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鑫
(遼寧省錦州市鐵路高級中學 遼寧 錦州 121000)
足球運動是一種依賴室外場地的游戲項目,足球猶如人類的精神之肺,一項關于榮譽、信仰、金錢的儀式,足球本身是一種簡單直接對抗的游戲,另一方面則孕育著一種普遍適用的人性關懷,使得眾多球迷平民直接獲得了虛擬革命、反抗的權力,凌駕超脫在足球本身的價值之上,使得球迷有一種感性與理性的自然化的融合。研究足球賦予人們的球迷文化,以及文化所引導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的問題為:以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的球迷文化為代表,利用球迷文化行為與身份認同視角對多元化球迷進行層次分類,探求中國國內足球球迷文化和現象的意義、價值、存在問題及對策等。球迷的文化行為與申花隊、國安隊的關系十分密切,球隊的發展當然離不開各自球迷的支持,為球隊長久發展提供了助力。同西方歐洲國家相比,我國足球相關運動的相關行業一直在曲折中發展,無論是從該項運動的整體競技能力水平、群眾基礎、運動參與人口,還是頂尖球員的運動技術水平與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差距都十分明顯。其根源在足球文化相關的基礎研究。
本研究的背景為:球迷文化研究是體育社會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申花、北京國安兩家職業足球俱樂部擁有強大生命力和活力的最主要原因是各自球迷群體的龐大。本研究的假設為:足球球迷對自身所支持的足球俱樂部的忠誠度與滿意度有著正向影響。球迷文化受自身地域內部因素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外部因素影響。球迷文化受個體素質影響良莠不齊,球迷素質及行為亦如此。本研究的意義旨在通過探求球迷文化來揭示體育社會現象內在影響因素,基于體育社會相關現象和行為提供建議和對策。
本研究利用現有資源,查閱中國知網,收集職業足球倶樂部、球迷感知價值、足球球迷身份認同感、足球球迷的忠誠度等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對現有信息進行梳理與分析。查閱知網得出:目前已有的研究基于足球球迷視角對足球文化進行建設探討的文章總體而言并不太多,同時,足球球迷價值對球迷進行忠誠度調查的文章也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借鑒了足球球迷文化以及相關領域關于中國足球俱樂部球迷文化相關的研究成果,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之上,閱讀參考相關專家學者的文章,建立起本研究的架構。
本研究與定量研究的通常方式收集資料有所不同。足球球迷文化現象相關問題的研究屬于定性研究,質性研究的資料收集方式相對更為困難,也是一項較為龐雜的系統性工程。例如,圖片、視頻和音頻類資料,這些都可以看作是佐證足球球迷文化的資料并支撐研究者的觀點,但同時在不同研究者的理解角度下,又可以表現出各種不同的信息和意義。因此,觀察法作為一個沒有具體形式和沒有準則的資料搜集的方法,有許多需要考慮的因素和關鍵的要點需要撰寫者、研究者自己來進行掌握。
(1)在球迷文化概念上,俱樂部球迷文化是球迷在參與或者了解認識足球運動后對于自我認知與行動反思形成的思想一種模式。社會化文化是人類長期實踐的產物,足球球迷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具有獨特屬性的亞文化。區分足球球迷的不同種類、類型,首先要了解何謂球迷文化,進而再對其種類進行劃分。從宏觀層面為切入點,體育社會學教授盧元鎮教授依據我國不同群眾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將中國球迷群體劃分為三種不同類型。
第一種球迷群體是日常生活中關心體育,對體育活動以及體育賽事有著關注度的球迷,在其生活中,體育元素是其生活的重要元素體現之一,但由于其對體育的理解和關心程度相對有限,因此,親身參與中國足球實踐活動、觀賽活動等也相對較少,他們更多關注著體育賽事的結果以及體育相關的新聞,更像是一個旁觀者。從這一角度來看,這類體育迷或足球迷是最為普通的關注體育以及足球的普通粉絲,其日常生活中處于中國職業足球聯賽亞文化的邊緣,和真正意義上的體育人口仍然有著一定的差距,可被視為普通體育(足球)迷;
第二種球迷群體是有空余時間之時也會自發或結伴前往現場觀看足球比賽,以直播轉播的形式觀看足球比賽。對于這類人群而言,足球比賽不僅是休閑享受生活高品質娛樂的一種選擇,而是已經成為了超越觀看足球比賽存在的元素。足球運動本身有競技性和娛樂性是一種城市文明、民族個性以及自身價值觀相互融合后的文化活動,具有強烈的表現性和體驗性、比賽性與文化性兼收并蓄等多種性質融合一體的競技運動的特點,并使得球迷逐漸地對特定的足球俱樂部產生依戀崇拜文化認同等情感;對于他們而言,熟知自己支持的足球俱樂部發展歷史、文化、近況與未來規劃,包括特定的俱樂部球迷或球迷組織群體,熟悉隊歌、口號,有組織的定期宣傳、參與周邊活動等,這儼然已經成為他們與核心球迷團體構建溝通交流的渠道和獲取認同感的基本方法與手段,這也會受到職業足球俱樂部所擁有的獨特的球迷文化影響。這類球迷可被稱為參與式足球球迷;
