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等車輛因其靈活機動、成本低廉等特點,成為很多群眾青睞的交通工具。但是,不少人反映這幾類車輛的駕駛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尤其是經常在路口闖紅燈搶行,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記者在多個城市繁華路口實地蹲點調查,發現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等“兩輪車”闖紅燈的情況不少。
交通管理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中,駕駛電動自行車導致的死亡人數達8639人,受傷人數達44677人,傷亡人數接近非機動車傷亡人數的70%。而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多數是當事人交通違法造成的。
治理“兩輪車”闖紅燈、超速等違法頑疾,宣傳教育和依法處罰兩種手段都不可或缺。有基層交警認為,應在改進技術、完善工作機制等方面著手,增強執法的效率和精準度。比如,提升電子抓拍設備靈敏度,增加抓拍交通違法行為種類……一些“兩輪車”之所以會無所顧忌地闖紅燈,很大一個底氣是騎自行車不需要駕照(不怕“扣證”),監拍設備不拍自行車違法。這確是交通管理上需要補齊的一個短板。雖說“兩輪車”流量大,逐一抓拍、糾正違法行為有一定難度,但只要處罰充分落實,依然能夠產生震懾力。
我們的東鄰日本,騎車闖紅燈的情況也挺多。據報道,最近日本警方出臺更嚴格的交規:騎行者如果闖紅燈,如在3年內被開兩次罰單,騎行者必須參加3小時自行車培訓課,并支付學費,否則將面臨最高5萬日元,約合2533元人民幣的罰款。
這個經驗值得借鑒。我們未必一定要開出上千元的罰單,但對違法者進行培訓教育卻大有必要。要從根本上改變一些人的“違法性格”,還應從培育良好的社會文化上下功夫,人人都認同“闖紅燈可恥”,闖紅燈現象才有望得到根治。
(摘自《中國青年報》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