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武鳳珠
本刊記者 武鳳珠
郵路名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安吉綠色郵路
郵路亮點:位于“兩山論”發源地的郵路和全國第一條無人機郵路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石碑矗立在靜謐山水間。以石碑為起點,穿越田野、竹林、溪流和民居的“兩山”綠道橫貫村莊;村莊內,“綠水青山”彩繪等人文景觀為自然風光增色添彩。如今的余村,已經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而發展為遠近知名的“兩山”景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安吉綠色郵路經過這座村莊,一路延伸到上墅鄉董嶺村等偏遠鄉村。這條位于“兩山論”發源地的郵路,以綠色生態為底線、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蓄力發展,探索形成了科技無人機運送輕小件的低碳路、“交郵合作”直通鄉村的綠色路、助農助企保暢外銷的共富路。
從安吉縣城通往下轄偏遠鄉村的郵路,安吉縣杭垓支局投遞員楊國平已經走了30年。“我是1992年進入中國郵政浙江省安吉縣分公司的,從一開始就做鄉村郵件的投遞工作。”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縣域內8個行政村的郵件投遞任務。
30年前,通往鄉村的郵路多為砂石路,他騎上自行車送郵件,有時會打滑,有時還會摔跤。“路上要走五六個小時才能送到。”他記得,每次出發前,自行車上的兩個郵袋幾乎都要塞得滿滿當當。
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使郵件投遞工作不斷迭代升級。21世紀即將到來時,楊國平的交通工具換成了摩托車;2015年,他運送郵件開上了汽車。又過了5年,54歲的他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鏡頭和屏幕中——曾經常年緊握車把手和方向盤的雙手,熟練地展開無人機機翼。
這是郵路上最“時髦”的工作之一。作為郵遞員的楊國平不必再每天來回往返,他打開手機APP,精確選址、精準操作后,無人機就會自動起飛,將郵件準確送達目的地。“可能由于歲數原因,最開始,APP選址有時會按錯。”公司請來技術指導,他接受一段時間的技術培訓,很快就上手了。“操作不是很難。我們經過多次定位試驗,現在定位已經非常準確。無人機飛到什么位置,手機上都能看到。”
楊國平管理的這條無人機郵路,是我國第一條啟用無人機運送郵件的郵路。安吉縣有70%的縣域地處山區,郵件投遞點多、面廣、人稀,為了最大限度覆蓋縣域居民,郵路多采用環形路。通達部分山區偏遠鄉村的郵路,無法實現通聯閉環,郵車配送郵件往往需要原路返回,走10多公里“回頭路”,既耗費人力、時間等成本,又無益于節能環保。2016年9月19日,安吉縣開通第一條無人機郵路。
“采用無人機,既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又可以實現早報早投。”中國郵政浙江省安吉縣分公司市場部經理陳康良介紹,黨報黨刊、村民亟需的藥品和生活用品等,都是可搭載無人機運送的輕小郵件。“我們選擇的點位,都是偏遠山區不易走環形郵路的鄉村。無人機在空中行走的是直線距離,減少了浪費。”
20公里左右的郵件投遞距離,郵車在山區郵路往返,要走約40公里、花費約50分鐘;采用無人機空中運送,只需要飛行約10公里,20分鐘左右就可以將郵件送達。這樣不僅耗時減少、提升了效率,而且耗能降低、保護了環境。楊國平對這一變遷有著切身的體會:“以前用自行車運送郵件,遇到較高的坡地,車騎不上去,只能走路送到村民家里。現在,不僅交通基礎設施變好、家家戶戶都能通車了,鄉村的衛生狀況和生態環境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通往余村的郵路,安吉縣天荒坪支局投遞員周旭寅再熟悉不過。他是余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專線投遞駕駛員。每天早上一開工,他都要把天荒坪鎮收到的郵件中,寄往偏遠山區、通過“客貨郵”運送的快遞分揀出來。
“客貨郵”專線,是郵政公司與公交集團合作,將公交線路與郵路融為一體,探索出的“公交+郵路”融合發展專線。像無人機郵路一樣,“客貨郵”專線也是對環形郵路的補充、節能減排的實踐。
“有些偏遠行政村,每天至少要發出6班公交車。與此同時,郵政公司也要每天派郵車去送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復的,也造成了資源浪費。經過我們與交通部門協調,借助交通線路每天都要抵達行政村的優勢,實現了公交帶貨。民營快遞企業的快遞,也可以跟隨郵政快遞一同送進鄉村。”陳康良介紹,線路上使用的公交車都是新能源汽車。“在公交車上卸掉一個座位,裝一個70厘米寬、80厘米高的鐵皮柜。通過這種形式,減少了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客貨郵”專線通達的村莊,全部是距離所屬鄉鎮較遠的行政村。這些村莊風光秀麗,卻由于交通不便,難以依托綠水青山創造經濟效益。“在這里開民宿,就是看中了這邊風景好、環境好。可是網購太不方便了,每次我們在網上買了東西,都要囤一囤,等東西多了再開車去鎮上搬回來。”董嶺村民宿老板娘談月霞回憶。現在,公交帶貨把郵件送到家門口。她說:“網上買的東西門口就能取了,我們的民宿也能裝飾得越來越漂亮了。謝謝中國郵政!”
