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遼
(南京林業大學 江蘇 南京 210037)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分析,我國60周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高達2.6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8.7%,人口老齡化對整個社會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造成了諸多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壽而不康是最為突出的特征。在2016年,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當時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形式明確提出,我國是全世界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老年人數量多、老齡化速度快,必須有效解決其帶來的一系列社會性問題,這不僅僅是國家的重任,同時也關系著社會群眾的福祉,必須基于現實情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手段,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與此同時,國務院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將全民健身作為國家戰略發展進行有效的貫徹落實,在社會范圍內創造出良好的全民健身環境氛圍,正確看待體育教育的重要現實意義,并支持體育發展,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全民健身的熱潮,對所有的社會群眾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指導,以此有效實現疾病的防治,推動社會群眾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利用康體結合的方式方法實現體育與養老的協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應當深入探究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融合發展的重要現實意義,切實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生活質量,切實解決我國現階段的養老問題。
體育運動能夠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為其身心健康發展夯實基礎。國外相關研究學者提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當參與到體育運動項目中,一定的運動量能夠增強其體能,改善不良狀態,同時減少疾病的發生率。如果老年人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態,其能夠與家人、朋友和諧相處,共同分享快樂幸福。由此可見,社會關系也會隨著體育運動的開展而變化,老年人愿意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就能夠深刻體會到社會環境的變化,從而轉變自身認知,提高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另外,體育鍛煉也能夠加快人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活躍老年人的思維,減緩其衰老速度,以此為其身心健康與生命質量提供有效保障。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提出了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的國家戰略決策。在實際社會發展過程中,將二者的有效融合能夠提高老年人的運動意識,使其自覺主動的在日常生活中,開展體育鍛煉。全民健身的功能在于鼓勵社會居民樹立正確積極的健康理念,正確看待體質健康的重要現實意義,而對于老年人來講,形成科學合理的健身習慣對其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基于現實需求提出了全民健身計劃,本質上為社會居民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體現出體質健康及健康養老的重要現實意義。為了將其有效貫徹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應當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手段,不斷拓寬渠道,提高老年人的健身意識,并在日常生活中指導輔助其參與健身活動,逐步形成鍛煉生活化。與此同時,老年人也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轉變自身傳統滯后的健康認知,拓寬視野,主動參與到多項體育鍛煉活動中,融入健身熱潮,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有效健身。由此可見,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的滲透融合不僅僅滿足了老年人的養老需要,同時對社會的持續發展也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國民體質的健康水平應當是國家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根據現階段人們的體質情況,有針對性的將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上,在一定程度上將體育健身與健康養老有效融合,制定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相關策略措施,希望以此在推動社會居民健康成長的同時,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針對外部動力來講,其本質上是為了滿足國家戰略發展的實際需要。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的戰略思路,必須有針對性的將健康養老問題納入其中,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到體育項目活動中,逐漸實現鍛煉生活化,提高其身體素質,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務;
另一方面,針對內部動力來講,其是為了切實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的實際需要。我國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體能素養、免疫力都有著明顯的下降,甚至有的老年人在60歲之后出現了各種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直接降低了其生活質量。因此,相比于青少年及中年人,老年人對健康的訴求更為強烈。與此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轉變了自身傳統滯后的理念和認知,清楚意識到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是獲取幸福的關鍵和基礎,強健的體魄是其晚年生活的依靠。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年人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多元化健身活動中是為了獲取健康的老年生活。
(1)思想理念的融合。
當代老年人只有轉變自身的傳統思想理念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眾所周知,在全民健身的戰略決策下,思想的轉變應當是戰略發展的首要環節,只有將運動促健康的積極理念滲透融入到老年人的生活中,才能為全民健身與養老健康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對于目前患有慢性疾病、富貴病、文明病等老年群體,必須加強對其的引導和幫助,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全民健身與其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通過這樣的方式關心愛護老年人,提高老年人在晚年的存在感、幸福感,使其主動積極參與到其所能夠承受的健身項目活動中,以良好的身體健康水平面對未來老年生活。
(2)不同產業的有效融合。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制度文件我們可以看出,旅游局、體育總局應當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合理分工,基于現階段體育旅游產業及健身休閑產業的發展現狀,出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推動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指導策略措施,實行二者的協同發展,為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的融合夯實基礎。近年來,國家旅游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體育旅游的興起也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和認可,與此同時,老年人的消費理念、消費模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行為都在轉變老年人養老的取向及內容。體育與旅游行業的滲透融合并不是單向的,不僅包括了體育向旅游的發展,同時也涵蓋了旅游向體育的滲透,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優勢特征,這也為國家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涵。必須切實推動體育旅游養老產業的創新改革,搭建起具有獨特特征的體育旅游養老渠道、途徑,這樣才能實現老年人的健康發展。體育休閑養老我們可以看作是全民健身與休閑產業之間的縱向滲透,進一步迎合全民健身的戰略發展目標,實現養老水平、養老質量的顯著提升,同時也實現了老年人思想的轉變,從最初的被動養老轉變為主動養老、積極養老、快樂養老。而居民健身是利用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項目使得老年人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現代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提出全民健身的理念,本質上應當注重健身的休閑性,其介乎于專業訓練與不訓練中間,是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體育休閑能夠促進高品位的養老發展。
