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李煒、阮蓓、李婧消息北方初雪已落,普通杧果早已過季,然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四季都有杧果吃”已經實現,百色自主選育的四季蜜杧11 月成熟,來年3 月都能結果,填補了杧果市場“空檔期”。據統計,目前百色杧果種植面積共8.87 萬hm2余,預計2021 年產量超過90 萬t,總產值達45 億元,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4,2021 年“百色杧果”獲批建設國家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形成了“全國杧果看廣西,廣西杧果在百色”的產業發展格局。
從優化品種到規模種植,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在廣西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杧果種質資源圃內,百色市現代農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工作人員蔣強介紹:“這個種質資源圃內大約有200 多種,野外的杧果要依靠科技改良其外形、香氣、口感和甜度,才能選育出好品種。”據介紹,四季蜜杧和市場上備受歡迎的桂七杧都是廣西科研單位選育出的品種。為優化百色杧果品質,百色不斷探索和研究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特性的優良品種,推廣應用了“杧果高低位嫁接”等80 多項新技術和“金煌杧”等200 多個新品種,開發了“田陽香杧”“布洛陀牌”等杧果品種。百色加大科研投入,已形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廣西杧果產業技術體系平臺12 個,為杧果選育打下堅實基礎。
有了好品種,還得成規模種植,才能將杧果產業做大做強。早在20 世紀80 年代中期,百色就決定把杧果種植作為振興百色經濟、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之后歷屆黨委政府扶持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2014 年,百色又提出了杧果總面積突破100 萬畝(6.67萬hm2),產量突破100 萬t 的“雙百萬”目標。近年來,百色杧果產業的規模化逐步提高,杧果種植連片規劃、規模經營3 333.33 hm2以上的鄉鎮有9 個,2 000~3 266.67 hm2的鄉鎮有6 個,百色市單戶經營千畝以上的果園也有10 個,百畝以上的達到了500 個。同時,種植園區的智能化、機械化也在不斷提升。2020 年廣西杧果面積10.27 萬hm2,產量80 萬t,鮮果產值51 億元,占全國30%左右,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小產業向大集群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戰中,百色堅持把發展杧果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一號工程”推進,近40 萬戶160 萬人從事杧果及其相關產業,“十三五”期間已有25 萬余人通過杧果告別了貧困,2016 年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在廣西召開,廣西杧果成為全國十大特色產業扶貧范例在全國推廣。鄉村振興,杧果繼續挑大梁。“要推動杧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面向東盟、面向世界的杧果產業集群,讓中國杧果品牌美名遠揚、香飄世界。”百色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1 年,廣西桂西杧果產業集群項目獲批建設,重點打造右江河谷高端要素集聚軸,百色杧果提質增效翼、河池杧果生產拓展翼,以及種質資源中心、科技研創中心等7 個中心節點。百色作為牽頭實施的地市,承擔了項目的主要建設任務,這是全國唯一獲批建設的杧果產業集群項目,為助推百色杧果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百色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國革說,通過項目實施,力爭到2023 年,集群區域內種植面積9.33 萬hm2,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200 億元,實現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要想增加杧果的附加值,必須開發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條。百色市田陽區委書記黃國哲介紹,田陽區每年有33 萬t 的杧果產量,但杧果在當地的加工率不到15%。“這幾年,我們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出臺更實惠的政策吸引企業,主要在杧果的精深加工方面發力。”黃國哲說。田陽區引進了廣西果天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入駐,該公司主要生產杧果塊、杧果丁、杧果漿等產品。7 月底,果天下公司的車間里,身穿工作服的工人手工將已經清洗后的杧果進行剝皮去核切塊。“杧果漿、杧果肉一般特定溫度下可以冷藏24 個月左右,成熟的鮮杧果只能保存7 天左右,所以是茶飲店的重要配料。”果天下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該公司不僅解決了1 000 戶果農的銷售問題,還創造了1 300 個就業崗位。預計到2022 年12 月,可在當地提供就業崗位2 200 個,產值達3 億元。
為促進集群發展,百色出臺財政補貼、土地流轉等扶持政策,加大杧果果園道路、水利電力、軌道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推出無抵押杧果種植貸款和杧果種植保險新險種,開發“香杧貸”“桂惠貸”等杧果產業金融產品。同時,百色市鼓勵示范區(園)、龍頭企業、種植大戶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等產業融合新業態,目前建成39 家以杧果為主導產業,集旅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提高杧果精深加工能力,開發針對不同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的杧果干、杧果汁、杧果酒等系列產品,提升杧果產品附加值。目前,全市共有杧果精深加工企業9 家。
從田間吆喝到電商賦能,打造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2013 年年底,百色—北京果蔬專列開通,該專列是我國首條“鐵路”綠色通道,已開通百色、南寧、憑祥、防城港至長沙、武漢、鄭州、成都、重慶、北京、沈陽等線路。
作為百色一號專列的配套項目的中國—東盟農產品交易中心暨百色一號冷鏈倉儲中心亦是杧果對外銷售的重要一環。“該交易中心可享受到加工、倉儲、交易、物流、信息等全流程服務。2020 年,園區共為百色杧果鮮果、果片、果漿冷鏈儲存8.4 萬t,發送冷柜物流4 112 柜、運量10.2 萬t。”百色一號工作人員介紹說。
為了開拓更為廣闊的百色杧果銷售渠道,百色構建了“互聯網+杧果銷售”模式,通過網絡平臺帶動杧果交易,給“百色杧果”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據介紹,自2015 年以來,百色實施商務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程項目12個,已建成服務站點1 000 余個,建成物流配送網點805 個。連續舉辦了6 屆“互聯網+百色杧果節”活動,全市每年有近萬家網店通過電商平臺、有贊、微信小程序或微信朋友圈等互聯網方式銷售百色杧果,網上銷售額年均增長30%以上,2020 年,“百色杧果”電子商業應用率超過50%,形成了輻射全國的杧果銷售網絡。
同時,百色強化杧果品牌打造,制訂了與品牌定位相一致的營銷策略,督促全市所有杧果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強化“百色杧果”品牌意識,在生產和營銷過程中嚴格做到統一產品商標、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形象、統一品牌營銷、統一設計包裝,出臺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并嚴格執行,齊推共建“百色杧果”公用品牌。目前,全市有“百色杧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許可使用單位45 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13 戶。
2019 年,“百色杧果”成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產品,成功入圍2019 年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產品百強榜,品牌價值評估達173 億元以上;2020年,“百色杧果”成為中歐地理標志互認農產品,是全國唯一入選的熱帶水果。“近10 年來,百色市堅持在全國一二線大城市開展杧果宣傳推介與產銷對接活動,市縣合力承辦,市領導親自站臺,努力讓‘百色杧果’品牌深入人心,”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智宇認為,如今的“百色杧果”,不僅是一個支柱產業,還是一個地標、一張名片、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