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平
(1.瓦斯災害監控與應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39;2.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 400039)
我國煤礦瓦斯災害嚴重、事故多發,井下定向鉆孔抽采是瓦斯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煤礦安全高效生產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1-2]。目前,煤礦井下定向鉆機自動化程度較低,如定向鉆進過程中的關鍵工序加接鉆桿、鉆桿搬運等操作嚴重依賴人工[3-4]。以在煤礦廣泛應用的ZYWL-13000DS 定向鉆機為例,配套鉆桿直徑φ89 mm,長度為3 m,需要2 名操作工人用肩抗的方式將每根鉆桿從10 m 以外抬至機架尾部,然后通過手擰的方式加接鉆桿,勞動強度大、施工效率低,若出現配合不當,容易出現安全事故。
“十三五”期間,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開發了ZYWL-23000DS 大直徑定向鉆機,一次鉆孔直徑達到φ153 mm,鉆進能力達到1 000 m 以上[4]。其中,配套通纜鉆桿直徑φ102 mm,擴孔鉆桿直徑φ127 mm,長度均為3 m,單根質量達到50 kg 以上,鉆桿直徑和質量均大幅增加。按照鉆孔深度1 000 m 計算,鉆桿數量達到330 余根,鉆桿的加接和搬運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
在煤礦鉆機自動上下鉆桿技術方面,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蒲劍[6]、陳航[7]、呂晉軍[8]對自動上下桿鉆桿系統的結構布局、抓桿機械手、鉆桿箱、鉆桿定位方法及自動上下桿流程等進行了設計和優化,提高了其可靠性和上下鉆桿的效率,并在自動鉆機上實現了產業化推廣應用,實現了減人增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韓健[9]對煤礦全液壓自動加桿裝置進行了開發,在測試中單根鉆桿加接時間為35 s 左右。以上自動上桿機構均針對常規自動鉆機研發,鉆機扭矩小,鉆孔深度在200 m 以內,鉆桿直徑僅為φ73 mm,鉆桿長度1 m,其自動上下鉆桿系統體積易于控制,一般布置在鉆機動力頭和夾持器之間。而ZYWL-23000DS 定向鉆機受整體體積、鉆桿長度等限制,該類型結構難以進行借鑒應用。
因此,在不增加鉆機整體尺寸的情況下,提出了一種基于后置式上桿裝置和鉆桿吊裝車的組合方案,以解決大直徑長鉆桿加接和搬運難題,為煤礦機械開采自動化減人的目標提供技術支撐。
由于定向鉆機及泵車外形尺寸較大,一般采用分體式結構,以便提高定向鉆機巷道運輸及行走的適應性。在鉆場布置時,主機、泵車、鉆桿依次排列,主機與泵車之間預留4 m 左右間距,便于上桿操作,鉆桿堆放區域距主機10~20 m 左右。
定向鉆桿輔助上桿及搬運方案如圖1。采用后置式輔助上桿裝置,實現3 m 長定向鉆桿輔助擰緊功能;采用全液壓履帶式鉆桿吊裝車,實現鉆桿遠距離搬運功能。二者通過配合可完成鉆桿吊裝、搬運、上桿等功能。
圖1 大直徑長鉆桿上桿及搬運方案Fig.1 Adding and transporting scheme of large-diameter and long drill pipes
根據定向鉆進工藝流程,在定向鉆進時,鉆桿吊裝車將定向鉆桿從鉆桿堆放區域分批次搬運至鉆機施工處,準備加接鉆桿。進行加接鉆桿時,將鉆桿從鉆桿箱起吊至輔助上桿裝置上,完成上桿擰緊動作。定向鉆孔成孔后,通過鉆機動力頭擰卸鉆桿,然后吊裝至鉆桿箱,并分批次運送至鉆桿堆放區域,從而完成鉆桿搬運及裝卸全流程作業。整個操作過程僅需1 名人工輔助即可完成,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裝置主要技術參數為:①鉆桿直徑:89/102/127 mm;②鉆桿長度:3 000 mm;③起吊質量:500 kg;④起吊高度:1 500 mm;⑤鉆桿數量:≥16 根;⑥搬運距離:30 m;⑦鉆桿吊裝車尺寸:3 500 mm×1 500 mm×1 800 mm。
常規自動鉆機由于鉆機本體尺寸小,且鉆桿直徑小、長度短,自動上下鉆桿機構體積易于控制,在鉆機上布局較為方便,一般布置在鉆機動力頭和夾持器之間即可。對大直徑定向鉆機而言,鉆機本體尺寸較大,單根鉆桿長度3 m,若從中間上鉆桿勢必會大幅增加鉆機整體尺寸,影響定向鉆機巷道適應性。根據定向鉆機結構布局特點,充分利用了鉆機動力頭尾端空間,設計了基于摩擦輪的后置式輔助上鉆桿裝置,后置式上鉆桿方案如圖2。
