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引洮工程建設管理局,甘肅 定西 743000)
農村供水工程管網漏損重點是指水廠供水計量總量和售水計量總量間存在著明顯的差額,因此也被稱為未計量水量[1]。未計量水量涵蓋管道漏水量和管道自身耗水等多個方面,依照相關的調查信息分析,農村供水工程的漏損率明顯高于城鎮供水工程漏損率。由于農村供水工程漏損問題嚴重,在農村地區的企業用水成本明顯增加,同時也加重了農村供水短缺問題。農村供水管網范圍較廣,管道線路長,但用水量與城市相比較低,這也為漏損率的升高提供了空間,因此要及時采取措施,降低農村供水工程的漏損率。
鋼管、塑料管和鍍鋅管是農村供水工程管網常用管材,過河管道一般是鋼管,塑料管主要是用于在地下埋設主支管道,鍍鋅管則是當做最基本的進戶管道[2]。在很多地區,通常為了節省成本將過河鋼管設置于橋梁邊側,缺少必要的過河樁基支承,鋼管處于一種動蕩狀態,且沒有進行必要的防腐措施,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銹蝕情況逐漸加劇,爆管的概率較大。塑料管埋設在地下,但是塑料管強度不理想,剛性較差,極易產生老化和斷裂的情況,使用期限也因之縮減。鍍鋅管管壁較薄,如果在運輸的時候保護措施不到位,極易讓防腐鍍鋅層脫落,在使用時易產生腐蝕情況。管道附配件的漏損也是管網漏損重要方面,比如閥門桿周圍密封處理不足導致閥門漏水嚴重。另外,附配件市場魚龍混雜,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相關工作人員在購置管網附配件是一定要檢查產品“三證”,從材料方面提高農村管網輸水效率。
在農村供水項目中,主管道接頭通常采用承插式,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對輸水線路地基的處理,一旦受到外力的影響,沿線地基會產生不均勻沉降情況,導致管口松脫漏水;過河管道支墩施工階段,如果未能依照相關的要求夯實地基,支墩容易沉降甚至倒塌,支墩出現問題以后管道懸空,造成斷裂漏水現象;接頭的施工處理不到位,比如密封不夠嚴密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會出現滴漏問題;套接頭較淺,管道如果受到軸向力作用,則易產生脫落的情況,出現漏水問題;鋼管接頭在焊接的時候不牢固,或者是遺留沙眼,直接引起銹蝕問題,引發漏水;閥門井砌筑不夠科學,未能相關標準施工,加劇了漏損率[3]。
農業發展中用水量的需求較大,管網管線較長,設計的過程中要布置好主支管道布局,合理的規避局部供水壓力不足的情況,還應該避免部分管網供水壓力較高而導致爆管問題。在輸水過程中持續高壓或者是壓力驟變都極易引起爆管事故,爆管發生后,供水壓力和漏水量呈現正比,如果供水壓力較大,則相應的漏水量也較大。
當水流急劇變化后,在壓力交替升降下而導致的水力沖擊現象被稱作水錘,可以直接影響到管網的正常運行,還易引發爆管等情況,在供水裝置管路中的破壞力度較大,不容忽視。在進行水廠設計時,應明確機泵變頻調速控制的要求,科學合理的控制與管理供水泵房系統,搭配相應的快閉式止回閥,在管網主干管上安裝水錘消除器。就目前來看,相關工作人員管理不當,使得整個水泵的工作狀態在短時間內突然停止,有關閥門的狀態關閉時間較短,水流壓力變化明顯,引發水錘現象。管道線路越長,閥門的關閉時間越短,水錘所產生的增減數值也會隨之提升,對整個管道產生巨大的破壞。
水壓的數值相對較高會使得整個管道的受力平衡被打破,引發漏水現象的同時,也會提高爆管的概率,進而導致整個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對灌溉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水量計量是分配用水量的重要參照基數,不合理的數量計量也會導致漏損問題。通常情況下,計量工作不準確的原因大體可以分為3 部分:一是相關人員在進行工程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循相關標準進行檢查水表質量,使得一些計量精度不達標、性能不穩定的水表應用到生產中,或者在安裝水表的過程中沒有按照規范進行安裝,導致水表在計量時偏慢或者偏快,影響整個供水工程的水量分配;二是水表在長時間使用后,自身的精度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偏移,相關人員沒有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養護和調整工作,導致水表的使用性能下降,有關水流量的計量頻率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三是由于水表本身所存在的問題,當水流處于低流量狀態時,很容易會發生漏記的情況,在出現漏損的情況時,無法準確計量用水量。
