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哲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漢字是表形文字基礎上的表意文字,書法則是漢字書寫的一種藝術形式。漢字的形成最開始是古人的觀物取象,經歷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這幾個階段,同時借助漢字的發展也能夠準確體現不同階段國家的發展狀態。書法的出現對漢字藝術性和美學性的體現提供了條件,并將漢字中具備的象形精神展現出來。
在漢字演變過程中,隸書是漢字書體變化中一次質的飛越,也是古今漢字發展的重要分水嶺。隸書中多變的筆法是在秦隸基礎上演化而來的,秦隸的筆畫豐富,形態多樣,如橫、折、點、撇、捺勾等,均為成熟隸書的表現形態。在楷書發展階段,對于用筆也提出一些要求。筆畫重心所在位置發生一定的變化,形成了行楷和行草兩種形式。書法作為獨特的視覺藝術,在表現過程中對筆墨的輕重緩急均存在著一定的要求與變化。筆畫高低錯落、濃淡干枯等也體現出不同書法家的態度以及自身的個性特征。在書法創作中,漢字空間構圖能夠將漢字的意境加以轉變和凸顯,讓人們通過漢字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內容,掌握其藝術特征,感受書法的審美價值。
在中國古代,書法藝術與茶文化之間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系。書法藝術真正發展起來是在唐朝時期,而飲茶文化也是從唐朝開始的。在《苦筍帖》中曾有這樣一句話: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直接表達作者對于茶的喜愛。不過在唐朝人們只是開始學會品茶,再加上這一時期引入的思想理念和內容較多,茶文化的匯聚還不完善,書法中的一些意境還無法與茶文化有效銜接。
直到宋朝后,書法藝術與茶文化間的融合較為緊密,此時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飲茶也不再單純的是茶的品評,更多的是對一種境界的探討及思想上的交流。書法藝術與茶文化之間具備相輔相成的關系,書法藝術能夠將茶的精神境界通過外物表達出來,而書法藝術中線條的表述與運用,又能將茶的形象特點加以展現,兩者相互作用,達到升華情感,陶冶心境的目的。
由此可見,書法與茶之間有著不解之緣,兩者在審美及心境提升上均發揮了顯著作用。
裝飾性漢字藝術與書法藝術不同,其將漢字結構加以擬物化處理,在清晰表達內容意義的同時,又能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裝飾性漢字藝術的發展是對漢字的一種重新組合和處理。早期的甲骨文、鳥蟲文等都是裝飾性漢字的演化標準,這一圖形化特征的保持,不僅為人們在了解古代歷史時提供便利,也清晰的表達了人們對不同事物的情感態度,展現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特征和民族風情。
在裝飾性漢字中還有一部分圖形從文字中剝離開來,形成吉祥文樣。吉祥文樣現有的圖形圖樣有龍、鳳、麒麟、仙鶴、象、鹿、龜、鴛鴦、喜鵲、魚、梅、蘭、竹、菊、蓮花、仙桃、福、祿、壽、八仙等,每種圖形代表的含義各不相同,人們會將這些圖形文樣刻在剪紙、雕刻或裝飾器物、建筑裝飾上,升華意境,做到情感上的溝通。
漢字在民間有著較為豐富的吉祥寓意,且每種漢字所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例如驅災辟邪用竹報平安、太平用象表示,納福招財用魚躍龍門、吉慶有余表達,延年益壽則用松鶴齊齡、鹿鶴同春寓意,結婚生子有龍鳳呈祥、連生貴子。而這種代表著吉祥寓意的漢字與茶文化之間存在著較多相似和連通之處。
首先,茶本身具有較好的保健功能,其中富含的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生物堿等有益成分,能夠改善人體機能,提高人體抵抗力。
