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科幻喜劇電影《獨行月球》上映以來,熱度持續升騰,科幻與喜劇的獨有魅力吸引了眾多觀眾走進影院,目前該片票房已破29億元,為被疫情陰霾籠罩的電影市場照進一片亮光。同時,饒曉志執導的撤僑題材電影《萬里歸途》也官宣年內上映,《流浪地球2》《異人之下》《莫斯科行動》等一批大片不時曝出最新消息,而這些大制作影片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們都在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進行拍攝。
近年來,憑借過硬的影視制作能力以及完善的服務配套設施,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承接了不少國內外電影、劇集、綜藝的攝制工作,園區內生產的多部影視作品取得不錯的票房及收視成績。今年上半年,在“降本增效”的影視大環境下,東方影都積極拓展業務、保障生產。此外,還在影視科技、影視產業鏈集聚、影視教育等多個業務板塊加快布局,以實際行動助推國內影視重工業發展、為電影強國建設貢獻“青島力量”。
打造影視產業鏈集聚地
東方影都總占地面積376平方米,園區共有40座國際標準的攝影棚,32個多功能置景車間、室內恒溫水下攝影棚和大型室外拍攝水池組成的水下制作中心、單體面積一萬平方米的科技攝影棚、全流程后期制作的數字影音中心、大型實景拍攝場地,這給有特殊拍攝需求的劇組提供了場景可能。
今年1月份園區內的棚租率達到了98.4%,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3、4月份園區主動拓展招商渠道,重點引進了比往年更多的劇集、S級綜藝以及30多檔廣告和活動的攝制工作,隨著7、8月份市場回暖,園區棚租率也恢復至80%左右。今年上半年包括《流浪地球2》《異人之下》《萬里歸途》在內的大片、《老家伙》《我要逆風去》等重點劇集以及包括《中國說唱巔峰對決》《脫口秀大會》《戲宇宙》在內的S級綜藝,紛紛入駐園區內拍攝。
這些亮眼的成績得力于以東方影都為核心的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的影視產業鏈集聚和數字化影視配套的完善,吸引了大批來此拍攝的影視企業。今年上半年新區共引進影視企業87家,其中重點影視招商項目19個,希娜魔夫、海好影視、全視角器材、墨成文化等6個頭部項目已投入運營。今年上半年新區30家規上影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2%,新區的影視產業在逆境中仍保持穩步發展。截至上半年,整個靈山灣影視區集聚的影視企業已達到750余家,基本上以每年150多家的速度來推進。
《獨行月球》使用東方影都15個共計4萬平方米的攝影棚,全片95%的鏡頭涉及特效。劇組啟用東方影都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的軟硬件設備,配合國內頂尖的視效團隊,創作出許多高難度鏡頭。導演張吃魚說:“我們進行了動捕加虛擬拍攝,這個是國產片應用得比較少的技術手段。因為涉及到的場景比較多,這些棚在使用過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支持?!?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3/04/24/qkimagesqdxhqdxh202204qdxh20220410-2-l.jpg"/>
此外,今年上半年投資20億、占地500畝的藏馬山影視外景地中歐美街區和民國老北平街區已基本完工;今年5月,隨著首批校企合作學生及產教融合企業入駐,總投資5億余元、融產業與教育資源集多功能于一體的青島海發影視產教融合基地也已全面投入使用。目前園區內數字實景棚、XR混合現實影棚等4個項目的建設正有序推進中,預計年內投入使用。作為國內影視重工業基地里的“尖子生”,四年來,東方影都步履不停,不斷夯實影視科技硬件優勢,通過延長、豐富影視產業鏈各環節的方式,加速探索一流影視工業化基地建設,在自身強勢崛起的同時,也為中國影視工業化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彰顯東方影都獨特的生命力
青島影視產業能夠取得如此亮眼成績,離不開東方影都過硬的綜合實力及“超前”的影視產業規劃布局。早在建設之初,東方影都就把握國家對于文化強國、電影強國的發展要求,以國際領先的科技硬件設施以及不斷完善的政策、服務、人才、文旅、金融等一系列軟性因素,內外兼修,提升綜合實力。
