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梅
(甘肅省康縣文化館,甘肅隴南 746500)
在群眾文化建設體系中, 群眾文化活動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知識和精神需求,從而開展自我教育、自娛自樂以及自我學習的藝術類文化類活動,被稱為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活動是在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演化而來的一種自發性的社會活動, 雖然群眾文化活動以群眾自發組織和參與作為基礎, 但是想要促使群眾文化活動真正發揮作用,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就需要專業的文化工作者的統一幫助、指導和組織。基層文化從業者必須精準把控時代發展的脈絡, 了解當地的民俗民情, 切實了解人民群眾的文化層次和文化需求,從而策劃并組織合適的群眾文化活動,確保群眾文化活動有效且能夠順利地開展, 從而獲得預期的活動效果。
群眾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開展的基礎和重要前提,是建設我國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也是提升國民文明程度和國民素養的基礎工程, 也是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核心。增強群眾文化活動建設,是助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 其最終目標取決于人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最終任務是培養出有文化、有理想、有紀律、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公民, 提升中華民族整體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1]。
群眾文化活動以藝術文化內容作為依托,豐富人民群眾的休閑時光, 同時還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了人民群眾的道德修養,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明社會打下基礎。 對于人民群眾道德素養的教育,離不開藝術文化活動的促進。 將道德教育的內容融入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中,賦予群眾文化活動更為深厚的內涵,從而全面培養起具有較高道德素養、文化意識以及精神層面豐富的社會主義公民。
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深入, 人們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普遍增加, 在業余生活中的休閑方式較為單一且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不利于其個人壓力的緩解。 但是在如今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和開展過程中, 人民群眾主動且積極地參與其中,豐富自己的休閑生活,拓寬眼界,不僅僅能夠滿足自身的精神追求,還有效活躍了社區的氣氛,對于文化部門的成長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升級有著重要作用。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各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方式, 使人民群眾能夠在業余時間參與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 既可以提升人民群眾自身的文化素養, 還能夠引導其培養基本的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能力, 引導其個人興趣愛好的養成和培養, 對于人民群眾文化修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今人民群眾的平均收入在持續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變得更加迫切, 組織并鼓勵人民群眾參與藝術文化活動, 能夠切實提升其文化修養和審美意識,推動我國社會的文化發展[2]。
群眾文化工作者想要有效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就必須增強對文化藝術活動隊伍的教育和指導力度,因為文藝活動團隊既是基層群眾文化的帶頭人,又是主要的宣傳隊伍。 只有文藝活動團隊踏實地開展工作, 才能夠將群眾文化活動場地拓展為宣傳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的主陣營, 從而廣大群眾既能夠參與自己喜愛的文藝娛樂活動, 又能夠在其中受到相應的教育,了解國家的政策方針和基本的法律法規,為群眾文化活動賦予更強的精神內核。
從目前的形勢看, 我國各地區在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方面的單一性和落后性都較明顯。 而一些群眾自發組織的藝術文化活動, 通常存在藝術文化內涵不足等問題, 難以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 與此同時, 部分村級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往往只是為了滿足上級的政策要求,草草地走過場應付檢查,沒有任何實際的群眾文化價值,無法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本質作用, 甚至還會導致人民群眾喪失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積極性。
現階段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缺少基本的活動資金。與省市級大范圍的文化活動不同, 縣級以及以下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資金來源更加單一, 很難獲取相關企業的資助以及市場化經濟的運轉支持, 只能依靠地方政府的資金這一單一來源, 即使地方政府將所有的運轉資金都投入到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方面, 也難以支撐起足量且優秀的群眾文化活動。與此同時,地方政府的資金應用對象相對比較廣泛, 最主要的是經濟發展和公共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 很少有地方政府會將大筆資金投入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 缺失足夠的活動資金,是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3]。
缺少基層文化從業人員, 是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遇到的普遍問題。 基層文化專業人才劃分為活動的內容創作和呈現人才以及負責活動組織策劃的人才。由于缺失這兩方面的基層從業人員,導致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層次和水平普遍較低, 很難獲得人民群眾的肯定和認可。 若要從人民群眾當中選擇文化素質較高的人才, 卻經常因為獎勵等保障機制不夠健全,導致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較低。
在全新的社會發展和經濟新形勢之下, 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能夠豐富其精神生活和滿足其文化需要的集體娛樂活動。 傳統群眾文化活動單一的活動形式、枯燥不變的內容以及過于形式化的活動流程,導致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4]。在如今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 人們的眼界和視野不斷地拓寬,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在振興傳統文化、提高群眾思想道德素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發揮創新精神,開辟出全新的發展通道,以人民群眾的集體娛樂需求以及精神需要作為基本出發點, 組織人民群眾樂于參與、 能夠調動起其積極性的文化活動,并對文化活動的內容進行創新。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是一項復雜的程序性系統工程,想要圓滿且順利地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就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考慮各個相關環節,并將活動內容安排得清楚明確。因此,在確定開展一個群眾文化活動項目之后,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制訂一套完整的活動策劃。 之后就是申請領導部門的批準并籌措相應的活動經費。 有了完整的活動策劃和充足的活動資金之后,就需要對活動細節進行優化調整。只有做好全面且充分的準備工作, 才能夠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現階段由于群眾對于藝術文化活動需求的變化,使得其個性化需求較高,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在工作思想和工作方式上進行轉變, 同時提高相關信息的收集工作,增強社會調研力度,及時地歸納之前的活動經驗,并積極地與群眾進行溝通,從而動態把握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情況, 保證群眾文化建設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建設一支既能長期扎根基層,又有一定藝術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群眾隊伍。