其次,茶一直都被作為會友的重要媒介。從古代開始,就有以茶會友這一說法,基本上茶是用來招待客人,舉行社交活動的重要元素。如云南的三道茶、內蒙古的奶茶、藏族的酥油茶等,都是人們招待貴客的主要飲品。同時茶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中的重要商品,在國際邦交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茶在增進社會和諧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茶不僅是一種商品,其中蘊含的文化和精神對于人們品德修養也有著重要意義。茶能夠體現清淡、儉樸、寧靜之感,是人們身心修養的必備要素。茶在民間也會與書法、美術、舞蹈、音樂等融合起來,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廣為流傳。傳統裝飾性漢字藝術傳達的正能量與茶葉的物質功能皆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升華精神思想和內心涵養。書法豐富的構形法和設計思維,為茶葉包裝設計創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雖然在現階段茶葉包裝設計中有將書法藝術和裝飾性漢字藝術應用其中,但多是利用漢字變化進行茶品名稱或品牌形象的展現,用以凸顯企業特征,卻并未將書法和裝飾性漢字與茶文化融合起來,設計的內容過于簡單,創新力不足,達不到吸引眼球和文化傳播的目的。一些茶葉包裝不注重“再設計”的理念,機械地將某種書體或者某個裝飾性漢字圖形移接到茶葉包裝上,既不能突出茶產品的文化內涵,又不能引起消費者注意。將書法和裝飾性漢字藝術應用在茶葉包裝設計中,應仔細分析茶葉的品牌定位,找到合適的表現形式,這樣才能做出恰到好處的包裝設計。
我國是茶葉大國,現將茶葉品種劃分為六大類,即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綠茶的色澤清涼,香氣持久;黃茶香氣清純,口感清甜;白茶滋味醇干,唇齒留香;青茶即為烏龍茶,香氣濃郁;紅茶色澤烏潤,香氣高鮮;黑茶回甘無限。不同茶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品名文字設計中,設計者需充分了解各種茶的特點,做好匯總分析,從而選擇合適的書法字體與之搭配,凸顯品牌效果,促進文化融合。
在茶葉品名文字設計中,書法藝術的應用多體現在隸書字體上,曾有書法家對隸書給予這樣的評價:平整規則、剛健勁拔、茂密雄渾,古樸稚拙。可見隸書字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靈活性較高,會因為形態的不同體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合理應用該字體對品名文字展開設計,可在凸顯茶葉特征的基礎上,吸引人們眼球,引人思考,加深產品記憶。字的筆畫構造決定字的性格,應用到茶葉的包裝中,就決定了茶的品格,彰顯飲茶人的文化修養。茶葉包裝中的品牌文字和廣告性文字既要滿足茶產品自身的定位,又應體現消費者的心理訴求。
茶葉包裝設計中視覺形象的創建需要對文字、圖形、色彩和版式這四部分內容加以科學把控。其中文字涵蓋品牌文字、產品名、產品語和說明性文字等內容;圖形涵蓋具象圖形和抽象圖形。茶葉包裝設計中,各元素的合理運用需要了解到其中心思想,而茶葉包裝的中心思想就是進行茶文化的傳播。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色香味帶來的愉悅情緒,另一方面則需做好意境營造,滿足人們精神和心靈上的舒適需求。同時包裝設計效果要能夠刺激人們的聯想,感受茶葉烹制中的形態變化。因此,茶葉包裝在視覺元素選擇上,非常適合用漢字來表達茶文化的內在訴求。
書法中的裝飾性漢字藝術的視覺形態既可以用在茶葉品牌和產品名的設計中,又可以借鑒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作為抽象圖像應用在茶包裝的外觀裝飾中。如隸書、楷書、行楷等書法字體,多數被應用在產品名、廣告語設計上,其中隸書和行草可作為抽象圖形元素實現意境營造,更好的表達產品內涵。裝飾性漢字因其具備靈活性等特征,應用在茶葉包裝設計中,能夠豐富包裝樣式,給消費者不一樣的視覺感官印象。裝飾性漢字中的福壽祿喜這幾個字是最常用的,在這些漢字基礎上,通過筆畫更改或與圖形組合,形成新的藝術形態,為設計人員思路的擴展提供助力。
上文對書法藝術中裝飾性文字藝術的特征及與茶文化間的關系加以詳細說明,并將其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幫助,進而改善包裝設計視覺效果,在更好的實現產品推廣及品牌形象樹立的同時,也能實現茶文化的傳播,滿足消費者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