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花 張 璇
(湖北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隨著科技突飛猛進,大數據時代到來,科技進步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埋下了不小的隱患。一些娛樂短視頻、電子游戲、智能APP的興起導致社會上出現大量“低頭族”以及長期坐臥的人群,他們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體育鍛煉意識薄弱,嚴重缺乏運動,引發了一系列的體格問題,如近視、頸椎病、駝背等。《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中強調要推動“體衛融合”,即探索建立體育運動促進衛生健康模式。為預防及干預常見體格問題,促進體衛融合,人們應當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使用,有意識地參加體育活動,積極踐行國家倡議的運動促進健康模式。
體格,即人的體態、外觀、力量等,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營養狀況和鍛煉程度的狀態。《體育詞典》(1983年版)中體格被定義為人體外表的形態結構,即身體姿態。經多方面考究,筆者將體格問題定義為人體的外在體態問題和內在功能失調問題。如駝背、探頸、骨盆前傾等就屬于外在形態問題,這類體態常會給人缺乏自信、消極萎靡之感。而良好的體態,精氣神十足,給人樂觀積極、充滿活力之感。近視、肥胖等就相對屬于內在功能失調問題。無論是哪一類體格問題,都應該時刻注意,要糾正不良身體姿態和不良行為習慣,輔之以適當的體育鍛煉及營養補給,內外調節,借助體育手段有效預防及干預,從而避免問題進一步加重。
很多人由于長時間保持某些不良體姿,而或多或少存在體格問題,如近視、探頸、駝背、骨盆前傾、肌肉腿等。比如很多人邊走路邊低頭看手機,這不但帶來個人安全隱患,而且對頸椎也有傷害。調查結果顯示(表1),有95.71%的人愿意通過體育手段來改善自身的體格問題,少數人選擇不愿意,其主要原因是自身惰性大,不重視體態問題。

表1 您是否愿意通過體育手段來改善自身體態問題[單選題]
當前,我國近視的患病率呈現出人數多、度數高和低齡化的趨勢。一項調查顯示(表2),有約86.37%的人患近視,且青少年占比非常高。現代醫學認為,近視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不良用眼習慣等,絕大多數人是由于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不注意用眼距離和眼部放松、經常熬夜導致。我國傳統醫學認為,近視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臟腑經絡的功能失調、肝腎氣血不足。由于青少年學習負擔重,精神勞損而意志散亂從而導致視力下降。劉映海對某省學生的追蹤調查研究表明,“用眼負擔過重”是近視的主要成因,他提出要合理調節用眼負荷。

表2 眼睛是否近視[單選題]
探頸是引發頸椎病的一種最常見的頸部體格問題,即輕度的頸椎問題——頸椎前引,往往由于個人頸部后伸肌如肩胛提肌被過度拉長且無力,頸部前側的肌肉如胸鎖乳突肌過度緊張且變短,頸部肌群長時間處于前屈姿態所導致的。近年來,頸椎病發病率也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表3),在被調查的人中有69.7%的人經常感到脖子酸疼、僵硬等不適。頸部體格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因為頸椎在人體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它向上支撐頭顱,使頭部能自由轉動;向下連接后背腰腹,起著保護神經和向大腦供血的作用。

表3 是否有過以下感覺[多選題]
駝背是由于胸椎后突所引起的背部形態的改變,其成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一項調查顯示(表4),在所有被調查的人中有63.64%會不自覺地含胸駝背,駝背的原因大多數是由于長期坐姿、站姿、睡姿不正確。

