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森,朱晴晴,郭燁,秦緒平,王建林



摘要:對軟棗獼猴桃魁綠、桓優1號、龍成2號的生物學特性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1)新梢生長呈單峰生長曲線,且有二次生長現象;2)軟棗獼猴桃果實生長規律為前3周生長最快;魁綠、龍成2號、桓優1號橫徑分別達到成熟果實的70%、57%、52%,縱徑分別達到成熟果實的77%、67%、67%;3)軟棗獼猴桃萌芽率為48%~67%,背上枝和背下枝萌芽率差異不顯著;4)軟棗獼猴桃果實不耐貯,魁綠較另兩個品種更不耐貯。
關鍵詞:軟棗獼猴桃;生物學特性;生長發育規律
文章編號:2096-8108(2022)06-0038-04中圖分類號:S663.4文獻標識碼:A
Investigation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Actinidia Arguta Cultivars
GAO Linsen1,ZHU Qingqing1,GUO Ye1,QIN Xuping2,WANG Jianlin3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s,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2. Shijiazhuang Wanjing Dried Fruit Co., Ltd.,
Zanhuang 051230, China;3.Zelin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Abstract: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tinidia arguta ‘Kuilv ‘Huanyou 1 and ‘Longcheng 2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The growth of new shoots showed a single peak growth curve, and there was a secondary growth phenomenon; 2)The growth rhythm of Actinidia arguta fruit is the fastest growth in the first three weeks; the transverse diameter of ‘Kuilv ‘Longcheng 2 and ‘Huanyou 1 reached 70%, 57% and 52% of the mature fruit respectively, and the longitudinal diameter reached 77%, 67% and 67% of the mature fruit respectively. 3)The germination rate of Actinidia arguta was 48%~67%,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branches; 4)The fruit of Actinidia arguta is not resistant to storage, and ‘Kuilv is more resistant to storage than the other two cultivars.
Keywords:Actinidia argut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hythm
軟棗獼猴桃,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植物,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1]。野生種質資源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朝鮮及俄羅斯遠東地區[2],在我國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野生資源尤為豐富。軟棗獼猴桃耐寒性強、營養價值高,果肉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3]。維生素C含量可以達到430 mg/100 g,為蘋果和梨的80~100倍[4]。目前關于軟棗獼猴桃生物學特性的相關研究較少,河北省沒有相關報道,生物學特性是栽培技術的理論基礎,為探究適宜本地區的軟棗獼猴桃生產示范技術,對3個不同成熟期品種生物學特性進行系統調查,為制定軟棗獼猴桃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以及不同階段采取相應栽培技術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試驗時間2020-2022年,試驗地點位于石家莊市贊皇縣清河鄉,該地年平均氣溫13.3 ℃,年日照時數2 800 h,無霜期193 d,平均年降水量568 mm;土壤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壤土。試驗園面積0.67 hm2,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灌溉條件。
1.1試驗試劑與儀器
赤霉酸(高碑店田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防落素(揚子江生物化學研究所);高效活力硼(成都利生化工有限公司);數顯糖度計(ATAGO,PAL-1型);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FA2014B);游標卡尺(北京亞中博克工具有限公司);50 m皮尺(凌克)。
1.2試驗材料
軟棗獼猴桃是2017年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引入,品種為魁綠、桓優1號、龍成2號(分別為早、中、晚熟),栽植株行距為2 m×4 m,樹形單干雙蔓形。
1.3試驗方法
