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全航
編者按: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誕生于1992年,創辦30年來,該校先后四次搬遷、兩度易名……從共用校址到獨立校園,從酒店管理1個專業到如今的8大專業20余個培養方向,堅持做好“涉外”“旅游”兩個篇章,一次次跨越、一次次行動迎來了學校發展的新紀元,也是我省民辦職中發展的一個縮影。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聚焦該校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初冬時節,在美麗婉轉的湘江之濱、靈動雋永的青竹湖畔,占地近60畝的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新校區(開福校區)內,紅墻綠影交相輝映,學子們在陽光下奔跑跳躍,臉上洋溢著青春朝氣。
30年篳路藍縷,30年步履鏗鏘,堅守“辦人民最需要的教育”的情懷,為師生謀幸福的宗旨,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一直在創新中求發展。如今,該校一校兩址辦學,師生們向著幸福再出發!
“教育報國”焰火延續30年
1992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一批湖南華僑歸國還湘,以辦人民最需要的教育為初心和使命,在以杜一兵老校長為主的一批老領導奔走下,借用長沙市第三十三中學校址立校辦學。學校前身——湖南湘僑職業中專是第一批全日制民辦中等職業學校,也是最早設立酒店管理專業、專業實習實訓室的中職學校。大批畢業生被湖南湘江賓館、北京飯店、人民大會堂等單位錄用,并表現出色,學校蜚聲全國。
辦實辦優民辦職中,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一屆屆領導班子順勢而為,亦盡力而為。
2019年,以董事長謝勇為首的領導班子接過“教育報國”的接力棒,正式接手管理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決心“把學生當成學校的主人、把學生作為學校最好的榮譽證書”,致力于培養有理想、明事理、知禮儀、懂感恩的中職學生。
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努力下,該校先后投資近1億元完成新校區(開福校區)建設,并于2022年6月1日正式揭牌,突破場地局限,接續奮斗。
2022年9月,全校共1700余名師生齊聚青竹湖畔,邁入開福校區求學。
一流的教學設施設備,典雅舒適的學生公寓,亮麗規整的環形跑道……不少新生和家長拿出手機拍照片、錄視頻、發抖音。學校成為了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學校”!
凝心聚力為教師辦實事
學校要發展,教師要先行。
“打造活力員工隊伍,凝聚發展合力”,是該校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一筆。
搬入新址,教師幸福感也從細微處蔓延開來。
今年,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30余名高學歷新教師報到,拎包入住30m2的教職工宿舍,床、衣柜、洗衣機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沒有生活的后顧之憂,也有更好的狀態來提升自己,教好學生。”新教師周宇翔說道。
學校實行寄宿制管理,周末,孩子放假無人管,教職工“帶娃、管娃、育娃”與工作的矛盾日漸尖銳。
怎么解決?今年8月初,學校領導班子充分研討,決定在校內打造“教職工子弟假期免費托管班”,設置美術教室、音樂教室、營養餐廳、自習(閱讀)教室、舞蹈(形體)教室五個托管空間,每周六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開展經典誦讀、作業輔導、戶外體育等課程,由該校年輕教師志愿任教,幼兒保育專業學生助教。
“孩子在這里有安全、良好的環境,結識了小伙伴,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學校真的是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該校教師彭水清激動地說道。這也是該校20余名教職工的心聲。
該校校長張繼偉介紹:“學校制定了全方位的教職員工福利待遇政策體系,為教師辦實事、為職工謀幸福、為家屬解煩憂,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嘗試與探索。”
“兜底助學”圓學生求學夢
“決不讓任何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對家庭經濟困難學子所做出的莊重承諾擲地有聲,該校的“兜底助學”行動也已持續多年開展。
2016年,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黨支部正式成立,黨員教師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發起成立“黨員紅色愛心基金”,6年時間共籌措資金40.24萬元,幫助180余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今年9月,在新生報到現場,該校設立“綠色通道”專區,確保提出申請且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都能享受到“減免相關學雜費和補助必要生活用品”的政策,順利入學,安心求學。同時,該校還協商校內商鋪,為學子提供勤工儉學平臺。
該校建立起了國家、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并落實“兜底助學”行動。目前,該校累計支付216萬余元,共“兜底資助”了214名學生完成了學業。2021年,該校榮獲湖南省民辦學校教育扶貧先進單位,謝勇榮獲湖南省民辦學校教育扶貧先進個人。
回首三秩榮耀,更覺使命在肩。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長沙涉外旅游職業中專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慧眼看世界信步量天下”的文化理念,實現屬于該校師生的“幸福教育、幸福生活、幸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