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慧,王昕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2.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4)
在生活方式改變及經(jīng)濟發(fā)展等多種因素影響下,肥胖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指出,我國≥18 歲的居民超重或肥胖人數(shù)占比已經(jīng)超過50%。肥胖是一種由能量穩(wěn)態(tài)通路失調引起的慢性疾病,受遺傳及環(huán)境刺激源影響[1],排除疾病因素后的肥胖稱之為單純性肥胖。中國肥胖的診斷標準為體重指數(shù)(BMI)≥28.0 kg/m2[2]。統(tǒng)計顯示,中國與肥胖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發(fā)病率大幅上升,已成為致病、殘疾和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3]。除了帶來健康管理挑戰(zhàn)以外,肥胖病還造成國家財政支出的負荷,2016年以前,中國每年在超重、肥胖及其并發(fā)癥上的支出已經(jīng)接近240 億元,占年度國家衛(wèi)生保健支出的2.46%[4]。而在臨床治療上,單純性肥胖卻常為患者及醫(yī)務人員忽視。
徐小萍教授具有長期、豐富的內分泌代謝相關疾病診治經(jīng)驗,門診發(fā)現(xiàn)青、少年以減重為主要訴求至醫(yī)院就診的數(shù)量漸增,為有效解決患者迫切的減重需求,同時滿足單純性肥胖群體減重所帶來的內分泌代謝增益,徐小萍教授在基于傳統(tǒng)醫(yī)學中的玄府理論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的同時,形成一套有效的體重管理模式,中西醫(yī)結合對單純性肥胖患者進行治療并獲得明顯療效,現(xiàn)將其經(jīng)驗試論于此。
玄府一詞首見于《黃帝內經(jīng)》,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擴展其內涵:“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甲,至于世之萬物,盡皆由之”。玄府是前人在古代歷史條件下提出的一種微觀結構,近十余年,當代醫(yī)家結合現(xiàn)代科學手段對玄府進一步探索,離子通道說、水通道蛋白說、細胞間隙說等理論的提出為玄府學說建立起細胞生物學理論基礎[5-7]。羅再瓊等[8]指出,玄府的微觀結構認識,完善了中醫(yī)藏象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玄府的功能保證了基本物質的輸布環(huán)流。
1.2.1 脾胃玄府膏脂痰濁壅滯而失開闔
《素問·通評虛實論》曰:“甘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肥胖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大部分由于過食肥甘厚味,脾虛失運,故痰、濕、飲、脂濁等病理產物隨之化生。徐小萍教授認為,肥人大多稟賦不足,飲食不節(jié),失于運動,見胃強而脾弱,膏粱甘美不得運化,積蓄于脾胃玄府之間,使脾胃玄府將精微物質布散的功能下降,日久痰、濕漸生,痰脂膏濁質地粘連,聚集不易消散,久蓄則變生濁邪,不得宣散,又反使阻滯加重,如此循環(huán),則脾胃玄府開闔失司。《讀醫(yī)隨筆》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玄府以開通為順,閉闔為逆,日久膏脂、痰濁便隨脾胃升降游溢一身,積蓄于各臟腑之玄府,又泛溢于肌膚腠理之間,發(fā)為肥胖。
1.2.2 脾胃玄府失司影響一身玄府之職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徐小萍教授認為人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是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胃玄府開闔失司,會對其余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等玄府均有影響,使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不通。
皮肉玄府壅滯則肌肉不用。《素問·太陰陽明論》有云:“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之氣,氣日以衰,脈道不通,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脾胃玄府運化水谷精微及津液,化生氣血,輸布全身肌肉,以供肌肉能量,使肌肉豐滿有力。脾胃玄府功能失職,肌肉失于滋養(yǎng),代以痰脂膏濁堵塞于皮肉玄府之間,則表現(xiàn)為肌肉不得緊致,虛軟無力。