我國在建設農村供水工程管網的過程中,主要選用翼輪式水表,這種水表是以始動流量值開始,同時存在最小流量值,等到水流動總量超出始動流量值后,相應的翼輪式水表才會運行,數值才會發生變動,當整個水表數值達到最小計量值且超過這一標準后,水表才開始計量工作。因此當農村公用工程管網出現漏損后,難以第一時間進行管控,使得整個工程的應用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國民的生活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在農村供水工程建設中,應該全面考慮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了解農業生產用水的實際需求,建立健全供水管網檔案,明確具體的運行情況,安排專人參與檢查和分析工作,排除存在的多種隱患。供水管網檔案的制定應該符合工程所在地的具體情況,聘請專業工作人員詳細分析管線安裝和運行情況等,對相關的信息加以記錄,判斷實際供水的效果[4]。此外,在現有管網記錄資料的基礎之上,合理的收集并整理與當前情況不相符的信息,使管網記錄盡全面、準確。
重視農村供水工程管網改造及維修等工作,采取科學的方案,做好相應的規劃,確保材料的選擇符合標準,并且嚴格把控施工過程。管網更新改造與維修的時候,使用的管材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與要求,要選擇質量過硬的產品,安裝的時候要根據相應的操作規范進行[5]。完善基本的管線工程更新及驗收制度,對材料和施工質量的不合格情況進行嚴格審查,及時優化農村供水工程管網建設。
有計劃地對管網進行更新改造是控制漏損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包括3 種方法:第一,拆除舊管敷設新管;第二,在大管內套口徑較小的管道;第三,對舊管進行刮管涂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相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技術手段的選擇與應用,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其中用水泥砂漿對管道內壁進行噴涂是最經濟的方法[6]。如灰口鑄鐵管用水泥砂漿噴涂后除了能避免管道內壁結垢和管道內出現黃水現象外,還可延長其使用壽命。鋼管出現部分破損時,工作人員需要對其實際強度進行判斷,當內部的強度可以達到使用的情況下,還可以在內部噴灑混凝土漿料,可以很好的堵住由于腐蝕造成的細小泄漏,從而避免管線的進一步侵蝕,這對我國可持續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于水廠制水、供水設計等不同方面存在的問題,應該及時將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采取適宜的手段確保相應的模式和體系趨向合理;相關部門應督促水廠對設備進行有效的更新,確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行;若是發現管網布設不合理,則應該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改建管網布局,使其滿足當地供水需求;一旦發現老化的線路,必須及時進行更換[7]。
由于水管及其附屬部位是最常見的漏水部位,因此要及加強對管線及其附屬設備的管理與保養,并強化管網滲漏檢測力度。按工程規模配備聽漏儀、漏水檢測器等,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術訓練。積極落實管網巡檢工作,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巡檢計劃,由于農村管網多是設置在田邊及路邊等特殊區域,易發現滲漏和爆漏的情況,所以要結合農村管網的設置狀態進行巡檢[8]。在城鎮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基礎設施有所改善,農村的供水管網安裝至水泥路面及瀝青路面之下,出現滲漏情況時不易察覺,因此還需強化暗漏檢測的技術,積極的購置現代化的設備,提升巡檢準確度[9]。
對于相關的人員,應該做好科學的培訓和指導,尤其是管道維護人員,更應該接受專業的作業培訓和技能培訓等,使得管道搶修的基本質量明顯提升,還可加快維修速度。對此相關企業需要重視人員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促使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得到提高。同時城市漏損率較高原因有許多種,其中以設備、積水水平落后與投入不足為主要原因,因此為了能夠改善這一現狀,需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并加強先進設備投入力度,合理應用先進技術,例如GPRS 與GIS 技術,實現整個城市供水管網實時監測控制,從而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現供水管網問題,防止爆管現象發生,防患于未然[10]。
農村供水管網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村供水工程管網建設單位應該積極關注國家出臺的政策,抓住發展的機遇,做好設計、施工和管護細節,使得農村供水工程管網漏損率有所降低,取得理想的運行效果。對此,針對我國管網漏損的基本情況,從根源上控制管網漏損,并在新的檢測儀器、漏損控制方法、管網新材料等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實現對管網漏損的實時檢測,減少管網漏損對供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