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俊紅,王麗敏,樊虹雨,任慧燕,王曉紅
·綜合研究·
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住院病人營養風險研究
楚俊紅,王麗敏*,樊虹雨,任慧燕,王曉紅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 030001
:了解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UC)住院病人的營養風險。:收集2018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住院的132例活動期UC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營養風險篩查2002量表(NRS2002)對病人進行營養風險篩查,同時收集病人臨床資料,根據Mayo評分將UC病人分為輕度活動病人、中度活動病人、重度活動病人;根據病變范圍,依照蒙特利爾分型將病人分為直腸炎病人、左半結腸炎病人、廣泛結腸炎病人。:132例UC病人中,有營養風險者82例(62.1%),無營養風險者50例(37.9%)。不同性別、病變部位、疾病活動度病人的營養風險發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左半結腸炎病人、廣泛結腸炎病人與直腸炎病人發生營養風險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不同疾病活動度病人發生營養風險的情況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UC活動期住院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較高,營養風險與性別、疾病活動度及病變部位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炎癥性腸病;營養;護理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個主要類型,是病因尚未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結腸疾病。營養不良在IBD中的發病率高達85%[1],尤其是活動期病人[2]。臨床對IBD病人進行常規營養風險篩查有助于快速識別存在營養風險和潛在營養風險的病人,對已存在營養風險的病人實施營養干預,可以改善病人預后。營養風險篩查2002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是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學會(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al 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基于128個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發展的營養風險篩查工具。2013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推薦NRS2002作為我國IBD病人的營養風險篩查工具,可對住院病人是否發生營養風險進行前瞻性研究和判斷[3]。本研究采用NRS2002篩查活動期UC病人的營養風險,并分析其與疾病嚴重程度、病變部位的相關性,以期為活動期UC病人營養支持提供合理的依據。
1.1研究對象收集2018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住院的132例活動期UC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2012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制訂的《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的共識意見》[4]中的診斷標準;病人同意參加此項研究;臨床資料完整,能配合醫生、護士完成NRS2002篩查。排除標準:存在胃腸道惡性腫瘤、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無法有效溝通。
1.2研究方法通過查閱病案室資料、詢問病史獲得病人臨床資料,根據Mayo評分將UC病人分為輕度活動病人、中度活動病人、重度活動病人;根據病變范圍,依照蒙特利爾分型將病人分為直腸炎病人、左半結腸炎病人、廣泛結腸炎病人;采用NRS2002對132例活動期UC病人進行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評分≥3分認為病人存在營養風險,NRS2002評分<3分要求病人每周接受營養風險篩查[5]。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分類資料采用頻數及百分比(%)表示,采用2檢驗或秩和檢驗分析各組營養風險發生率差異,以<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UC病人臨床特征132例UC病人中,男78例(59.1%),女54例(40.9%),年齡19~76(38.33±12.82)歲;依據Mayo評分,輕度活動49例(37.1%),中度活動56例(42.4%),重度活動27例(20.5%);依據蒙特利爾分型,直腸炎47例(35.6%),左半結腸炎62例(47.0%),廣泛結腸炎23例(17.4%);有腸外表現者11例(8.3%);有并發癥者9例(6.8%);依據NRS2002篩查結果,有營養風險者82例(62.1%),無營養風險者50例(37.9%)。
2.2不同特征UC病人營養風險發生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UC病人營養風險發生情況單位:例
注:左半結腸炎病人與直腸炎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0.016;廣泛結腸炎病人與直腸炎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0.003;廣泛結腸炎病人與左半結腸炎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0.176。疾病活動度為中度活動病人與輕度活動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0.003;重度活動病人與輕度活動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0.001;重度活動病人與中度活動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0.014。
UC是發生于結腸的慢性非特異性炎性疾病,主要病變部位為直腸和乙狀結腸,其病程長且呈間歇、反復發作。IBD病人常發生營養不良,研究表明,70%~80%的IBD住院病人伴有體重下降[6],可出現貧血、低蛋白血癥、負氮平衡等[7]。慢性炎癥可導致UC病人腸屏障破壞,腸黏膜通透性增加[8];同時,因營養物質攝入減少,而疾病狀態致機體營養需要量增多,各因素互相作用可導致營養風險,進一步引起病人營養不良,減緩腸道黏膜愈合,延長病人住院時間,影響生活質量[9]。營養篩查可用于指導UC病人的營養支持治療[10],進而改善臨床結局。