郵路越來越暢通,購物越來越便捷。開辦民宿、農家樂等,成為董嶺村、余村等景色宜人的村莊中,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周旭寅見證了一些普通農家宅院在兩三年間發展為網紅民宿的歷程。“這種情況身邊比較多。”他至今記得2017年第一次到余村時看到的景象:“是一個比較干凈、安寧的小村莊。”5年間,村莊經過整體規劃,打造紅色旅游景點,環境愈加整潔。“道邊綠化更加完善,村里建起更多民宿,村民素質也越來越高了。”
網購郵件數量增加,是村莊綠色經濟發展最直觀的體現。“民宿或農家樂集中的村莊,郵件量會比較多。”周旭寅有更加細致的觀察,“以前沒有開通‘客貨郵’專線時,村民填寫收件地址,經常選擇鎮上的某個地點或自己熟悉的某個超市,每隔一段時間到收件點取一次件。‘客貨郵’專線開通后,村民每天都能及時收到郵件,收件地址逐漸變成了自己的家庭住址。”
周旭寅親身經歷著郵路沿線村莊環境改變與經濟發展的相輔相成、協同并進。在他看來,“客貨郵”專線開通帶來的網購便利條件,也提高了村民的購物積極性、增強了村莊的經濟活力。“買起來很方便,村民越買越多。有些村莊80%以上的村民都在開民宿、辦農家樂。村里對環境保護有了更高要求,村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安吉山體植被覆蓋率已達到70%左右,純天然的自然景觀都保存了下來。”
安吉綠色郵路,將城市工業產品送到村民家門口,也助推著村民在家門前生產的農產品和農副產品銷往海內外。
陳康良的岳父家就在余村鄰近的村莊。“我1988年就到過余村。”在余村等安吉縣下轄村莊,山中有漫山遍野的毛竹。“安吉90%以上的山體都長滿毛竹,竹產業是安吉的特色產業之一。”他介紹,為保護生態環境,安吉竹產業發展已經建立按區域、按規劃砍伐竹木的機制。“毛竹的生長期很短,長到8年會趨于脆化,開花后會逐漸死亡,對生態環境也會造成一定影響。按規律砍伐,反而能夠保護綠水青山。”
筍干、竹制家具和工藝品,以及茶葉、葡萄等安吉特色農產品及加工品,通過網上銷售、借助綠色郵路運往全國各地。“賣到縣城或其他城市的貨物,如果運送量比較大,我們會專門派車前去收取。”陳康良表示,在安吉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品銷往海外的過程中,中國郵政的中郵海外倉業務發揮著重要作用。“中郵海外倉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都設置了海外銷售站點。今年,我們已經銷售了25個40尺高集裝箱貨柜的貨物,產值達到1500多萬元。”
一條郵路,串聯起“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美了鄉村也富了村民。陳康良對余村利用大片竹林發展林下經濟,形成的“筍、菌、菇、藥”等“余村農耕”系列產品印象深刻。“通過發展竹制品生產制造等生態產業帶動就業,安吉居民收入普遍獲得大幅增長。”在他看來,這是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典型案例和優秀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