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顏鳳儀
不知不覺,吳中的鄉村仿佛加了層“美顏濾鏡”,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讓當地的村民和遠來的客人都流連忘返、津津樂道。
顯而易見,新時代的“善治鄉村”不僅需要政策支持、資金投入,更需要引導和激發基層治理的主體協同能力。“鄰長制”“東吳星級銀行”的創新推行,讓村民參與自治,讓鄉村治理“有形”更“有效”。
“有問題找鄰長。”“遇事不要慌,鄰長來幫忙。”“鄰長是我們的大家長,服務群眾不斷檔。”群眾的點贊證明,靈湖村114名鄰長激活了鄉村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所謂“鄰長”便是鄰里情在新時代的產物。“日常停車等小問題,如果沒有鄰長從中協調,有可能釀成大問題。”靈湖村黨委副書記龔穎濤說,村里的鄰里關系在鄰長協調下越來越和諧,大量的矛盾糾紛被鄰長就地及時化解。
去年8月,靈湖村黃墅自然村鄰長陳紅妹在轄區內日常走訪時,發現退役軍人沈根大的妻子重病住院,家庭生活出現較大困難,陳紅妹立即將情況告知了村委會。正是由于鄰長的及時反饋,村委會在排摸清楚后迅速向上級匯報并進行幫扶補助申請,在關鍵時刻幫助了處于困境中的村民。
作為“觀察員”,鄰長可以了解社情民意,是暢通民意表達的通道。“鄰長制”按照就近原則七戶為鄰,由村民自己推選代表負責一鄰的日常工作管理,實現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將村莊治理的觸角延伸至老人看護、兒童照顧乃至路燈報修等細節上來,實現村民自治。
“原本一個村民組長服務管理對象少則幾十戶多則百余戶,無暇顧及那么多人和事,導致許多工作只能‘蜻蜓點水’。‘鄰長制’鄉村治理模式的設置,讓‘鄰長’能更加細致入微地發現民情,從居民的日常中發現合理訴求,從群眾的點滴困惑中發現鄉村治理存在的問題。”龔穎濤感慨。
在“十一”長假期間,靈湖村村委會組織黨員、鄰長和工作人員戴上紅袖章,組成志愿者服務隊伍,在進出黃墅自然村的路口、擁堵路段指揮交通,引導游客停車。鄰長還作為信息員,及時反饋村莊哪里堵、哪里通,幫助村委會更高效地協調資源。
以黨員為主力的鄰長隊伍,如同一只長長的觸角,伸向鄉村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龔穎濤告訴記者,“鄰長制”也是黨員發揮表率作用的重要實踐,通過黨員、村民主動參與鄉村治理中來,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讓鄉村治理走向精細化。
據悉,靈湖村黨委考慮到村莊實際,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員和鄰長為先鋒,幫助村民樹立垃圾分類的意識,引導垃圾正確投放。鄰長不光是作為垃圾分類的宣傳員,還是垃圾分類的先行者。“鄰長堅持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還經常與身邊的村民分享自己的垃圾分類心得,以實際行動帶領大家一起為更好的村莊環境共同努力。”龔穎濤說。
“自鄰長推選出來后,鄰長們積極帶動聯系戶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主動搞好房前屋后環境衛生,綠化庭院,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協調違章拆除等,村容村貌一天比一天好,我們都不好意思亂倒垃圾了。”村民說。
隨意“打卡”黃墅自然村,都能看到如詩如畫的場景。每一條街道、每一個院落、每一面文化墻,都浸潤著詩意韻味。
在農村,沾親帶故、相互熟稔的鄉親們有一份既天然又緊密的羈絆,這份羈絆卻常常“剪不斷、理還亂”。“鄰長制”為鄉親們解決問題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更多保障,而他們,則在合理運用情感的范圍內,為“鄰長制”提出更多符合真實生活場景的靈活解法。
黃墅自然村的村民議事組是“鄰長制”決策共謀的典型體現。議事組成員包括黨員、村民代表、退伍老兵、退休干部、老教師以及當地較有威望的老人,由每三戶出一人推選出24位議事組成員。“組里的成員兜兜轉轉都是村民的親朋好友,和村民的心理距離天然接近,許多規則、條款行不通的事情,鄰里情能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龔穎濤說。