肝腎玄府受累則情志、生殖異常。《傅青主女科·妊娠》載:“脾為后天,腎為先天,脾非先天之氣不能化,腎非后天之氣不能生”,脾腎互為先后天,先天培育后天,后天資助先天,脾胃玄府開闔失司,先天之氣不能滋養(yǎng)后天,反因痰濁膏脂輸布而致腎玄府堵塞,氣血壅滯,脈絡瘀阻,日久腎臟虛損,腎陽溫煦失職,見畏寒、萎靡,命門火衰,表現(xiàn)為早泄、宮寒不孕等。《素問·經(jīng)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泄、調暢氣機得以維持有賴于土以培之,肝為剛臟,玄府為痰濁壅堵,日久郁而化熱,不能條達,則一身氣機受阻,肝木乘土,又使脾胃失司加重。脾化生津血,主統(tǒng)血,肝主藏血,脾胃玄府失職,津血化生不足,則肝藏血受累,加之腎玄府受損,天癸不能正常化生,則見月經(jīng)稀發(fā)。
心肺玄府失司推動一身玄府失職。《濟陰綱目》云:“脾氣入心而變?yōu)檠闹饕嘟杵饣!毙钠槟缸又K,二者相互依存,陰陽共濟,心血由脾氣化生,痰阻心之玄府則見瘀血,膏脂或積聚于心臟,或隨血脈布散,血管脂質沉淀,見斑塊生成,血脈閉塞,使心臟負荷增加,又可隨血脈堵塞一身之玄府。肺為主氣之樞,脾為生氣之源,肺臟玄府受阻,痰濁流于肺腑、隔膜,使清氣納入失常,宣發(fā)肅降受阻,水津內停,痰飲化生,又流布全身。氣血津液輸布不能,氣機升降出入不行,一身玄府開闔失司。
由此可見,脾胃玄府失職,則累及一身臟腑之司,氣血津液、表里脈絡等聯(lián)系又反使脾胃失職進一步加深。
1.3.1 參苓白術散合澤瀉湯加減為開通脾胃玄府之主方
肥胖的發(fā)病系因脾胃玄府閉塞,精液氣血不能正常發(fā)揮功能,精微物質不能濡養(yǎng)一身玄府孔竅,所以肥胖病的治療原則是開通脾胃玄府,“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9]。徐小萍教授在遍閱古籍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提出肥胖治療當選用助脾化痰、開通玄府之法,以參苓白術散合澤瀉湯加減為其治療的代表方。方中黨參、茯苓、白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山藥兼補脾腎,薏苡仁、澤瀉利水滲濕,均為臣藥。荷葉化濁降脂泄?jié)瘢介∥赶麥菫樽羲帯P┝奎S連反佐,避免濕邪郁久化熱而顧護胃氣。縱觀全方,重在健脾,補瀉兼施,藥性中和,著重于開通脾胃玄府,則一身漸通。
1.3.2 合并肝腎玄府失司加用疏肝益腎之品
脾、肝、腎三臟聯(lián)系緊密,脾腎互為先后天,肝脾共同影響運化、血液生成與輸布,由上文病機論述中可知脾胃玄府失職可牽連肝腎玄府受累,此處不再贅述。肝腎玄府失職則常在臨床中最常表現(xiàn)為痤瘡、月經(jīng)稀發(fā)、宮寒不孕、性欲下降、早泄、情志抑郁或焦慮等癥狀。故需加用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理氣之品,或菟絲子、杜仲、牛膝、槲寄生等補益肝腎之品。理氣藥發(fā)散疏通,玄府以開為順,除疏肝理氣外,疏通玄府,有助黏滯之痰濁膏脂消散。補益藥補髓添精,可制約肝木過旺,又使腎溫煦、藏精、調節(jié)水液代謝功能恢復,減輕脾胃運化負荷,有助于痰濕氣化。
1.3.3 合并心肺玄府失司加用活血、清熱之品
心主血,脾臟運化水谷精微,奉心化血。肺朝百脈,肺氣宣降,與脾臟共調一身氣機。脾胃玄府與心肺玄府失職使氣血津液生成、輸布受阻,常表現(xiàn)為痤瘡、脂代謝異常、通氣障礙、心臟負荷加重等。可酌情加用活血藥如當歸、丹參、牡丹皮活血化瘀,或清熱藥物如黃芩、金銀花、連翹等。活血藥促使血脈運行,使痰瘀減輕,配合降脂化濁的原則,有助玄府開通之功。清熱藥物輕宣疏散,解上焦痰瘀脂毒,使其清稀、分解,從而輔助開通玄府之功。
《黃帝內經(jīng)》曰:“此人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飲食偏嗜,或暴飲暴食,或用餐不規(guī)律,均為單純性肥胖發(fā)病的重要條件。國際有多種關于肥胖患者的飲食處方,如低熱量飲食、極低熱量飲食、生酮飲食、地中海飲食等,一篇薈萃分析發(fā)現(xiàn)各式低卡路里飲食在短期內均有較好的減重效果,然而> 1月后絕大部分會出現(xiàn)體重反彈[10]。長期極低熱量飲食的安全性尚缺乏數(shù)據(jù),頭暈、脫發(fā)、皮膚干燥、膽石癥、酮癥和血清尿酸濃度增加可能與極端飲食限制相關[11-12]。同時應當做到規(guī)律用餐,報告顯示規(guī)律進食早餐的人與那些不規(guī)則進食早餐的人相比,患肥胖的可能性更小[13]。故徐小萍教授根據(jù)國際肥胖管理指南為標準以限定能量攝入對飲食進行干預,女性每天1200~1500 kcal,男性每天1500~1800 kcal[14-15],同時要求進食規(guī)律、營養(yǎng)均衡。水谷之精為氣血之源,榮潤一身,過食肥甘則玄府閉塞,谷斷源絕則一身氣血不榮,是以飲食控制在減重中作為關鍵的一步,必須做到精確、穩(wěn)定控制。
