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正姍
(山西省臨猗縣氣象局,山西 運城 044000)
石榴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水果,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維生素C等物質。臨猗縣地處黃河中游,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時間充足,晝夜溫差大,為石榴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臨猗縣生產的石榴具備個兒大、核兒軟、渣滓少、汁液飽滿、風味多等特點,不僅可以作為美味的水果,而且也是醫治多種疾病的良藥。臨猗縣石榴多年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臨猗縣更是抓住機遇,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石榴生產經營,石榴產業成為當地農戶增產增收的重要農業經濟支柱產業。但是,臨猗縣石榴產業的快速發展也讓消費者對臨猗縣石榴的品質以及產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筆者對臨猗縣石榴種植的氣象條件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有效的氣象服務措施,以確保臨猗縣石榴實現優質高產。
石榴通常春季3月栽種,4月初萌芽,4月中下旬現蕾,5月開花,6月為盛花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期結束,7月至8月為果實膨脹期,9月至10月石榴果實成熟期。石榴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溫度、水分、光照條件均具有一定的要求。
石榴樹屬于喜溫性的樹種,抗寒性非常差[1]。石榴通常生長在年平均溫度13.0 ℃~20.0 ℃的地區,石榴種植區年極端最低溫度不能小于-18.0 ℃,在石榴生長過程中需要≥10.0 ℃積溫達到3 000 ℃以上[2]。特別是在石榴果實發育以及成熟階段需要較高的溫度,一般要求達到20.0 ℃以上,這樣才可以結出高品質的果子[3]。但是溫度也不宜太高,否則會導致石榴果實變小,口味較淡。石榴在冬季休眠階段對低溫沒有太嚴格的要求,因為它能夠耐一定的低溫。當春天氣溫為9.0 ℃~10.0 ℃的時候,石榴樹的樹液開始流動;當溫度達11.0 ℃的時候石榴樹開始萌芽、抽枝以及展葉;日平均溫度達到18.0 ℃以上時開始開花;日平均溫度處于24.0 ℃~26.0 ℃的時候適宜石榴授粉受精;日平均溫度為18.0 ℃~26.0 ℃時最適宜果實生長。當日平均溫度處于18.0 ℃~21.0 ℃之間且晝夜溫差很大時,有益于石榴籽粒積累糖分,也有益于產出高品質石榴。當秋季平均溫度下降到11.0 ℃的時候石榴逐漸落葉,石榴漸入休眠階段[4]。
石榴根系比較發達,耐旱性比較好,但是在石榴生長發育階段也需要一定的水分條件。通常而言,在石榴種植區最適宜的年降水量處于450 mm~1 100 mm之間。而在石榴生長的不同階段,其對水分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異。在石榴萌芽以及始花階段(4月至5月),其所需的水分比較少,但仍需生長環境保持濕潤狀態,此時最理想的水分為70 mm~120 mm[5]。隨著石榴生長速率加快,所消耗的水分也不斷增多,石榴果實階段(6月至8月)要求的水分處于330 mm~580 mm之間,但在此階段降水也不可過多,水分太多會導致石榴枝徒長,從而影響到石榴的正常授粉授精。在果實成熟階段(9月至10月初)要求的適宜水分處于50 mm~100 mm之間,這個階段要求土壤濕潤、氣候干燥,所以比較害怕連陰雨天氣,連陰雨天氣會導致石榴果實裂開,對石榴品質造成不利影響。
在石榴生長過程中同樣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石榴樹屬于喜陽性樹種,光照足夠才能保證石榴良好的生長發育,形成高品質。在石榴主要生長發育階段,所需的日照時數應不少于800 h[6]。特別是在石榴的花期以及果實生長期,足夠的陽光有利于石榴花芽的分化和果實的膨大[7]。通常在陽坡種植的石榴結果量以及果實的品質要比陰坡種植的石榴更好。
石榴在生長過程中喜歡溫暖的氣候,耐寒性較差。從1991—2020年臨猗縣氣溫月平均觀測資料(見表1)中不難看出,近30年臨猗縣年平均氣溫為14.1 ℃。3月、4月平均氣溫分別為9.3 ℃、15.8 ℃,這個時候臨猗縣石榴逐漸開始栽種、萌芽;5月平均氣溫為20.9 ℃,此時石榴開始開花;6月、7月、8月平均氣溫分別為25.6 ℃、27.2 ℃、25.5 ℃,這些溫度非常有利于石榴果實的生長;9月平均氣溫為20.5 ℃,適宜于果實膨大;10月石榴收獲;11月、12月平均溫度分別為6.7 ℃、0.6 ℃,臨猗縣石榴進入休眠階段。總體來說,臨猗縣的溫度條件能夠較好地滿足石榴的生長發育,也有利于石榴品質以及產量的提升。
石榴雖耐旱較好,但在生長過程也需一定的降水條件。由表1中1991—2020年臨猗縣降水統計資料可以了解到,近30年臨猗縣年平均降水量為463.2 mm,且年內降水期大多數處于4—10月份,該時間段降水量為414.0 mm,占年降水總量的89.38%。臨猗縣4月至5月降水量累計為78.9 mm,適宜石榴萌芽、開花;6月至8月降水量為211.2 mm,該時間段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5.60%;9月累計降水量為76.1 mm,滿足了石榴果實膨大生長需要的水分條件。盡管如此,在石榴生長周期降水較少的時節還需要及時且適量的灌溉,降水過多的時節則應及時排澇。由上述可知,臨猗縣降水條件基本上能夠滿足當地石榴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資源。
