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勘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11月19日至20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第十屆年會在江西省會南昌市舉行。本屆論壇活動按照生態環境部《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的要求并參考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編制發布的團體標準《大型會議展覽活動低碳評估規程》,進行了碳排放量核算并購買了碳減排量,經審核認證實現了碳中和。據組織者介紹,本次活動通過“江西省碳中和平臺”購買了江西省脫貧地區林業碳匯減排量,同時鼓勵參會人員對各自參會過程中由交通、餐飲、住宿、現場能源消耗等所產生的碳排放進行中和,減排量由江西省第一批林業碳匯開發試點項目森林經營行為產生。論壇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本次論壇年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際舉措,也是對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積極倡導。

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實現碳中和的做法,在當前我國大型活動中已經漸成趨勢。所謂碳中和,是指區域、組織、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來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的過程。大型活動(如會議、論壇、展覽、演出等)具有參與人數眾多、持續時間較長的特點,涉及的環節和過程繁多,由場館建設、賽事活動導致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其中,會展經濟作為新興服務產業的標志,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然而,隨著其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來自資源與環境的約束也成為其發展的“瓶頸”,會展產業資源浪費嚴重、利用效率低下、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日益突出。對此,轉變大型會展產業發展方式,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低碳化發展,已成為會展產業發展的新時尚和新潮流。

■ 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栽下了一片“碳中和林” 圖片源于網絡
近年來,碳中和受到國際國內各種大型活動越來越多的青睞。比如,2007年巴厘島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產生5萬噸二氧化碳,由印尼政府植樹造林及聯合國與會職員購買碳排放額度等方式抵消;2014年APEC會議通過在北京懷柔區和河北康保縣種植1274畝林木來抵消該會議所產生的3903噸二氧化碳,也成為首個實現碳中和的APEC會議;2016年中國G20峰會共計產生6674噸二氧化碳,采用植樹造林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的形式,在浙江臨安市太湖源鎮營造334畝碳中和林,成為首次實現碳中和的G20會議;2021年10月在云南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COP15)、2022年2月在北京和河北張家口舉行的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也都宣布實現了碳中和。北京冬奧會更以“第一屆實現碳中和的奧運會”受到全球矚目和贊賞。今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于6月5日在遼寧沈陽舉辦,活動首次實現了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碳中和,此次活動采用的“四個一點”(“減一點”“種一點”“捐一點”“買一點”)的多路徑措施作為“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模式,已經在一些地方得到示范推廣。
黨和政府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圍繞大型會議活動低碳評估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2019年5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用于指導規范大型活動實施碳中和,提出了大型活動碳中和的基本要求和原則、碳中和流程、承諾和評價等,推薦了重點識別的大型活動排放源及對應的核算標準及技術規范。地方政府部門和團體組織的相關探索實踐也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2021年6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DB11/T 1862—2021 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規定了北京市大型活動碳中和的基本要求和原則、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等。2022年初,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聯合相關單位制訂了《大型會議展覽活動低碳評估規程》團體標準,提出了評估程序和評價流程,為推動大型會議展覽活動實現“碳中和”提供了技術支撐。
然而,從總體上來看,目前大型活動碳中和評估認證開展得還不夠普遍,有些大型活動的組織者對此積極性和參與度還不高。如何進一步推動大型會議展覽活動實現碳中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物理環境監測室主任溫香彩等業內專家和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部分會員代表提出建議:首先,要將大型活動與碳中和相關的團體標準升級為國家標準,明確大型活動的減排措施與碳抵消方式。其次,要盡快出臺大型活動碳中和的評估與認證標準,規范認證流程,設定評價等級與相關指標,并對評估與認證結果進行公開披露,鼓勵更多大型活動能參與其中。最后,對大型會議展覽活動普遍實施碳評估,對于在我國境內舉辦的大型會議、展覽活動,原則上都應實施碳評估,對活動籌備和運營管理過程中的碳排放量進行分階段評價,根據各階段評價結果適時調整碳減排方案,后期應通過碳抵消等手段中和最終碳排放量,并對碳中和程度進行評價。此外,核算活動應遵循完整性、規范性和準確性原則并做到公開透明;大型會展活動組織者可以聘請第三方機構對活動實施碳評估,并制定相應的碳中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