第三種球迷群體是會經常前往賽場為自身支持的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球員進行吶喊助威。這類球迷特別喜愛并且熱衷于享受比賽賽場的現場氛圍,他們會感到興奮、激動,這類球迷也可以在球場上通過吶喊助威來抒發情緒和釋放自我,也意味著這類球迷的生活網絡和行動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他們長期參與到職業足球比賽的實踐參與活動中所建立起來的,無論是足球文化內涵與作為特定社會文化現象所組成的結構均會受到了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的制約和跟隨經濟發展的不斷調整。前往球場進行實地觀看比賽是他們所進行的重要的社會實踐,與從前的球迷相比其在服飾、口號、粉絲球迷的徽章都有了一定的變化。此外,在這類球迷群體中,他們是延續和發展特定職業足球俱樂部球迷文化的核心群體球迷自行管理,與官方的關系較弱,他們在自身前往球場觀賽,或加入球迷群體、球迷組織的同時,也開創著新的球迷文化風俗習慣,是中國職業足球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雖然普通球迷與參與式球迷均會受到球迷風行的文化的影響,但從情感身份認同與歸屬感的視角出發,由于沒有“死忠球迷”這般強烈的忠誠度和歸屬感,他們對職業足球俱樂部球迷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做出的貢獻并沒有“死忠球迷”高。
基于球迷文化概念及分類的視角,結合作者的足球觀賽經歷來看,上海申花足球球迷文化是申花球迷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與他們所支持的足球俱樂部的參與活動相互互動中所形成的,并且這種文化是一種共通的意識,被申花這一特定的球迷文化圈中大部分球迷所接受。由此可見,球迷文化可以使得球迷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產生特定的行為。在形成的過程中,特定的球迷文化由各具體的元素結合而成。這之中,由于上海申花為中國職業足球老牌球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球迷群體有部分新晉球迷,但大多以參與式球迷與死忠球迷為主,這也為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培養新生代球迷以及球迷歸屬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性條件。
(2)地域本土文化作為主體文化的一種,引導生活在同類地理環境下的人對于足球文化的認知。
在上海,海派文化影響球迷對申花足球俱樂部的地域認同。上海作為中國東部沿海城市改革開放的先鋒,是基于上海人民在與外界不斷接觸、融合外界思想與自我長期社會實踐而積累形成的。上海獨有的地方文化是“海派文化”,“?!贝碇虾?,而“派”則代表著門派、類別的意義,這是由于海派文化最初所代表的是上海地區為主的文學創作風格,隨著近現代上海進一步城市化與國際化的過程,它將種族、差異性多元文化等諸多的元素融匯在一起,而海派文化逐漸用以代表當地文化,象征上海包容、開朗、和諧、創新、新潮等特征。日后其方才遷移運用至體育領域。球迷文化畢竟還具有體育的特性,相比本民族的文化更容易接受外來文化。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西方列強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對中國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為拯救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許多有志之士經歷了西學東漸,并通過一系列愛國民族活動等,而上海作為港口城市則是中國近代重要的對外輸送西學人才港口與返還地,因此,也在社會風氣中慢慢形成了向學、求實、求真、創新的社會文化氛圍,這些也都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改革開放后,上海得到市場經濟十分明顯的經濟效益,逐漸成為一個影響全球金融、國際商務與經濟的城市。憑著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的優勢,上海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以及外國人士,來自各個民族的多種多樣的國際文化元素融入上海,在上海地區人們中逐漸形成了國際同化的概念。進而融合了各時期主流社會文化氛圍的海派文化,呈現出國際化、繁榮發展、兼容并包、時尚創新等多元素特征。上海的足球群眾的歷史積淀也是十分淵博的,這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首先組織群眾開展公民足球競賽活動的地區之一。