徐小萍教授認為,動則為陽,和于四時陰陽的運動能有效升發(fā)陽氣,有溫煦、推動、氣化之效,使泛溢之膏脂得以運化,使閉塞的玄府流通,使痰濁受溫煦而氣化。有研究顯示,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相結合,可觀察到身體機能測量的最大改善,不僅限于減重,還能改善代謝和身體功能[16]。有氧訓練可改善血脂水平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少瘦素生成、增加生長激素和脂聯(lián)素的水平,降低腹部脂肪和游離脂肪酸。阻力訓練可改變骨骼肌的代謝,降低運動引起的氧化應激,降低糖代謝異常人群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17-19]。徐小萍教授要求患者達到每周3~5 次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除卻必要的熱身、拉伸活動,每次運動時長不低于30 min,阻力訓練隔日進行1次,阻力根據(jù)個體情況逐步增加。
情志所傷,必犯臟腑。一項心理調查發(fā)現(xiàn),肥胖青少年比健康青少年有更嚴重的心理問題,包括對身體不滿、抑郁、焦慮、不受控制的飲食、不健康和極端的體重控制行為,以及羞恥感或自卑感[20]。徐小萍教授認為憂思太過損傷脾胃,或郁而傷肝,不得疏泄,而重玄府之失司。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給予適當安慰,勸導患者端正心態(tài),不使情志閉郁。
可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與經(jīng)濟能力考慮配合藥物輔助治療,并定期評估減重藥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奧利司他是目前國內唯一獲準臨床應用的減肥藥物,徐小萍教授結合患者需求部分給予奧利司他減重,合并胰島素抵抗或糖代謝異常患者,可配合二甲雙胍、利拉魯肽等藥物改善胰島素抵抗。
患者沈某某,18 歲,男性,2021年5月24日初診。訴無誘因下體重異常增4年,自覺無特殊不適。查體:H 170 cm,W 132 kg,BMI 45.6 kg/m2,體脂分布無異常,頸項部無色素沉著,腹部無紫紋。實驗室結果:胰島素0~120 min:42.6~75.98 uIU/mL,C 肽0~120 min:4.59~8.09 ng/mL,糖化血紅蛋白:5.5%,肝、腎功能、性激素未見明顯異常。舌淡胖邊齒痕,苔薄潤,脈沉細。中醫(yī)診斷:肥胖(脾虛痰阻);西醫(yī)診斷:單純性肥胖,胰島素抵抗。建議患者生活方式干預,輔以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予減重教育,以能量攝入1 500 kcal/d+每周3 次以上有氧運動+適當抗阻訓練為生活方式干預模式,結合服用二甲雙胍0.85 g口服,1日2次,改善胰島素抵抗,予健脾化痰泄?jié)幔_通脾胃玄府之法。組方:炒山藥15 g,黨參10 g,炒白術10 g,茯苓20 g,炒薏苡仁20 g,荷葉15 g,凈山楂15 g,黃連3 g,虎杖15 g 和澤瀉20 g。水煎服,每日1劑。2021年7月6日復診,患者訴體重下降11 kg,無其余不適,治療上要求患者逐步增加運動次數(shù)及負荷訓練,飲食控制如前,加用利拉魯肽注射液1.2 mg皮下注射,1日1次,二甲雙胍繼用,原方去黨參,加太子參10 g,另加黃芩10 g。不適時隨診。后患者未于門診隨訪。
按語:患者青年男性,平素飲食不節(jié),失于運動,排除病理性因素后診斷為肥胖病。患者肥甘厚味攝入不節(jié),脾臟受損,膏、脂不得運化,積蓄于脾胃玄府之間,使脾胃玄府布散精微物質功能下降,痰、濕漸生,痰脂膏濁質地粘連,聚集不易消散,脾胃玄府失于開闔,日久發(fā)為肥胖。脾胃玄府失司日久,肌肉失于滋養(yǎng),痰脂膏濁堵塞于皮肉玄府之間,見脂肪蓄積皮下,肌肉松軟;脾的病理與胰島素生理特性密切相關[21],脾臟玄府不通,精微物質的利用及輸布失常,胰島素不能有效散布,發(fā)揮正常功能;肌肉、肝臟玄府不通,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故見胰島素抵抗。
患者體重基數(shù)較大,符合手術治療標準,然結合患者意愿、生活方式等,予開通脾胃玄府、健脾化痰降濁進行辨證施治及規(guī)范的體重管理治療。參苓白術散醒脾養(yǎng)氣,促進脾胃樞紐運化精微,堵塞之痰、脂得脾胃運化而漸散,合以澤瀉湯單刀直入,使陽氣自達,培土制水,脾胃玄府開闔失司為肥胖之根,故以參苓白術散合澤瀉湯加減為主方開通玄府。方中炒山藥、黨參益脾補虛,炒白術、茯苓、炒薏苡仁培土制水,澤瀉消飲利水,山楂消滯化瘀,荷葉、虎杖化濕,調節(jié)脂代謝[22-23],小劑量黃連避免濕邪郁久化熱。諸藥合用,共奏開通玄府之效。1月余后復診見療效明顯,原方基礎上予太子參、黃芩加大健脾益氣、清熱燥濕之力。另患者胃納較旺盛,體重基數(shù)過大,在患者同意下另加用利拉魯肽保護胰島功能、減輕饑餓感、延緩胃排空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