表4 您是否經常不自覺地含胸駝背
骨盆上抵脊柱,下與下肢相連,處于人體的核心位置,是日常行走、坐臥的重要支撐部位。骨盆出現前傾,可能是先天體格問題,也可能是后天久坐等不良姿態習慣引起,但主要和周圍肌肉的僵硬、痙攣以及力量減弱有關,即大腿周圍肌群與髖部肌群的力學平衡被打破,致使腰椎負荷增加。
肌肉腿型問題,主要是針對長期運動、走路姿勢不正確的人群,他們容易增長腿部肌肉,致使腿型不太美觀,這是困擾很多女性的腿部形態問題。肌肉腿的成因大多是由于腿部肌肉緊張,運動后沒能得到充分的放松。
在“體衛融合”視域下,針對人體常見的體格問題利用體育手段進行體育預防及干預的方法有很多,且形式多樣。體育的核心手段是身體運動,有不同的運動項目和各種活動形式,所以針對不同的體格問題就有不同的運動預防及干預手段。
球類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較簡單易學,且運動強度可大可小。研究表明,乒乓球運動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視力水平,羽毛球運動對頸椎病的防治也有積極作用。
眼睛經常近距離盯著一個地方是近視的主要成因,而在進行乒乓球運動時,眼睛需始終看準球,眼隨球動,且乒乓球體積小、轉速快,進行“顛球”“連續推擋”“左推右攻”等練習,不僅可以調動眼球運動,還可以提高肢體的協調性。韋金亮等通過羽毛球運動干預對60名大學生進行頸椎評分的實驗得出,羽毛球運動能充分調動人體頸、肩、背等部位的活動,尤其是羽毛球高遠球的練習。
八段錦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氣功,整套功法共八式,其動作多伴隨著牽拉和旋轉,強調“調心、調息、調身”,通過呼吸吐納放松身心,運動配合呼吸行氣和主動的意念,調節心理和情緒狀態。
近些年來的研究表明,練習八段錦有顯著的健身、養身效果。在習練八段錦時,全身的肌肉和韌帶能協調配合、積極參與,得到很好的動員。尤其是調動上臂、肩頸部、背部進行牽拉和旋轉動作,如“兩手托天理三焦”“調理脾胃需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等,不僅能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和活動范圍,還能使頸、肩、背部等周圍肌群能得到鍛煉,可有效地預防及干預探頸、駝背等體格問題。
瑜伽多為配合呼吸的靜態肌肉拉伸動作。瑜伽的體式可大致分為站立類、坐姿類、前屈后彎類、平衡扭轉類等。許悅在哈他瑜伽對改善大學生體態的研究中,進一步證實了瑜伽運動的價值:哈他瑜伽聚集了上百種瑜伽體位,長期堅持練習能夠有效地緩解身心壓力,活動關節和肩頸脊柱等部位,改善常見的體格體態問題。
不同的瑜伽體式能夠鍛煉人體不同部分的骨骼和肌肉,如“摩天式”“站立平衡扭轉式”“風吹樹式”等可以拉伸肩頸背部,有效預防探頸、駝背,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下犬式”“雙腳式”“大拜式”等動作不僅可以開肩背、防治駝背,還可以有效地預防骨盆前傾。骨盆前傾是因為骨盆前后肌群力量不平衡導致的,而這些體式要求骨盆始終保持中正,習練者必須依靠骨盆附著肌群發力,保持骨盆相對后傾狀態,這有助于有效地預防及干預骨盆前傾。此外,瑜伽很多體式可以預防及干預肌肉腿型,堅持練習對緩解腿部肌肉緊張、改善腿部肌肉線條有明顯的效果。
體操具有適用性、全面性和優美性的特點,它包括基本體操、藝術體操、實用性輔助體操等。現代流行的廣場舞、體育舞蹈、健身操等其實都屬于體操這一類別。通過一些體操練習,可以使人體體形健美、姿態端正。劉陽在中小學體操課對糾正青少年體態的影響研究中指出,通過進行正確的體操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格體態。他提出,在體操教學中要重視姿態教學,糾正不良身體姿勢,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高雅氣質。另外,通過藝術體操中身體波浪、柔韌等練習,可以很好地培養和提高女性的神韻美的感受力,提高女性藝術素養及展現女性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體操中的實用性輔助體操,是為了防止和糾正某些活動對身體產生的不良影響,彌補身體運動的不足或加強特定工作所需要的身體訓練而進行的一些有針對性的體操練習,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如探頸、駝背、骨盆前傾、肌肉腿等常見的體格問題,都可以通過實用性輔助體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加以改善。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們深刻認識到體質健康的重要性,更加關注自身的體格。當前社會很多人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對于體格問題,應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預防及改善常見體格問題,是當今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們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中去,推進運動促進健康模式,從常見體格問題入手,抵御常見慢性病的發生。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對于促進“體衛融合”,推廣常見體格問題體育預防及干預方法有以下幾點建議:
(1)體育培訓機構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定期定量向大眾普及科學的體育運動預防及干預知識,既能使其宣傳熱度不減,又能增強民眾的健身意識。
(2)社區服務中心應配備適當數量的居民體質監測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定期組織居民進行體格檢查,及時預防各種病癥。
(3)有關部門應根據相關國家政策,大力科普并宣傳常見的體育預防及干預知識,積極推動各社區定期開展社區健身活動,以“新”的方式和角度,激發民眾健身興趣,提高全民健身的參與度。
(4)要大力培養“體衛融合”人才,推動運動促進健康模式的開展和針對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