的人文性與藝術性符合新時代提升人民精神審美的需要,有利于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可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必要促進照明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