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青青
摘 要 浙江省樂清市是鐵皮石斛的道地產區之一,在我國鐵皮石斛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年來,由于連續遭遇超強臺風天氣、藥食同源落地、研發不明朗等因素,樂清市鐵皮石斛產業面臨部分石斛企業基地外遷、種植面積銳減等發展困局。因此,針對當前的發展困境,提出了實施品牌戰略、促進三產融合、延長產業鏈、推動藥食同源研發試點工作、建立專業交易市場和建立產品追溯機制等措施,以推動樂清市鐵皮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關鍵詞 鐵皮石斛;發展現狀;措施;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8.050
雁蕩山鐵皮石斛目前已形成集種苗培育、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是溫州市首個突破十億元的農業產業鏈。當前樂清市鐵皮石斛茶葉面臨種植面積銳減、價格持續走低、藥食同源研發落地實施尚不明朗、未建立專業交易市場、區域品牌優勢不足等困境,為解決當前面臨的困境,提出了從提升石斛話語權、建立專業交易市場、加快品牌發展、促進藥食同源落地、加強戰略合作等措施促進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長效健康發展。
1 主要問題
1.1 種植面積銳減
樂清市農業農村局鐵皮石斛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前,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快速發展,成為我國鐵皮石斛人工栽培和產品初加工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2018年無論是投產面積(640.00 hm2)還是年總產值(399億元)均達到歷史峰值。但2018年之后,受2019年臺風“利奇馬”和2020年臺風“黑格比”影響,鐵皮石斛種植面積銳減,下降了近40%,直至2021年種植面積基數仍未出現好轉。數據顯示,2019年投產面積跌至400.00 hm2,年總產值1.87億元;2021年投產面積453.33 hm2,年總產值2.50億元。種苗生產企業也由2018年的13家、年產石斛苗(含馴化苗)4億多株,下降到7家、年產石斛苗3.2億株。
樂清市農業農村局鐵皮石斛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統計,受2019年臺風“利奇馬”、2020年臺風“黑格比”及2021年初霜凍的影響,鐵皮石斛產業分別損失了8.945億元、6 650.25萬元、3 224.15萬元。其中,2019年臺風“利奇馬”發生后,近266.67 hm2種植基地的鐵皮石斛出現了枯黃死亡現象,需全部重新種植。這嚴重挫傷了斛農在樂清市從事鐵皮石斛產業的積極性,斛農紛紛將基地外遷。
1.2 價格持續走低
縱觀2009—2021年大棚鐵皮石斛鮮條價格變化,從2009年800元·kg-1的收購價,跌至2019年的130元·kg-1,雖在2021年有所回升,但也僅為140元·kg-1。巨大的價格變動使農戶損失慘重,導致部分斛農選擇不再從事鐵皮石斛種植業。
1.3 藥食同源研發落地實施尚不明朗
鐵皮石斛食用歷史悠久,被廣泛用作食用材料。2013年鐵皮石斛主產區浙江省樂清市和云南省開始了鐵皮石斛花、莖、葉新食品原料的研究和申報工作。2017年11月,鐵皮石斛花通過國家風險評估中心的技術評審,公開征求意見[1]。鐵皮石斛葉于2017年年底,作為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在通過審核批準后,浙江、云南、貴州、福建、廣西等多個省份相繼出臺了各自的鐵皮石斛花、葉食品安全省級地方標準,突破了鐵皮石斛花、葉作為食品加工利用的政策瓶頸。但將原球莖列入藥食同源目錄的文件一直未正式下發。當時,樂清市篩選的藥食試點企業只能將石斛花、葉納入食品使用范疇,嚴重制約了產業發展。例如,浙江鐵楓堂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石斛汁,在2021年前只在溫州市進行銷售,直到2021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復同意浙江省開展鐵皮石斛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試點,并在2022年2月10日,浙江省首家食藥管理試點企業落戶樂清市。但由于受到藥食同源落地實施條件限制,缺乏科研團隊等因素影響,導致推動藥食同源研發落地實施存在諸多問題,進程緩慢。
1.4 未建立專業交易市場
國內主要的鐵皮石斛種植省份為規范、活躍市場,便于斛農交易,均建立了專業交易市場,但樂清市作為全國鐵皮石斛人工栽培規模、產品初加工規模最大的基地之一,尚未建立專業交易市場。樂清鐵皮石斛產業協會自2015年開始,多次向政府部門提交建設專業交易市場的申請,但由于涉及土地指標、財政資金等問題,項目無法有效進展。
1.5 區域品牌優勢不足
