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清
抓好青少年思政教育,對培養學生信念、樹立正確理想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思政課教學內容涉及廣泛,這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將時事政治內容滲入到課堂教學中,讓教學活動真正與時俱進,貼近社會實際,從而引導青年學生樹立精神信仰,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本文從初中政治學科中時事政治教學現狀和開展時事政治教學有效途徑兩個方面,探析初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教學的應用問題。
一、初中時事政治教學現狀分析
筆者發現,目前初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重視度不夠、創新度不高、覆蓋度不足等。
首先,重視度不夠。許多學校以及不少家長、學生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一味強調考試分數,而忽略思想品德等全方位素質的培養;思政課教師也被迫圍繞應試教育的要求減少時事政治教學工作。筆者嘗試在課堂上安排了課前三分鐘《新聞聯播》,以激發學生了解社會、立志服務社會的愿望和愛國熱情,但有學生反映家長不許看電視、作業負擔太重沒有時間去看,這項工作開展并不順暢。
其次,創新度不高。盡管有的學校推行了時事政治教學,但不少學校政治課程存在邊緣化,很少設計讓學生進入某些特定社會環境去體會、去感知,也使得時事政治教學流于形式,或形式過于單一,缺乏創新性。
第三,覆蓋度不足。當前由于廣大初中政治教師教學負擔較為繁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了解到最新最全的時政新聞,更不能及時有效地把相關新聞熱點滲入到課堂教學內容當中去。同時,有的老師因為鉆研時間不足等因素,僅僅只對時政新聞的內容進行淺顯的宣講,并沒有認真探索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二、初中時事政治教學有效途徑
要真正有效地解決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增強重視度、提高創新性、把握全面性來實現。
增強重視度。初中政治教學應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時事政治教學工作。初中政治教學要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等新時代青年必備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要達成這一目標,思政課教師要加強對時事政治教學的重視,可以集體備課,共同探討。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提供政策支持,提供具有指導性意義和操作性強的實施意見、措施,明確安排時事政治教學時間、內容等問題。學校要嚴格落實相關教學要求,創新教學形式,提供教育教材、配套資料等課程資源,以促使時事政治教學真正實現良好的效果。
提高創新性。政治課堂可以創新教學方式,比如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播放新聞視頻,教師在講解的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關注社會動態,關心社會發展。也可以布置相關課后作業,讓學生主動了解更多時政內容,發揮學生主動性。也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開展時政新聞熱點知識競賽、時政主題演講比賽活動、社會觀察或者實地調查走訪等,也是進行初中政治學科中時事政治教學應用的一種重要形式,學校可以根據本校教學條件和教學安排,適當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不斷改革教學方式,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政治素養。
把握全面性。為了使時事政治教學真正起到立德樹人的積極作用,更好地實現較為全面的教學實踐,特別需要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精準把握時政知識的知識性和時效性。思政課教師面對時政新聞和信息更新的現狀,要群策群力,發揮集體智慧,增大關注范圍,提高對社會信息的敏感度、準確度,更好地促進教書育人目標的實現。
三、結語
時事政治教學工作是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盡管當前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但可以通過落實具體措施,增強學校重視度,不斷創新、改良方法,提高學生融入政治課堂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主動把握更為全面的時事政治內容,以不斷促進初中政治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