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北京)
離開行政工作崗位,回歸本行,倏忽已歷十載寒暑。讀書、寫字、創作,勉力文化公益,以追補時光。感同國泰盛世,欣逢晚歲盈年,延攬百業俱興,游觀風卷云舒。余以此自勵奮蹄,追隨新時代,丹青寫新圖,惟求不負光陰,孜孜以求,樂以忘憂。
應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邀約,我梳理揀選了近年來的新作和若干中青年時期的作品舉辦繪畫藝術展?;局黝}都是關乎人的藝術和歷史的人,崇仰前賢、俯憫蒼生和畫我眼中的世界。藝術語言以水墨設色為主,工寫兼俱,兼及其它。皆因受有關歷史的閱讀研習、有關生命與現實的關照遷想以及人生歷練的感悟與影響,每每觸發思考想象,于是就累積了這批錄記時代變遷和歲月履痕的作品。
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快速發展的歷史新時代。作為主修人物畫的當代藝術家,我是從國人的眼神、表情和精神面貌由內而外的變化中感受到國家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的。在和平發展進步的七十年里,在不間斷的學習實踐和接受教育成長中,我了悟個人與家國時代的主從關系;感悟一個藝術家、教師、公務員的責任義務;覺悟一個文化學人的使命擔當,與有榮焉。隨著對生活、對人生、對世界有了更多的體認與理解,我常常想起中外先哲的人生境界說。讀書、讀史、讀經、讀詩,待得真正明白事理,生命卻幾近暮歲,但它令我眼界既寬、胸襟益廣、矩度自律,思想的容量和作品的內涵還能隨時代而變化,幸甚。
藝術家是時代的親歷者、先覺者、記錄者、創造者,也是勞動者。優秀的藝術家在敏感于形式、技藝的同時,也與淬煉思想、陶冶情懷和仁愛之心密不可分。感謝各種機緣和曾經指導幫助過我的師長友朋以及工作中的各級領導、同事,使我在做人、做事、做藝術種種方面獲益多多,余心存感激,未敢懈怠,努力去做了,是邪非邪,則任由批評。
我的所思所想都在我的作品中。藝術,是一份高貴、奢侈且充滿遺憾的職業和愛好,如果這些留有不同時期印跡的創意構想,借由生澀漸熟的筆墨語言得以呈現在作品的潛臺詞中,并且能為觀眾、為讀者帶來些許的觀賞愉悅、精神慰藉,甚至有關審美的聯想,在我,則屬無上榮幸。
謝謝各位。
壬寅年夏至于京華

遠山·拉哈屯的父老鄉親之一 紙本水墨100cm×100cm 2011年 馮遠

遠山·拉哈屯的父老鄉親之二 紙本水墨100cm×100cm 2011年 馮遠

望鄉 水墨紙本 300cm×220cm 2014年 馮遠

嬰戲圖之八 水墨設色 43cm×31cm 2013年 馮遠

逍遙游 紙本水墨 97cm×80cm 1985年 馮遠

蒼生 紙本水墨設色 220cm×70cm 2001年 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