果形指數: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橫縱徑,計算縱徑與橫徑的比值。
單果重:用電子天平稱量15個,計算平均值。
可溶性固形物:用PAL-1型數顯糖度計測定。
物候期觀測:定樹、定枝、定期觀測物候期動態并記錄。
開花習性:軟棗獼猴桃花期(5月上旬)選雌株定枝觀測花序數及著生位置。
新梢生長動態:(小于30 cm的1 a生枝為短枝,30~50 cm的1 a生枝為中枝,大于50 cm的1 a生枝為長枝[5]。)選15個新梢(長枝、中枝、短枝各5個),從萌芽開始分別于3月31日、4月8日、4月13日、4月25日、5月10日、5月26日、6月21日、7月22日、8月23日、9月24日用皮尺測量新梢長度,精確到0.01 m。
果實生長動態:每品種選10個果實,分別于5月20日、6月2日、6月21日、7月14日、8月6日、8月25日、9月13日、9月29日、10月11日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的橫縱徑,精確到0.01 mm。
萌芽率:每個品種分別選背上枝背下枝10枝,3.31日調查萌芽數,萌芽率=發芽數/總芽數。
耐貯藏性:兩個指標,供試樣品(果實成熟時采摘)軟化率100%時的天數;供試樣品腐爛率達10%時的天數;兩個處理,室溫和冷藏(冷藏是冰箱1~4 ℃冷藏)。
1.4數據分析
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物候期
由表1看出,軟棗獼猴桃萌芽期在3月中旬,魁綠比龍成2號和桓優1號稍晚;始花期為5月上旬,魁綠比其他品種約晚3 d,但花期時間均為9 d左右;果實成熟期差異較大,魁綠8月上旬,龍成2號9月中旬,桓優1號10月上旬。傷流現象普遍,為2月下旬至3月下旬,具體時間見表1。
2.2花、花序生長習性
軟棗獼猴桃聚傘花序著生在結果枝葉腋處,不同品種單花序的花數不同:魁綠單花序大多1~3朵花;桓優1號單花序有3朵、7朵等,個別可達12朵花,花量較大;龍成2號多為單花,少數為2~3朵花。花序初著生節位為3~9節。
2.3新梢生長動態
由圖1可見,短梢4月上中旬即停止生長,中梢5月上旬停止生長,長梢生長時間較長且枝蔓具有逆時針旋轉纏繞性;1 a生長梢年生長量可達3 m,與袁福貴、康承江等[6,7]研究結果相同。
2.4果實生長動態
魁綠果實生長天數約為83 d,桓優1號果實生長天數約150 d,龍成2號果實生長天數約120 d;由圖2可以看出3個品種的果實生長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均表現為花后前3周左右生長最快。其中魁綠、龍成2號、桓優1號橫徑分別達到成熟果實的70%、57%、52%,縱徑分別達到成熟果實的77%、67%、67%。
由表2看出,3個品種為綠皮綠肉型品種,品質優良,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均達到15%以上,其中龍成2號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19.4%,果個較大,風味最佳。
2.5果實品質及耐貯藏性
由表3可以看出,耐貯藏性桓優1號最優,龍成2號次之,魁綠最差。
2.6不同位置枝條的萌芽率情況
軟棗獼猴桃3個品種,背上枝萌芽率為37.5%~77.36%,平均值59.18%;背下枝萌芽率為52.63%~72.97%,平均值63.57%。桓優1號略高于其他品種,背上背下枝均達67%;龍成2號背上枝萌芽率稍低為48%(見表4)。
3討論與結論
物候期是指各器官在一年中生長發育的周期,了解和掌握物候期可為制定栽培管理技術提供科學依據,影響物候期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條件[8];不同品種軟棗獼猴桃的物候期稍有差異;傷流期在2月下旬到3月下旬,龍成2號傷流較其他兩個品種嚴重;修剪需避開傷流期,否則修剪后樹液大量流出,影響生長造成減產[9];萌芽、展葉期間需注意防止倒春寒的危害。同一地點軟棗獼猴桃物候期受當地氣候條件影響提前或延后。
萌芽率品種間差異不大,桓優略高;背上和背下枝條萌芽率差異不明顯,可能由于水平枝條極性不強。
從新梢生長規律來看,有1個生長高峰;長梢生長時間較長,且枝條有二次生長現象,生產中注意及時摘心,控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
從果實生長發育規律來看,軟棗獼猴桃3個品種均為前3周生長最快,之后生長變緩,最后果實成熟時停止生長,與常婧[10]研究結果相符。軟棗獼猴桃生產上的肥水管理應按照果實生長發育規律進行,前3周為果實迅速膨大期,生產中要澆足澆透水,增加追肥量。
果實耐貯藏性,總體來說軟棗獼猴桃不耐貯藏;同樣為冷藏條件,魁綠較桓優1號和龍成2號貯藏時間短,表明魁綠更不耐貯藏;曾鄒林[11]研究表明適宜濃度的1-MCP可有效抑制果實軟化進程,提高果實耐貯藏性,緩解果實腐爛。
參考文獻
[1]黃宏文.獼猴桃屬分類、資源、馴化、栽培[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李雪,李紅莉,逄宏揚.軟棗獼猴桃“魁綠”在牡丹江地區引種表現[J].中國林副特產,2021(5):12-14.
[3]李紅莉,逄宏揚,李雪,等.黑龍江省野生軟棗獼猴桃果實表型性狀多樣性分析[J].北方園藝,2021(16):16-23.
[4]林寶華,丁勇.軟棗獼猴桃引種與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20,61(8):1568-1570.
[5]孫憲忠,趙淑蘭.軟棗獼猴桃不同架式植株短截修剪試驗報告[J].特產研究,1996(3):2.
[6]袁福貴.軟棗獼猴桃生物學特性觀察初報[J].特產科學實驗,1982(3):25-28.
[7]康承江.軟棗獼猴桃‘龍成2號在大連金普新區的栽培表現[J].北方果樹,2021(4):57-58.
[8]廖慧蘋.3個軟棗獼猴桃單系開花特性和果實品質調查比較及栽培技術[D].四川農業大學,2012.
[9]吳澤南,聶媛,孫冬偉,等.軟棗獼猴桃修剪技術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2001(1):5-7.
[10]常婧.丹東地區3種不同品種軟棗獼猴桃果實動態發育規律[J/OL].林業科技通訊.
[11]曾鄒林.不同處理對軟棗獼猴桃耐貯性的影響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