石榴生長過程中需要足夠的光照條件。結合表1中1991—2020年臨猗縣月平均日照時數的觀測數據可知,臨猗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164.8 h。在石榴主要生長階段(4月至9月)累計日照時數為1 274.6 h,石榴生長期的光照資源非常充足。4月至5月累計日照時數為448.4 h,這個時候臨猗縣石榴處于萌芽、開花階段,也是對光照需求旺盛的時期,足夠的光照有助于石榴花芽分化;6月日照時數達223.8 h,滿足石榴授粉授精所需的光照條件;7月至9月累計日照時數為602.4 h,適宜石榴果實膨大和著色。由上述可知,臨猗縣光照資源能夠非常好地滿足石榴生長發育所需的光照條件。

表1 1991—2020年臨猗縣氣溫、降水、日照氣象要素平均數據表
石榴在盛花階段以及果實膨大階段(6月至8月)需水量比較大,臨猗縣在這個時間段通常為降水多發期,能夠滿足石榴生長的水分需求。但若是出現一些異常的干旱少雨天氣,導致土壤水分嚴重不足,石榴極有可能會出現長勢變差的情況。由于高溫干旱導致石榴葉片大量失水,光合效率降低,石榴營養物質的積累減緩或停滯[8],果實得不到所需要的營養而造成裂果或者落果。
石榴比較怕澇,連陰雨以及暴雨天氣均會導致石榴果園長時間積水,濕度過大。這些情況會對石榴樹的正常生長、石榴產量和品質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情況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石榴樹澇死。臨猗縣春季、秋季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連陰雨天氣,而暴雨天氣大多集中在夏季,每年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澇災害,這些都給臨猗縣石榴種植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9]。
石榴的抗寒性特別差,在春季,臨猗縣有時會出現倒春寒、霜凍以及降雪等天氣,非常影響石榴的生長發育。因為春季石榴生長速率加快,抗寒性隨之降低,這個時候一旦出現低溫天氣,就非常容易影響到石榴的生長發育。同樣,因為抗寒性差,如果冬季出現寒潮低溫降雪天氣,也會對石榴造成不同程度的凍害。
冰雹天氣屬于臨猗縣時常出現的強對流天氣。臨猗縣冰雹天氣大多數出現在5月至8月,該時間段為石榴主要生長階段,冰雹天氣往往伴有雷雨、大風天氣,對林果業生產的危害較大。冰雹災害出現的時候,不僅石榴樹枝、樹葉會被砸傷,造成機械損失,還會出現落花、落果現象,非常不利于石榴的生長發育。
結合石榴種植園實際情況和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經驗,臨猗縣應該積極構建規范、完善的石榴種植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平臺。依據季節時令,對氣溫、日照以及雨水等氣象要素進行嚴密監測,掌握精細化的氣象要素觀測資料,研究專門針對于石榴作物生長發育的氣象服務產品。此外,要根據臨猗縣各個地區氣候變化以及監測到的石榴園小氣候變化,提供高溫干旱、連陰雨、暴雨洪澇、低溫凍害、冰雹等復雜天氣預警,要不斷拓寬農業氣象預報的傳播渠道,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可以通過廣播、手機短信、微博、LED、微信、電視、抖音、快手以及今日頭條等多樣化渠道第一時間向廣大群眾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最大程度減小各類復雜天氣給臨猗縣石榴種植帶來的損失。
臨猗縣氣象局部門應將石榴種植氣象服務當作重點工作任務。結合石榴生產關鍵期,積極制定精細化服務方案。此外,氣象部門還應與農業、林業部門共同組織技術專家小組深入石榴園,為石榴種植戶提供精細化的氣象服務指導。技術人員與石榴種植戶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了解石榴種植戶對氣象服務產品、服務方式的需求,再根據土壤墑情、石榴生長詳情、病蟲害及未來天氣變化情況,給出相關農事方面的建議[10]。通過石榴產業直通式的氣象服務交流活動,農業氣象服務人員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臨猗縣石榴生產情況,為農戶制作詳細的石榴種植氣象周報、月報、病蟲害氣象專題報告。與此同時,要將石榴種植戶拉入特色農業微信服務群,同時設立為氣象災害預警一鍵式發布平臺的聯系人,提醒種植戶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安排農事活動,趨利避害,助力石榴種植產業實現優質高產。
綜上所述,臨猗縣年平均氣溫為14.1 ℃,年平均降水量為463.2 mm,年降水大多數處于4月至10月份,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164.8 h,臨猗縣溫度、水分以及光照條件均非常適宜石榴的生長發育。但是在石榴種植期間也時常會遭遇高溫干旱、連陰雨、暴雨、低溫凍害、冰雹等氣象災害,這些災害性天氣均會給石榴生長發育帶來不良影響。所以,要結合臨猗縣的氣候特點與石榴種植需求,不斷完善當地氣象監測預警與信息發布平臺的建設,積極開展石榴產業專題氣象服務,同時要科學指導農戶加強石榴園的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臨猗縣石榴的品質以及產量,促進臨猗縣石榴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