本研究采用NRS2002對132例UC活動期病人進行篩查,結果顯示,82例(62.1%)病人有營養風險,高于高永健等[11]的研究結果(32.9%),可能與研究對象不同有關,說明活動期UC病人是發生營養風險的高危人群。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女性病人存在營養風險的比例(72.2%,39/54)高于男性病人(55.1%,43/78)。本研究依據蒙特利爾分型按照病變部位將病人分為直腸炎病人、左半結腸炎病人、廣泛結腸炎病人,結果提示,廣泛結腸炎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為82.6%(19/23),說明對廣泛結腸炎病人進行營養支持治療具有必要性。本研究結果顯示,中度活動和重度活動UC病人的營養風險發生率分別為67.9%(38/56)和92.6%(25/27),均高于輕度活動病人(38.8%,19/49)。說明營養風險發生率與UC疾病嚴重程度有關。但由于本研究納入病人均為UC活動期住院病人,未將UC緩解期病人納入研究,且樣本量有限,研究結論尚不能作為UC病人營養風險發生率和臨床特征之間關聯的確切依據,今后可擴大樣本量、納入更多的研究因素進行更確切地驗證。
UC以結腸黏膜連續性、彌漫性炎癥改變為特點,病因未明,暫無法治愈。我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近20余年其就診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12]。本研究結果說明UC活動期女性病人更易發生營養風險。UC病變部位廣泛,病人腸道黏膜損傷嚴重,消化與吸收營養物質的腸黏膜面積減少,更易發生營養風險。提示要積極關注UC病人的疾病嚴重程度、病變部位及全身營養狀況,對于UC活動期病人進行積極、合理的營養支持治療。
[1] CABRéE,GASSULL M A.Nutri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mpact on disease and therapy[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01,17(4):342-349.
[2] MASSIRONI S,ROSSI R E,CAVALCOLI F A,.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therapeutic approaches[J].Clin Nutr,2013,32(6):904-910.
[3]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炎癥性腸病營養支持治療專家共識(2013,深圳)[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12):1082-1087.
[4]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廣州)[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3,8(1):61-75.
[5] KONDRUP J,RASMUSSEN H H,HAMBERG O,.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 2002):a new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Clin Nutr,2003,22(3):321-336.
[6] ROCHA R,SANTANA G O,ALMEIDA N,.Analysis of fat and muscle mas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during remission and active phase[J].Br J Nutr,2009,101(5):676-679.
[7] WISKIN A E,WOOTTON S A,HUNT T M,.Body composition in childhoo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Clinical Nutrition,2011,30(1):112-115.
[8] 劉曉昌,梅俏,許建明,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黏膜通透性的改變[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0,45(4):545-548.
[9] NGUYEN G C,MUNSELL M,HARRIS M L.Nationwide 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ly diagnosable protein-calorie malnutrition in hospitaliz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J].Inflamm Bowel Dis,2008,14(8):1105-1111.
[10] SIGALL-BONEH R,LEVINE A,LOMER M,.Research gaps in diet and nutri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topical review by D-ECCO working group[dietitians of ECCO][J].J Crohns Colitis,2017,11(12):1407-1419.
[11] 高永健,朱峰,錢家鳴,等.112例炎癥性腸病患者的營養風險篩查[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09,17(6):324-327.
[12] 梁笑楠,尹鳳榮,張曉嵐.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8年,北京)潰瘍性結腸炎部分解讀[J].臨床薈萃,2018,33(11):987-990.
Study on nutritional risk of in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CHUJunhong,WANGLimin,FANHongyu,RENHuiyan,WANGXiaohong
The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ulcerative colit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nutrition;nursing
WANG Limin,E?mail:sdyywlm@163.com
10.12102/j.issn.1009-6493.2022.22.036
楚俊紅,主管護師,本科
王麗敏,E?mail:sdyywlm@163.com
楚俊紅,王麗敏,樊虹雨,等.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住院病人營養風險研究[J].護理研究,2022,36(22):4131?4133.

(收稿日期:2022-03-16;修回日期:2022-08-30)
(本文編輯 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