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必須堅持“自愿”的基本原則, 即根據群眾的真正意愿和實際需要開展藝術文化活動。 自愿原則的實行以群眾路線作為實踐形式,只有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根據群眾的愛好和興趣安排群眾文化活動,豐富業余生活,才能夠使人民群眾處于身心舒暢的狀態, 主動投身到文化藝術活動當中, 使群眾藝術文化活動發揮其自娛自樂的作用,發揮自我教育和自我傳承保護的作用。
組織并開展良好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和積極引導, 如果缺少了政府部門的領導和資金支持, 那么基層的文化活動就會缺少政策和物質方面的基本保證, 群眾文化活動很難順利地開展[5]。 與此同時,即使領導給予了相應的支持,如果人民群眾缺少參與活動的熱情,活動沒有明確的主體,也無法順利地開展。 因此,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以及群眾的積極參與相輔相成, 才能夠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
所有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都需要依靠相應的組織機構,作為大眾文化活動的規劃者、創造者、組織者和實施者, 組織機構在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發展中也具有指導作用。 組織機構是大眾文化活動的核心, 政府應當組織和監督專業性群眾文化組織機構的構建和完善, 制訂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群眾文化組織機構應當了解并深入學習國家有關政策,充分發揮群眾文化組織機構的組織作用。
伴隨著群眾藝術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的多樣化, 想要確保群眾文化活動始終有效且持續的組織和開展, 使其在群眾文化建設體系中發揮作用,就必須培養一批專業的文化藝術骨干。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社會上公開招聘具有文化藝術專長的文藝工作者作為特聘輔導員,或者聘請專門從事文化教育工作的教師,由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并統一開展群眾文化骨干培訓工作, 讓這些文化藝術骨干掌握必要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引導人民群眾開展更為深入、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
群眾文化活動以人民群眾為核心和主要對象,在宣傳工作的開展過程中, 必須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并且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作為根本目標,增強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素養,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工作也需要向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在豐富群眾日常生活的同時,宣傳和推廣群眾文化活動,營造起良好的活動氛圍,推動群眾文化表達核心價值觀的形成[6]。
群眾文化活動的本質屬性確定了其活動開展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但純粹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就代表政府對活動的開展實行“大包大攬”,勢必給地方財政支出造成壓力。 而企業化的文化項目運作以盈利為目的,不可能持續更談不上普惠,也就失去了群眾文化活動的本質屬性。 在如何破解群眾文化活動資金受限的難題方面, 我們可以借鑒許多地方行之有效的辦法,例如按照“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的思路,組織“四分官辦六分民辦”的機構,由政府投資必要的基礎設施設備和啟動資金, 找準公益普惠與微利的平衡點,讓該機構以“公益普惠為主、 微利經營、持續運轉”的原則,半市場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積極探索群眾文化活動可持續健康開展的新途徑。
對于群眾文化活動而言,推行“互聯網+公共文化”工程,加快群眾文化服務的數字化建設進程,是完善群眾文化活動結構、 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有效方式。基于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需要借助多種信息平臺和載體, 實現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有效傳輸, 讓人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化與藝術的教育和熏陶, 這樣不僅僅能夠大幅度提高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效率, 還能夠避免占用更多的時間,同時還能夠減少活動阻力,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經濟性和有效性。在實際的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借助互聯網推廣活動信息, 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QQ 群、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官方號等通訊載體,全面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播速度, 滿足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多元化需要。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關鍵就是活動的內容,只有活動內容豐富且生動, 才能夠吸引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 基層文化從業人員必須借助各種不同的活動方式,豐富群眾文化的具體內容,并且在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中融合社會主義, 借助多元化的活動內容, 使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真正發揮出文化宣傳和文化教育的作用[7]。
總而言之, 當前階段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形式單一、 活動資金不充足并且基層文化工作人員缺乏等問題,這些基本問題產生群眾參與度不高、文化活動影響力過小等明顯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就需要相關負責人員在策劃、 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盡可能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增強相關基礎人才的培養力度, 持續完善基礎文化活動設施,借助更為深入的宣傳活動等,吸引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群眾文化活動, 從而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切實影響力, 并且在群眾活動開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社會化、群眾性以及公益性的基本理念,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且積極向上的,從而以多種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作為工具,更好地推動文化建設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