“兒童之家”便是在村民議事組溝通協調下結出的“果實”。這里原是一處早已坍塌的老房子,兩位村民分別擁有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房子還同時占了另一位村民的部分土地,產權問題爭議多年。龔穎濤想緩解糾紛推進特色田園鄉村規劃建設工作,卻在調解這三戶人家的思想工作時碰了一鼻子灰。于是,這個問題在村民議事組的會議上被拋出,大家跟房主多次交心溝通。最終,這處老宅得到改造,成為村里面孩子學習、游戲的場所。
如今,“身邊有鄰長,有事共商量”的口號已經在靈湖村里叫響,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靈湖特色的“善管”“眾管”“細管”的鄉村微治理之路。
你知道嗎?有種銀行不存錢,只存文明和愛心。東吳村就推出了一家不存錢的“星級銀行”,那它存什么呢?把你日常的文明行為換成積分,存儲到這種銀行,就可以兌換到實實在在的福利。“這個新式銀行,可以將身邊點滴小善舉,匯聚形成大文明。”東吳村黨委副書記徐曉燕說。
“幫忙看看,我可以兌幾張抵用券?”早晨,東吳村村民老袁來到了村委會的“星級銀行”積分兌換處,在登記簿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并簽字確認后,從負責積分兌換的工作人員手里接過一張惠民抵用券。
“我們鼓勵村民投身社會治理,村民可憑積分到村委會領取惠民抵用券兌換日用品。”徐曉燕說。2021年6月,東吳村推出“東吳星級銀行”線上小程序,打開小程序,可以看到“星級銀行”以“書香門第、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綠色生態、文明道德”等十項內容為評比標準,按每項內容為一顆星的標準,共設十顆星。每一項內容含三個細則,必須三條全達標才能榮獲一顆星。
惠民抵用券的發放是村民股金分紅外的額外獎勵,是村民遵守村規民約全部條款、積極參與系列創建、參與村里的活動、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等等所得到的獎勵,進一步激發了村民參與履行各項規定的積極性。截至目前,“東吳星級銀行”共發放惠民抵用券近24萬元。
涼風習習,秋意盎然。走進東吳村,只見道路干凈平整,院落錯落有致;健身小廣場上,老年村民們或健身、或閑談,儼然一幅安靜、祥和、美好的“鄉居圖”。
東吳村以“星級銀行”評比為抓手,把提升村容村貌和提升村民文明素養作為重點,發動全村廣大群眾,廣泛參與、集中整治,持續推進村內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星級銀行’設立得好啊,有獎勵,更有面子。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多了,大家生活習慣越來越好,踐行文明行為,提升文明素養的積極性日益高漲。”老袁告訴記者,“東吳星級銀行”積分評比活動開展以來,村里的改變他看得很清楚,也體會最深。
東吳村北港自然村有兩戶村民的違章搭建已經是10年以上的“老大難”問題了,村工作人員也曾多次上門做工作,但效果并不明顯。面對此次星級銀行評比“家有違章搭建就不得星”的要求,兩戶人家自覺拆除了違章建筑,加入到“星級銀行”評比中。
“這也間接說明‘星級銀行’評比工作是用‘巧勁’走出的一條基層治理新道路。”徐曉燕說,“同時東吳村也結合各類先進評比,對于主動配合村莊治理的家庭進行優先推薦,以此來激勵更多的家庭主動參與到家園共治共建中來。”
“星級銀行”小程序的“黨課開講”板塊中,各支部書記帶頭進行黨課宣講,展現出新擔當與新作為。“這樣的‘微黨課’形式既豐富了支部生活方式,也讓黨的理論教育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傳遞到尋常百姓的家中。”徐曉燕說。
今年,“星級銀行”將村民積分、黨員積分、黨課宣講、在線問診、新東吳人管理、村民議事廳等板塊內容集中至“星級銀行”小程序中,充分結合“星級銀行”評比等創新方式,促使黨建創新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激勵村民實現由自治到善治的目標。
自“星級銀行”評比開展以來,東吳村志愿服務力量也進一步凝聚,暖心又走心的文明實踐活動已成為村里的常態。東吳村鄉賢會、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志愿團隊、巾幗志愿團隊以及“東吳稚聲”小小廣播團隊等文明實踐活動構成了東吳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亮麗底色。
現在的東吳村,家家爭先進、戶戶講文明,鄉村文明蔚然成風,一幅美麗文明和諧的新農村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