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省教育廳于2019年12月27日發布《云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的分值由原來的50分提升至100分,使其成為同語、數、外分數并齊的第四大學科,這次改革便將體育放在了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體育與健康課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云南作為高原省份,在發展體育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實行中考體育改革,旨在更好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發展,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使學生分散出部分精力去關心自己的身體情況,讓學生有意識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這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今后的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基于云南省中考體育改革的背景下,通過對曲靖市麒麟區部分學校進行抽樣分析,有利于在改革大背景下對麒麟區的體育教學在教學上的改進提供建議。
本文以麒麟區四中、麒麟區五中、麒麟區六中、麒麟區七中等四所中學的部分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以體育改革、體育教學等為關鍵詞在知網上進行了全面搜索,此外還查閱、整理了云南省政府頒發的相關文件,并以此為輔助依據幫助撰寫論文。
(2)問卷調查法。
本次發放問卷調查的對象是4所中學中抽取5個班級,每所學校發放40份,共計160名初中生參與此次調查,共計回收149份,有效問卷140份,有效率為94%。
(3)數理統計法。
將問卷收集到的有效數據錄入計算機,使用Excel 2019對問卷調查收集的數據進行結果的分析與統計。
(1)學生對體育100分改革后上課的動機分析。
眾所周知,學生參與體育課的動機直接影響到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以及學生學習掌握體育技能和知識的程度,這都取決于學生在對待這門課的動機。通過對麒麟區四所學校學生的調查發現,就目前而言,初中生參加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的目的有68%的學生上課是為了取得好成績,但不限在課后的學習,大家總想著僅憑著在上課的時間中就能完成體育技能的學習,課后在體育與健康課上所花的時間相對較少。
此外,有69%的學生參與體育與健康課的目的是遵從學校課表的安排,通過詢問,一部分學生一談到體育課就害怕,特別是要體能測試的時候;有49%的學生參加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動機是因為鍛煉需要;還有32%的學生上課的動機是為了釋放壓力,只有占比29%的學生上課的動機是為了增加和同學的友誼。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就學生的動機表現來看,學生所呈現出來的對體育的動機還是要與取得好成績為主,有占比68%的學生上體育課是為了取得好成績,畢竟,它最終還是要為考上更好的高中這一最終目標相契合。
雖然改革實施的時間不長,這需要用一段時間來適應,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逐步轉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讓體育與健康課課堂變得充滿趣味與活力,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減少其枯燥性,在此基礎上影響初中生學習運動技能的動機。
(2)學生對體育100分改革的態度分析。
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相同,教學都是按照課程標準進行的,屬于有計劃、有目的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教學活動,此外,教學活動還是一個雙邊參與的活動,不僅需要教師的備課,更需要學生的配合,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的主體對象。
通過調查可知,就麒麟區抽取學生來看,有48.8%的學生認為是有必要實行100分的,詢問其原因,相對于其他科目而言體育是所有科目中拿分最容易的,只要平時有點基礎,拿一個高分基本沒問題(詢問的學生中有的是排名靠前的也有靠后的);有約41.4%的學生對這樣的改革覺得對他們影響不大;只有3.5%的學生認為改革非常有必要。
(1)對體育教學氛圍的影響。
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是學生知識技能更好的掌握情況的必要條件,塑造良好的體育課氛圍,對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體育改革后,對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出了新的要求,豐富校園體育活動、舉辦體育競賽等。根據中考體育改革對麒麟區初中體育教學的氛圍調查可知,有50%的學生會覺得自己所在學校的體育學習氛圍較好,不言而喻,這一部分同學在平時的課堂上表現得很積極,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強,有39%的同學認為自己所在的班級體育學習氛圍一般,相對而言,11%的同學參加的活動較少,甚至是出現排斥的現象。
為能達到理想的體育教學目標,必須進行科學的設置體育教學目標,根據最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學體育教學目標可分為促進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促進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和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能力提升,體育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根據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安排活動。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運用諸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偏重教師的講解到逐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塑造一個良好的活動的氛圍對展開教學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促進作用。
(2)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影響。
中學體育教學內容更多的是側重體育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教授,但總的來說,是以跑、跳、投為主要學習方向,包括三大球、三小球,此外還開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游戲等。最重要的一點是開展的體育教學內容還應符合初中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及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對中考體育改革后的體育教學內容,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有占比57%的學生希望之后的教學內容更多的側重于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中,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出發點是好的,但如何將學生的希望付諸實踐將是對學校、體育教師的一項重大考驗。此外,有48%的學生還是希望教學的重點是考試的內容,畢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是為了熟練技能、是為了考試,這一觀念由來已久且深入人心,其中有19%的學生希望老師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側重學生自身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將考試的內容加入平時的體育教學內容中,尤其是體育的分數增加到100分后,使得許多老師會在教學上更多的是回歸到教材內容,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課本內容的學習,更有利于課堂教授內容的完成。
(3)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影響。