(3)服務體系的融合。
不管是全民健身還是健康養老,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都有著相同的服務目的,因此在內容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共性,要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應當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①有針對性地加強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管理。結合當前社會中先進的設備設施,探究符合二者實際需要的、推動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綜合發展的相關設施功能作用,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規劃、有效建設。具體而言,在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的計劃目標時,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公園、廣場等社會的公共場地,也可以選擇倉庫、舊廠房等閑置的場所,將其作為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場地,切實開展老年人康復體育訓練;②合理統籌二者公共服務機構的功能,帶動全民健身。在對設備設施進行建設改造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的滲透融入老年人的健身文化,構建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平臺,在社會范圍內大力推廣宣傳健康養老;③合理配置并有效共享二者公共服務資源。各個省份、各個地區都應當正確看待健康養老工程地重要現實意義,基于國家相關戰略目標及政策思路,立足于當地發展的實際需求制定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手段,加強對項目的組織實施、對老年人的服務引導,同時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在社區、養老院等場所機構滲透融入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務,打造共享共建的健身養老文化空間。
眾所周知,要實現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的有效性的融合,離不開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支持幫扶。針對一系列多元化的體育政策來講,要充分發揮其價值作用,基于國家戰略思路推動社會發展,必須將健康理念融入其中,為全民健身與養老工作的有序開展指明方向。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政策具有明顯的導向性、操作性特征,不同于社會約束力,其有著一定的權威形式,利用制度規定在一定時間內體育教育要達到的目標任務、遵守的基本宗旨原則、采用的方式手段、實施策略、具體措施、環節步驟等等。近年來,國家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黨中央、國務院逐漸意識到社會性養老問題及全民健康的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推動健康養老的政策制度,緊密圍繞旅游、文化、健康、養老、教育等行業,有針對性地引入了大量的社會資本,投入了更多的資金資源,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健身、休閑、養老、文化、教育等產業的協同發展。與此同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面對全民健身及健康養老的實際問題時,要切實轉變自身的職能作用,通過多種方式手段轉變過去滯后的公共服務方式、服務理念,同時國家也明確提出要在公共服務行業中整合多方力量,借助社會資源,切實提高政府的購買力。
要實現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的深度融合,必須以高效的組織實施作為可靠保障,全面立足于國家相關政策制度,以此實現政策目標。近年來,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明確提出,必須充分發揮全國性體育社會組織在全民健身活動及專業指導方面的價值作用,各級體育總會必須緊密聯系,共同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發揮自身的組織領導作用,使得各級別、各類別、行業、社會群體自覺主動開展健身活動,以此實現健身生活化。眾所周知,全民健身的戰略目標應當由專門的體育組織全面負責并有效實施,現階段,針對社會養老問題要全面實施國家戰略思路,與時俱進,發揮自身的價值作用。只有各個級別、各個類型的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根據自身的優勢合理分工、有效協作才能切實解決養老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大力發展體育多元化組織結構,尤其是社會性組織,希望通過推動社會團體的可持續發展,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綜合化服務的功能水平,優化內部結構。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這類社會性體育組織也應當發揮政府體育服務的相關職能,由此可見,利用多元化的體育組織能夠切實推動老年人的全民健身發展。
健康教育的重點在于對老年人的教育指導,其是老年人開展健康養老、參與全民健身的關鍵所在,也是根本推動力。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如果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滯后的思想理念,那么是無法將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整合起來的,也不可能基于國家戰略決策層面上實現老年人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對于當代養老服務人才來講,也應當接受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以自身豐富的理念認知、高超的職業技能作為二者滲透融合的前提和基礎,從而更好的解決社會性養老問題。一方面,針對理念的轉變來講,國家相關教育部門及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基于現實需求,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機制,在全社會范圍內大力普及推廣關于全民健身和健康養老的相關知識,使得社會群體樹立起正確積極的健康理念,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做好老年疾病的有效預防,同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中營造良好的、積極的、和諧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另外,各大高校及職業院校也應當對健康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開設相關課程,將其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并且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針對人才培養而言,要優化健康教育的師資團隊,將健康教育滲透融入到體育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中,不僅僅要在入職前開展系統化的培訓,同時在入職之后也應當定期學習先進知識。此外,高校及職業院校要地基于現實社會的發展需要,在必要的時候開設養老服務課程及老年教育課程,以此培養出大量專業的、優秀的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養老服務人才,從人力資源角度為各個機構提供相應的養老服務指導。
良好和諧的建設環境是實現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滲透融合的實際場地要求,我們可以將健身環境分為硬件環境及軟件環境兩個主要模塊。一方面,針對硬件環境來講,其涉及到的內容主要有實踐場地、運動器材以及多元化場館等等;另一方面,針對軟件環境來講,則是指基于多元化的競賽活動、健身培訓活動等等形成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只有將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有機地整合起來,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全民運動健身場,硬件設備設施越齊全、越完善,軟件環境的文化氛圍越濃厚,能夠達到的健身效果就越為突出。健身環境的良好和諧能夠最大程度的吸引社會群體,激發其參與體育活動健身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全民健身的覆蓋率,國家及相關政府職能部門還應當大力推進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建設發展,基于鄉鎮地區購置多元化的體育健身設備設施,實現公共體育的全覆蓋。由此可見,只有不斷完善軟硬件環境,才能實現健身場的快速發展,為全民健身及健康養老的融合發展提供可靠的助力。
綜上所述,要實現全民健身與健康養老的有效融合應當從思想理念的融合、不同產業的有效融合、服務體系的融合入手,基于政策支持、組織實施、健康教育、健身環境為其提供可靠的保障,切實推動國家戰略決策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