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準, 王亮亮, 程紅頌, 郭景麗
(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鄉 453731)
氮素是植物生長過程中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是作物生長和產量形成的限制因子之一[1]。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糧食產量的35%是氮肥貢獻的[2]。農田氮肥現多以尿素投入,其氮含量高、易儲藏。但尿素在土壤中易被脲酶轉化為銨根,進而轉化為氨,揮發進入大氣中;或經硝化作用生成硝酸鹽,淋溶入水體。因此,氮肥的過量施用,在促進作物增產的同時,也會產生經濟效益下降、氮肥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生態條件惡化等負面影響[3-4]。相關研究表明,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水稻和玉米的平均氮肥利用率為28%~41%,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少氮肥投入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脲甲醛是由尿素和甲醛在一定條件下縮合而成的一系列鏈形縮合物,難于揮發[6]。脲甲醛葉面緩釋氮肥具有氮緩釋功能,可通過葉面給作物持續提供養分并被作物葉面高效吸收,實現向作物補充氮營養[7-8];高濃度噴施不燒苗,混配性能好,施肥不受根系、土壤等條件限制;適用于飛防等現代化施肥設備,省時省工;能夠降低傳統尿素的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不僅適用于經濟作物追肥,而且可用于大田作物追肥[9-11]。為順應目前國家“雙減”政策要求,促進土壤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12],開展了玉米噴施脲甲醛葉面緩釋氮肥的盆栽試驗。
供試材料:脲甲醛葉面緩釋氮肥(HSN)、普通復合肥(18-18-18),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供試玉米:滄玉76。
試驗地點位于河南省新鄉市心連心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溫室5號棚,供試土壤為壤土。
供試玉米于2021年4月28日播種,共設6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5次,共計30株。選用上端直徑為25 cm、底面直徑為15 cm、高為20 cm的塑料缽,每缽裝風干土8 kg。采用底肥+葉面噴施的方式,每缽點播種植玉米5株,在4葉期進行間苗,留大小基本一致且健壯的苗各1株。于播后第28天、第53天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的HSN稀釋液各1次(見表1),每次噴施量為500 g/畝(1畝=667 m2),對照處理(CK)噴施等量清水。

表1 試驗方案設計
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值):播后第22天開始每7 d測定一次功能葉SPAD值,使用KONICA MINOLTA SPAD-502Plus型手持葉綠素儀進行測定。
株高:播后第22天開始每7 d使用卷尺測定一次,并記錄數據。
莖粗:播后第22天開始每7 d使用游標卡尺測定一次,并記錄數據。
鮮質量:用剪刀從作物基部剪開,分別稱量地上部及地下部鮮質量,并記錄數據。
干質量:地上部、地下部植株鮮樣分別于105 ℃殺青30 min,在80 ℃烘干48 h,分別稱量地上部及地下部干質量,并記錄數據。
根系指標:使用MICROTEK ScanMaker i800plus MRS-9600TFU2L型掃描儀(上海中晶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根系掃描;使用RhizoPheno系統(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測定根系體積、根系表面積。
播種前、收獲后分別測定土壤養分含量:土壤自然風干,研磨后過篩,測定有機質、銨態氮、硝態氮、有效磷、速效鉀、中微量元素等含量及pH;用酸度計測定土壤pH(土水體積比為1.0∶2.5),靛酚藍比色法測定銨態氮、硝態氮含量,0.5 mol/L碳酸氫鈉溶液浸提比色法測定有效磷含量,火焰光度計法測定速效鉀含量,Superfloc 127溶液法測定有機質含量。
試驗過程中,觀察是否有燒葉現象發生。
采用Excel 20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SPSS Statistics 2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在0.05水平上進行處理間Duncan′s檢驗,采用Origin 2018軟件作圖。
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玉米葉片SPAD值見表2、圖1。
SPAD值能夠反映作物葉片中氮素的含量[8]。由表2和圖1可知,各處理的玉米葉片SPAD值隨時間延長均呈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的現象,這可能與玉米生育期及環境因素有關[13]。播后22~64 d,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玉米葉片SPAD值差異不明顯;從播后71 d開始,CK處理的玉米葉片SPAD值低于噴施HSN處理的。

播后天數/d

表2 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玉米葉片SPAD值測定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HSN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可提高葉片SPAD值,促進氮素吸收[14]。
由表3和圖2可知:各處理的玉米株高隨著生育期推移均呈現增大趨勢,播后50 d增長速率放緩,CK處理的株高增長速率小于噴施HSN處理的;播后第28天噴施,播后36 d開始CK處理的株高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的,因此緩釋氮肥對株高的效用更明顯;播后第53天第二次噴施后可以縮短株高增長緩慢期;播后50~64 d株高增速減緩,播后64 d后株高增速再次增大;CK處理的株高增速減緩期較長,延續至播后71 d,說明緩釋氮可加速玉米植株增高[16];隨時間延長,株高差異增大,因此緩釋氮肥可以在生育前期增加株高,在生育后期效果更加明顯;噴施HSN的各處理在播后的前64 d株高差異不明顯,64 d后T4處理的株高最高。

播后天數/d

表3 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玉米株高測定結果
由圖3和表4可知:各處理的玉米莖粗隨著生育期推移均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15];噴施HSN處理的玉米莖粗增大較快并維持較長時間;噴施HSN處理的玉米莖粗在生育后期下降較少;播后50 d,CK處理的玉米莖粗達到最大,而后開始下降;播后前29 d各處理的玉米莖粗無差異,播后第36天噴施HSN處理的莖粗均大于CK處理的,表明緩釋氮對莖粗的影響相較于株高較慢[16]。試驗結果表明緩釋氮可以在生育中期顯著增加玉米莖粗,并維持較長時間。

播后天數/d

表4 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玉米莖粗測定結果
玉米收獲后,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土壤養分含量測定結果見表5。

表5 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土壤養分含量測定結果
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對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見圖4。

圖4 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的玉米農藝性狀
由圖4可知:T1~T5處理的根體積、根系表面積顯著小于CK處理的;在噴施不同濃度HSN處理中,T3處理的根體積較大,T1、T3處理的根系表面積顯著大于T2、T4、T5處理的;T2、T3處理的鮮質量較大,T3處理的干質量顯著大于其他處理的;噴施HSN后,T1~T5處理的根冠比顯著小于CK處理的,表明葉面噴施HSN可促進地上部的生長,而CK處理的根系較大,造成根冠比顯著大于噴施HSN處理的[4]。
噴施HSN后,可促進生育中后期葉片的活性;在生育前期顯著增加株高,在生育后期效果更加明顯;在生育中期增加莖粗,并維持較長的時間;促進養分的吸收利用;降低根冠比、根體積與根系表面積,促進地上部生長。T3處理顯著促進了氮、磷、鉀等養分的吸收,干質量顯著大于其他處理的,根體積、根系表面積較大,因此玉米種植過程中噴施HSN 50倍稀釋液的效果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