圖2 后置式上鉆桿方案Fig.2 Scheme of rear adding drill pipes
輔助上桿裝置主要利用摩擦輪的摩擦力完成鉆桿的擰緊,主要由底座、主動輪、從動輪、調節螺桿、托桿組件、油缸等部件組成,輔助上桿裝置如圖3。該輔助上桿裝置結構簡單,可通過調整從動輪直徑,以適應φ89、φ102、φ127 mm 等不同規格鉆桿上桿功能,易于在其他型號鉆機上進行應用,通用性好。另外,只需要將輔助上桿裝置液壓系統升級為電液比例控制系統,即可實現自動上桿功能,提高定向鉆機的自動化水平。
圖3 輔助上桿裝置Fig.3 Auxiliary drill pipes adding device
在首次使用上桿功能之前,需要解決鉆桿對中問題。將2 根鉆桿分別放置在鉆機動力頭中空部位,卡盤和夾持器夾緊鉆桿,通過調整底座墊片高度、調節螺桿螺母等,使得2 根鉆桿中心線重合,完成上桿裝置、卡盤、夾持器中心對中。
加接鉆桿流程如下:
1)進行加桿操作前,操作液控手柄使轉動油缸收回,浮動油缸伸出,留出放桿和上桿空間。
2)操作鉆桿吊裝車將鉆桿吊至上桿裝置的從動輪和拖輪上,如圖1 所示位置。
3)操作轉動油缸伸出手柄,使拖輪壓緊鉆桿,操作擺線馬達旋轉手柄,驅動主動輪旋轉,使鉆桿完成擰緊動作,此時油缸處于浮動狀態,以保護鉆桿螺紋。
4)上桿完畢后,操作液控手柄使轉動油缸收回,浮動油缸伸出,留出放桿和上桿空間。
巷道井下鉆場較為狹窄,鉆桿吊裝車需要頻繁往返在鉆桿架與鉆機施工處之間進行吊裝鉆桿,因此鉆桿吊裝車需要具備自行走功能、鉆桿夾持功能[10]。同時需要進行小型化設計,以便和定向鉆機、泥漿泵車等進行錯車,鉆桿吊裝車寬度嚴格控制在1 500 mm。為了能快速抓取鉆桿并起吊到鉆桿車或鉆桿輔助上桿裝置上,設計了基于液壓平衡吊原理的機械臂,利用平行四邊形桿系的平衡原理,可實現鉆桿在工作空間內任一點快速定位和保持平衡。鉆桿在的水平和回轉運動由操作者手動控制,鉆桿升降由液壓控制,只需要較小的輔助力便能夠完成鉆桿起吊功能。鉆桿吊裝車主要由履帶車、電磁啟動器、鉆桿箱、液壓平衡吊、鉆桿夾持組件等部件組成,分成2列布局在履帶車上面,鉆桿箱單獨成列,整體布局較為緊湊。操作臺位于吊臂旁邊,便于觀察鉆桿起吊情況。鉆桿吊裝車結構布局如圖4。鉆桿箱采用分層間隔擺放,可載長度為3 m 的φ102 mm 鉆桿數量約24 根,載φ127 mm 鉆桿數量約16 根,按照定向鉆孔單班進尺24~30 m 計算,一次裝載基本能夠滿足2 個班定向鉆孔或擴孔鉆進的鉆桿數量需求,避免了頻繁搬運鉆桿,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鉆桿夾持組件采用“X 型”機械手結構,共設置有8 片夾緊卡瓦,充分利用鉆桿自重進行夾持,操作簡單、安全性高。鉆桿夾持組件結構如圖5。
圖4 鉆桿吊裝車Fig.4 Drill pipe hoisting truck
圖5 鉆桿夾持組件Fig.5 Drill pipes clamping assembly
利用鉆桿吊臂和鉆桿夾持組件相互配合,可以進行現場配套設備的吊裝、搬運、定向鉆機輔助檢修等。如定向鉆機配套用φ127 mm 螺桿馬達質量達到290 kg,需要4~5 人用肩抗的方式進行搬運,需要人數多、人工勞動強度大,存在較大安全風險。而利用鉆桿吊裝車進行搬運,只需要2 名人工輔助即可完成,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輔助上桿裝置及鉆桿吊裝車在實驗室進行了測試,單根鉆桿上桿時間約30 s,鉆桿吊裝車能夠快速完成鉆桿起吊、上桿等操作,鉆桿夾持牢固、可靠,兩者配合能夠較好地完成定向鉆桿的吊裝、搬運、上桿等功能。
2020 年4 月至7 月,ZYWL-23000DS 大直徑定向鉆機在河南鶴壁三礦進行了工業性試驗,在井下頂板巖層中施工鉆孔5 個,一次成孔直徑φ153 mm,累計進尺3 978 m,單班進尺效率約30 m。在試驗過程中,輔助上桿裝置整體性能較好,能夠較好地完成上桿功能,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
提出了一種定向鉆桿輔助上桿及搬運組合方案。采用后置式上桿裝置,實現了3 m 大直徑定向鉆桿輔助上桿功能,該裝置結構簡單、體積小,能夠適應多種規格鉆桿,易于在其他型號鉆機上進行應用;鉆桿吊裝車集起吊、裝載、搬運、輔助上桿、輔助檢修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僅需1 名人工輔助即可完成,有效降低了現場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