體育教學方法是在雙邊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實現體育教學目標而組織學生進行運動技能、運動知識的學習而采取的教與學的相互促進完成教學任務的活動方式。單單就教學方法而言,各個學校都有所差別,面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不同性別更是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多種多樣的教學法前,勢必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主觀判斷得知,教師的教學方法主要有示范法、講解法、分組練習等的方法,這都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在調查的學生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一些變化;23%的學生認為體育教師的上課的方法有明顯的變化;有23%是我學生認為教室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方法變化較少。在這個逐步過渡階段通過對學生調查發現,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有所變化的,但在學生看來教學方法的變化不大,出現這種分歧,體育教師還應在創新教學上較大力度的提高,讓學生在教師的體育教學中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4)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影響。
學生是體育學習的主體,體育改革和進行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行中考體育100分的改革,學生作為一個直接的參與者和最終政策的受眾群體,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壓力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其實,不僅僅是學習方式的改變,更多是學習思維的改變,意味著需要花費一部分時間用于體育鍛煉以適應改革背景下的體育發展現狀。其次,處在興趣選擇的多樣性和生理結構變化的過渡階段,使初中生的運動項目選擇不斷細化,由原來參加活動的群體性到個體的轉變,通過研究發現,研究對象中的男生中,更多的偏向有對抗性的運動,如,籃球、足球等;而女生則更多選擇更能展現形體美的,如,健美操、啦啦操等運動,這種現象可能會隨著初中學生年齡的增加,分化的程度也會不斷加深。
(5)對體育教學課時的影響。
體育教學課時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視程度,學校的教學課時不僅是學生在進行基礎技能的學習和基礎體能鍛煉的前提,更是為了保證學生的活動量而進行活動量安排的依據,體育課時的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
從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在調查的140份問卷中,有占比31.5%的學生所在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為每周三節,有68.5%的學生所在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為每周四節,沒有那一所學校每周的體育課只有一節。相比以前,體育與健康課課時有所增加,通過改變體育課的課時來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加強學生在課堂上對運動技能的理解程度,通過改變課時來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通過對運動技能的實踐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從緊張的文化科目學習中走出來投身體育運動之中。
(1)體育課程改革的網狀結構不完整。
基于當前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的現狀,讓學校、家長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更多的關注。云南省中考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大,伴隨而來的會讓學生的壓力變大,用學習文化課的思維看待體育與健康課,忽視了體育課程是運動認知性的課程、是情意性課程,僅僅通過訓練達到就不能算是體育與健康課,那是競技體育。
體育教師作為新政策的具體的實施者和組織者,應該加強學校體育的研究,構建體育課程的網狀結構,在足夠時間的支撐下,加強實施者、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促使新政策能又快又好的在學校體育的具體實施。
(2)學生的身體素質之間的差異化。
此次改革,使學生將原本屬于學習文化課的時間留出一部分用來學習體育技能,這種學習方式將持續初中三年。由于傳統教育觀念在已深入人心,體育與健康課程不是重要的課程,相比之下,語文、英語、數理化、政史地才更應該被用來花大部分時間學習。所以,很難把握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加之學生的發展差異性因素,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一段時期內很難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就必須從小抓起,幫助學生養成鍛煉的意識,最好是能掌握一項運動技能。
根據前期的實地調查顯示,在沒有實行中考體育100分制改革之前,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出現一種情況,即,運動和訓練只會出現在考試的前夕,通過組織突擊的訓練迎接考試,即便通過這樣的方式可能會有一些提高,但那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談不上真正的實踐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隨之而來的結果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對體育教學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對運動技能掌握知之甚少甚至是不知,對體育課存在的意義也產生了誤讀,只是為了參加考試,而忽略了體育與健康課的娛樂性、健身性等的特征。
云南省作為全國首個實行體育100分的省份,自發布之初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熱議。《意見》的頒布為體育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發展契機。一方面,能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更使體育有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環境,通過體育鍛煉活動還改善了眾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在體育考試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從評價方式來講,促進學生運動意識的逐步提升,從而促進改革背景下學校體育的良性發展。曲靖市麒麟區的中考體育教學在前期實行已久的制度前提下,緊跟體育改革大背景,加緊學生適應改革形式,能在此形勢下能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下,逐步形成體育鍛煉意識,更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日常學習。
(1)重視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提升。
敦促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媒介。作為體育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抓住各種機會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在改革后的體育教學上更應立足于教材,面向學生,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展開教學,避免出現“應試化”的現象,從而達到提高教學的效果。
(2)因地制宜促使學生的運動興趣的提升。
①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身心特點來展開教學,豐富運動項目,體現出學生運動興趣愛好、在成績的審定上,改變單一的唯成績論的評定方式,轉變為多元素的體育評價體系架構;
②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有目的的開設除常規運動項目外的受學生歡迎的運動項目。如,踢毽子、廣播體操、羽毛球、健美操、拔河等較為少見的項目,通過組織學校體育競賽,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改變教學項目的教授形式,如將更多的上課時間用于練習,展開多種多樣的媒體教學形式,如,觀看高水平體育比賽等;
③提高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激發學生參與不同體育項目時的運動興趣。此外,完善體育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對加深學生對體育的了解和提升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上對體育學科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有重要的加固作用,另外,更加完善的體育場地對提升學生的運動興趣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