我國第一個“鐵皮石斛之鄉”“鐵皮楓斗之鄉”均出自雁蕩山,雁蕩山鐵皮石斛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并入選浙江省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最具影響力十強品牌及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雁蕩山鐵皮石斛因其優良品質,享譽海內外[2]。但當前雁蕩山鐵皮石斛在區域品牌打造方面還未完全突出產品的優勢、特點,形式也不夠豐富、立體,同時,受資金等因素影響,導致雁蕩山鐵皮石斛品牌建設工作無法按照品牌規劃有序實施,品牌影響力不足。
2 受限原因
2.1 自然災害影響
樂清市地處浙江省東南沿海,是每年臺風集中登陸點之一。2009—2018年是樂清市歷史上受臺風影響較小的十年,也是當地石斛產業穩定發展的十年。但受2019年臺風“利奇馬”、2020臺風“黑格比”及2021年霜凍影響,石斛產業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近10億元的經濟損失,也打擊了斛農在樂清市種植鐵皮石斛的積極性,大部分斛農選擇將種植基地搬到云南、貴州等地,或縮小種植面積。
2.2 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1)國家政策扶持不夠。2013年,主產區浙江省樂清市和云南省開始鐵皮石斛花、莖、葉新食品原料的研究和申報工作,直至2021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復同意浙江省開展鐵皮石斛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試點。但開展試點工作的前提條件相當苛刻,極大地影響了鐵皮石斛在市場中的地位及整個產業的發展。2)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不夠。2017年樂清市推出了鐵皮石斛政策性農業保險,但至2019年該保險的投保率不足10%,參保面積僅為總種植面積的1/15。主要是由于2009—2018年樂清市自然災害較少,斛農缺乏風險意識;保險公司規定的投保標準較為苛刻,農戶只能對大棚石斛及大棚鋼架進行投保,導致斛農投保積極性不強,不愿意進行投保。
2.3 產業鏈延伸不足
為實現“做大做強創優”的總體發展目標,樂清市曾明確提出了“提升一產、主攻二產、拓展三產”的三產融合產業發展新格局。但在實施過程中,因鐵皮石斛產業鏈條不健全、精加工業起步較晚、相關衍生品開發不足等問題導致二產、三產延伸不夠[3]。1)二產精加工業起步較晚。鐵皮石斛初加工業長期處于“低、小、散”狀態,基本以加工楓斗為主,近年來才與中國中醫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科研單位開展戰略合作,發展較晚,導致精加工業錯失發展黃金期。2)三產延伸受限。例如,藥食同源進程緩慢,導致鐵皮石斛深加工向食品、保健品、飲料、酒類等多個領域延伸受限。
2.4 競爭力不足
1)貴州省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吸引其他省份的石斛企業落戶貴州。其中,浙江鐵楓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優惠政策影響下,于2021年起,開始在黔東南州錦屏縣銅鼓工區國有林場等地建立種植基地,當前已建設基地面積達733.33 hm2,覆蓋了三江、銅鼓、敦寨等鄉鎮的林區。
2)貴州省積極推進藥食同源產業研究發展。2019年,貴州省成立了農村產業革命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貴州省副省長擔任小組組長。成立了鐵皮石斛、天麻、黃精等8個重點單品專家組和行動組,縱深推進產業提質增效發展。在發布鐵皮石斛葉地方標準的同時,發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鐵皮石斛莖》[4]。
3)云南省氣候優良,日照長、溫度高,鐵皮石斛生長快,產量高。云南省某鐵皮石斛種植基地種植的鐵皮石斛高度近180 cm,而浙江省晝夜溫差大,鐵皮石斛生長慢,尺寸小,最高時也只達33.33 cm左右。另外,云南省2021年4月正式發布《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干制鐵皮石斛花》(DBS 53/030—2021)和《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干制鐵皮石斛葉》(DBS 53/031—2021),對干制鐵皮石斛花、葉的定義、原料及感官要求、理化指標、污染物及農藥殘留限量、不適宜人群和最大食用量等作了規定,并于2021年10月23日正式實施。廣西、福建等地也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吸引企業前來創業投資。
3 對策建議
3.1 實施品牌戰略
1)突出產品優勢。《本草從新》(清)曾經記載:“石斛,味甘者良,溫州最上、廣西略次、廣東最下?!毖闶幧借F皮石斛生長于雁蕩山括蒼山脈,因當地獨特的氣候,其多種成分含量較其他地區的石斛含量高。2)打造區域公眾品牌。發揮地區優勢,立足本土行業,實施戰略區別,充分利用短視頻等新媒體宣傳平臺,提高市場影響力。3)加強戰略合作。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品牌優勢,與淘寶網、阿里健康、好易購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擴展產品銷售渠道,提高產品影響力[5]。