而對比研究“海派文化”影響下的上海申花球迷文化,受北京“胡同文化”影響下的北京國安球迷文化則呈現與申花球迷不同的文化特征。
北京作為首都,中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形成鮮明赫然的地方特色的京味文化客體,代表就是城區的街坊胡同。這是近現代北京文化的“活化石”,在此方土地上擁有久遠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并形成了獨特情懷的胡同文化?!昂幕本唧w表現為人們對于事物本身具有較強保護和傳承的意識,即同一個環境生存下的人們會互相幫助與交流溝通解決事情、問題。底層思維擁有著“自己人”和“其他人”的天然區分性,這屬于北京這座城市和北京當地居民的獨特市民文化,也是在經歷了中國封建王朝君權更替、近代文化思潮改革的涌動、近代抗日戰爭殘酷的洗禮以及新中國成立后不斷發展等一系列歷史事件中所沉淀下來的城市文化。因此,現代的胡同文化,作為北京獨特地域文化,呈現關注一些保護自身生活、傳承和發展,在行為上遵規守紀、包容和比較排斥非自己人的異類、熱愛精彩的事物的特征。也正因其特殊的矛盾所在,如此精神造就了北京國安球迷的文化風格,也使得世界足球文化顯得格外豐富多彩。北京國安球迷在京城胡同文化的浸潤下形成了“京罵”、“首都球迷”等特殊的球迷文化。
(3)外界環境,如,經濟水平的提高改變球迷的消費方式,會影響球迷的消費心理、價值觀念與消費方式;內在環境,如,申花隊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球迷主場感知價值和自身的忠誠度較高等。
首先,在外界環境上,無論是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國內大環境,還是對外交往日益加深,對我國實地影響越來越深遠的國際環境,都是球迷文化現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環境體因素。在外部要素的積極指導下,足球球迷的群體穩定必將有利于社會穩定的維護。比如球迷之間不穩定的因素一直存在,存在輸球后街頭互毆的情況。其次,從球迷的角度看,球迷依然保留對于某種球王或者球隊的崇拜意識,并承認足球隊中有球王的存在,球迷們對自己喜愛的球隊的領袖式人物,非常容易表現出狂熱的偶像崇拜。這是一種球員、媒介、球迷共同營造出的文化景觀,也是內在環境上足球球迷共有的特點之一,因此,從足球崇拜熱潮的角度重新定義球迷文化仍然是必要的。
(4)球迷過激行為,是球迷情感對于足球運動的自然宣泄,也是足球球迷文化的組成部分。
申花球迷中第三類球迷群體為死忠球迷,且人數較多。他們是申花足球球迷文化圈的活動的組織者,是領頭羊,且是對申花隊感情深厚的球迷。但由于足球賽場上不確定性因素、荷爾蒙因素等的影響,難免會出現球場暴力,這些球迷非理性的過激行為造成了社會治安的困難與社會秩序的混亂。而且球迷過激行為會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社會觀察者和治理者要對其進行合理引導和合乎尺度的規范,以期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這種球隊能否奪冠早已經不僅是一個體育比賽成績的問題、一個競技體育的問題,而成為了事關政府榮譽、社會的繁榮與安定、人民心之所向、國家戰略的問題。
(1)政府部門要加強與球迷民間自發組織群體的交流與合作;推進足球運動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
(2)職業足球俱樂部應通過強化競賽實力不斷增強球迷身份認同與歸屬感,維系好球迷與俱樂部的關系,為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應有貢獻;
(3)職業足球俱樂部應當通過了解球迷文化建設情況,適時與球迷及球迷組織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訴求,滿足球迷的合理需要;
(4)比賽組織的主辦方應建立起合理有序的管理機制;球迷要以合理的方式為球隊吶喊助威,遵紀守法;
(5)媒體應注意公共報道的措辭,注意疏導球迷的社會心理;
(6)社會的安全閥及預警機制;
(7)球迷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地堅持與投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