近年來東方影都承接了包括《長城》《流浪地球》《刺殺小說家》《封神三部曲》《獨行月球》《超能一家人》在內的多部國產視效大片的攝制工作。在國內整體影視工業化尚屬薄弱的當下,擁有40個國際頂級標準攝影、32個置景車間,以及專業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后期制作數字影音中心、世界范圍內極具競爭力的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的東方影都,能夠滿足國產重工業大片從劇本預演、拍攝到后期制作的全鏈條電影工業化生產流程。
據悉,暑期檔大熱電影《獨行月球》全片特效鏡頭高達95%,劇組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啟用了15座攝影棚,其中就包括東方影都5號棚(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在電影開拍前,該制作平臺通過虛擬拍攝技術、提前設計演員動作及特效場景,對劇本進行了可視化實時預演,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縮減人力、物力成本,同時還能為導演提供創作靈感,上半年殺青的《流浪地球2》也曾使用過這一影視虛擬制作平臺。作為國內首個地方影視管理服務機構,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能夠為影視企業、劇組提供包括公共服務、政策服務、拍攝協調等在內的全方位、一體化的配套服務。
在國內影視基地基礎建設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服務環節的比拼顯得更為重要,有了政府部門的統籌服務,加上青島優越的氣候、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觀以及當地百姓的熱情好客,不少劇組在拍攝過程中體會到“家”的感覺,東方影都收獲了包括《冰糖燉雪梨》《警察榮譽》等多個劇組人員的交口稱贊,而這也是郭帆、烏爾善等導演在園區完成首作后,再度回到園區創作的原因之一。
東方影都加速邁進“產業2.0時代”
坐擁山、海、島自然景觀的青島,在國內外一直有著“天然攝影棚”的美譽,而經過幾年耕耘,憑借先進的影視硬件設備、“一站式、管家式”影視配套服務體系和極具吸引力的影視扶持政策,青島東方影都在國內一眾影視基地中脫穎而出,逐漸完成從“青島攝制”到“青島出品”的進化,全面邁進“產業2.0時代”。
為助力實現國家影視強國遠景目標,加速青島影視產業發展,今年7月,青島西海岸新區還印發了《青島影視基地高標準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其中提出了數字影都提速、“青島出品”提質、影視文旅提升等九大行動任務以及四大保障措施,涵蓋了影視產業的技術鏈、資金鏈、產業鏈、人才鏈等各個鏈條。
其中 “青島出品”提質行動作為《行動方案》中最具“青島特色”的一個行動,體現出當地政府對于培育青島本土影視力量的決心。而經過幾年發展,“青島出品”影視作品總體上呈逐年增長的態勢,2020年,在新區備案的影視作品50多部,去年達到113部,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有所減少但總體也達到了50多部。
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如此多企業及項目落地,離不開各項政策扶持,自2014年起,青島西海岸新區就出臺了多項門檻低、力度大的影視政策及一系列扶持辦法。《行動方案》中也有提到,區財政部門將設立每年2億元專項資金,來為青島影視基地建設發展提供財力支持,助力 “青島出品”走向銀幕。在全產業鏈影視政策當中,在青島注冊的企業、出品的影視劇都有重點扶持及資金獎勵,并且可以享受省市區疊加扶持。這意味著出品方在省級可以獲得最高1000萬元的精品扶持和最高800萬元的播映獎勵,同時,可享受青島市各高達500萬的制作補貼和播映獎勵(按票房收益的3%計算),西海岸新區還會按流程給予高達1130萬的立項、制作、宣發和播映補貼,不考慮運營補貼的話,這個項目就能收到高達3930萬的創作扶持。這幾年遇到疫情,地方政府和產業園也會給劇組一些包括免棚租在內的優惠。


經過近十年發展,通過一部部代表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高質量大片以及熱播劇集、綜藝、大型活動,可以看到青島東方影都的綜合競爭力和快速成長能力。乘著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的東風,作為山東省“1+N”影視基地排頭兵的青島東方影都,在政府的政策引導及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的資源支持下,將承載著千萬青島人的電影夢想,億萬中國人民的電影強國、文化強國夢,不斷引領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進程,成為享譽全球的“影視之都”國際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