3.2 促進三產融合
1)擴大一產規模。鼓勵鐵皮石斛企業與高校進行合作,開展新品種選育審,仿野生生態栽培,規范化、標準化種植等方面研究,以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2)完善鐵皮石斛大棚政策性種植保險,推出價格指數保險,降低斛農種植風險;制訂抗臺預案,指導石斛企業和石斛種植戶提前做好防臺抗臺措施,降低經濟損失。3)發展深加工產品,壯大二產。隨著藥食同源的不斷推進,不斷研發出新的產品,推進鐵皮石斛深加工向日用品、食品、保健品、飲料、酒類等多個領域延伸,拓展產業增值空間。4)依靠“互聯網+”拓展三產。推動鐵皮石斛企業走出去,積極參加國內外大型展銷會,擴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影響力。5)建立智慧農業云平臺與鐵皮石斛物聯網基地,構建起“協會+龍頭企業+農戶”的網銷模式,促進產業向“深度”與“廣度”協同發展[6]。
3.3 延長產業鏈
舉辦雁蕩山鐵皮石斛品賞節、鐵皮石斛旅游文化節、康養節,以美麗鄉村、鐵皮石斛特色小鎮、石斛谷、集聚區、風情街等為載體發展鐵皮石斛精品旅游路線,帶動當地農旅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目前,浙江聚優品石斛文化園獲評首批“鉆果級”浙江省采摘旅游體驗基地。中方潤石斛有限公司計劃在淡溪鎮梅溪村,結合王十朋故里、荷花池打造石斛網紅打卡點等。大荊鎮全力打造文化產業地標,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一期項目將于9月底開工。
3.4 推動藥食同源研發試點工作
貴州省、浙江省、云南省、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關于石斛花、莖實施標準等相繼獲得國家衛健委批準備案,并于2021年取得實質突破,且在2022年2月10日,浙江省首家食藥管理試點企業落戶樂清市。1)樂清市政府應積極開展藥食同源試點研究工作,高質量發展鐵皮石斛產業,做好浙江鐵楓堂藥業有限公司等首批13家試點企業的產品研發、落地生產、市場開發等系列規劃工作。2)企業、政府聯合高校、科研院所成立藥食同源研發中心,加快攻關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制定行業藥食同源的相關標準。以藥食同源為契機,開發全產業鏈,全力打造百億規模的國家級鐵皮石斛生物產業基地。
3.5 建立專業交易市場
樂清市鐵皮石斛鮮條、楓斗產量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30%、80%,但由于樂清市主要的銷售渠道是依靠人工收購,樂清市還未建立統一的專業交易市場等原因,導致樂清市石斛產業發展進程緩慢,競爭力不足。因此,樂清市政府應開展石斛專業交易市場規劃和建設項目,相關部門要做好土地征用、資金投入、工程建設等配套服務,努力打造專業的交易市場,完善鐵皮石斛產業交易信息,進而促進鐵皮石斛產業市場化、規?;l展。
3.6 建立產品追溯機制
雁蕩山鐵皮石斛雖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但在日常銷售過程中,尤其是在網上銷售時,經常出現其他省份的鐵皮石斛冒充雁蕩山鐵皮石斛的現象。1)企業可為每件石斛產品設置電子標簽,作為企業產品的官方說明書,便于消費者識別正品。2)建立鐵皮石斛追溯平臺,追蹤鐵皮石斛從種植到流通的全過程,例如,追蹤是否為有機種植、是否有農殘超標等現象。3)建立石斛監管機制,追溯種植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監管部門應做出相應的處罰,以保證市場穩定。打造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做消費者放心的石斛產品,是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朝鋒,張向軍,陳晨,等.廣西鐵皮石斛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6):57-59.
[2] 敖展雄,孔強,余鋅鋅.樂清:創新引領 融合發展 做大做強鐵皮石斛產業[J].浙江林業,2020(9):22-23.
[3] 張楠.鄉村振興背景下樂清市大荊鎮產業興旺現狀與對策研究:以鐵皮石斛產業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4] 田豐.黔西南州鐵皮石斛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思考[J].南方農業,2019,13(22):66-67.
[5] 何伯偉,楊兵勛,王松琳,等.浙江發展鐵皮石斛等食藥物質產業的對策建議[J].浙江農業科學,2021,62(10):1903-1905.
[6] 王楓,石紅青.我國鐵皮石斛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9(3):88-90.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