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華 羅敏 張青 陳文 王李俊 艾瑛 郭三保
(1 江西省撫州市中醫藥發展中心 撫州 344000;2 建昌幫藥業有限公司 江西撫州 344000;3 江西中醫藥高等??茖W校藥學系 撫州 344000)
天麻是我國一種著名的常用中藥材,來源于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Bl.)的干燥塊莖,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風虛眩暈、頭疼等病癥,具有平抑肝陽、祛風通絡功效[1]。天麻的食用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高[2],已于2019 年納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品種。歷代本草和醫方對天麻的記載描述都非常多。天麻藥材的質量和藥效與其炮制方法、工藝有密切的關聯[3]。目前對天麻品質考察多基于測定天麻素及羥基苯甲醇的含量[4~5]。姜天麻的炮制記載可追溯到《幼幼集成》[6],天麻的姜制是江西“建昌幫”特色炮制技術之一,早在20 世紀80 年代,江西建昌幫主要傳人炮制大師上官賢就呼吁:“天麻姜制法為‘建昌幫’中藥傳統炮制技術,已瀕臨失傳和湮沒之危。亟需有關方面給予關注[7]。”本研究依據《中國藥典》(2020 版)方法檢測比較建昌幫傳統特色姜制天麻工藝炮制品與天麻生品的水分、總灰分、二氧化硫殘留量、浸出物、天麻素等指標成分含量,旨在為制定建昌幫姜天麻質量標準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藥物與試劑 天麻藥材產地為貴州省(亳州普華藥業有限公司提供,批號y132-220104),經鑒定為蘭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塊莖。天麻素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批號為110807-20201002);對羥基苯甲醇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批號為111970-20170203)。水為超純化水,乙腈為色譜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 安捷倫126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LC-203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電子分析天平(BT253)、電子天平(Sartorius/SQP-224-1)、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DHG-9053A)、粉碎機(欣鎮企業/6202)、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一恒/HWS-26)。
2.1 天麻炮制方法
2.1.1 天麻生品 依照《中國藥典》(2020 版)中天麻生品的制法,取原藥材,洗凈、蒸軟、切薄片、干燥,即得。
2.1.2 建昌幫姜制天麻 工藝細化根據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發掘整理建昌幫中藥傳統炮制技術科研小組梅開豐、張禎祥、上官賢等編輯的《建昌幫中藥傳統炮制法》(86 版)中“姜天麻”項的操作進行。工藝標準依據《江西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08 版)項下“姜天麻”的相關規定操作。
2.2 水分測定 精密稱取樣品粉末2 g,平鋪于干燥至恒重的扇形稱量瓶中,厚度不超過5 mm,打開瓶蓋在105℃條件下干燥5 h,將瓶蓋蓋好轉置干燥器中,冷卻30 min 至室溫,精密稱定,再在上述溫度條件下干燥1 h,冷卻至室溫,稱重至連續兩次干燥稱重的差異不超過5 mg 為止。根據減失的重量,計算供試品中含水量(%)。
2.3 總灰分測定 精密稱取樣品粉末2 g,置熾灼至恒重的坩堝中,緩緩熾熱,注意避免燃燒,至完全炭化時,逐漸升高溫度至500~600 ℃,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據殘渣重量,計算供試品中總灰分的含量(%)。
2.4 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 依照《中國藥典》2020版四部通則(2331)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第一法(酸堿滴定法)測定。
2.5 醇溶性浸出物測定 取95%乙醇263 ml,加入純化水237 ml,混勻配制成500 ml 稀乙醇備用。將樣品粉碎至通過二號篩,混合均勻后,精密稱取3 g,置250 ml 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100 ml 密塞。稱定重量,靜置1 h 后,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微沸1 h。冷卻之后,錐形瓶取下,密塞,再次精確稱定重量。用稀乙醇補足減失重量,振搖均勻,用干燥漏斗快速濾過,精密量取該續濾液25 ml,置于干燥至恒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條件下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卻30 min,迅速精密稱定重量。以干燥品計算供試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2.6 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含量測定
2.6.1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C18(5 μm,250 mm×4.6 mm);流動相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設定為 1 ml/min,檢測波長 λ 為 220 nm;理論塔板數按天麻素峰進行計算,按規定應不低于5 000。
2.6.2 制備混合對照品溶液 取對羥基苯甲醇對照品和天麻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重量,置于容量瓶中,加乙腈-水(3:97)混合流動相溶液制成每1 毫升含對羥基苯甲醇40.84 μg、天麻素46.95 μg 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2.6.3 制備供試品溶液 分別取姜天麻和天麻生品樣品粉碎,過三號篩。取過篩后的粉末約2 g,精密稱定重量,精密加入50 ml 稀乙醇,精密稱定總重量,超聲(功率120 W,頻率40 kHz)提取30 min,放冷,再次稱定總重量,用稀乙醇補足減失重量,濾過,精密量取10 ml 續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無醇味近干,殘渣加混合流動相溶液乙腈- 水(3:97),分多次蕩洗,轉移至25 ml 容量瓶中,加混合流動相溶液乙腈-水(3:97)稀釋至刻度,振搖均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6.4 系統適用性試驗 取已經制備好的混合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按2.6.1 中的描述設定色譜條件,進樣。色譜圖顯示,混合對照溶液色譜中的天麻素與對羥基苯甲醇保留時間分別為8.716 min、14.646 min;樣品色譜中天麻素與對羥基苯甲醇的保留時間分別為8.837 min、14.814 min;樣品中天麻素與對羥基苯甲醇理論板數分別為6 571.605、20 455.531。樣品中理論板數按天麻素峰計算,結果為6 571.605,高于5 000。見圖1、圖2。
2.6.5 測定方法 分別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與姜天麻樣品溶液各5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2.7 特征圖譜檢測
2.7.1 色譜條件 迪瑪C18色譜柱,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B,梯度洗脫:0~10 min,A 相:3%→10%;10~15 min,A 相:10%→12%;15~25 min,A 相 :12% →18% ;25~40 min,A 相 :18% ;40~42 min,A 相 :18% →95% 。 流 速 :0.8 ml/min,柱溫:30℃,檢測波長:220 nm。
2.7.2 參照物溶液的制備 稱取天麻對照藥材約0.5 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入50%甲醇25 ml,超聲處理30 min,放冷、搖勻,濾過,收集續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另取2.6.2 項下的混合對照品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2.7.3 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姜天麻粉末(過四號篩)約0.5 g,置具塞錐形瓶中,超聲處理30 min,放冷、搖勻,濾過,收集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藥材溶液與姜天麻供試品溶液各5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記錄色譜圖,即得。供試品色譜中共呈現6 個特征峰,與對照藥材溶液色譜中的6 個特征峰一一對應,其中峰1、峰2 與天麻素對照品和對羥基苯甲醇對照品色譜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3.1 水分、總灰分、二氧化硫殘留量 建昌幫姜天麻和天麻生品中水分、總灰分、二氧化硫殘留量的含量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水分、總灰分、二氧化硫殘留量
3.2 浸出物、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含量 建昌幫姜天麻和天麻生品中浸出物、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的含量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浸出物、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含量(%)
3.3 建昌幫姜制天麻炮制品的特征圖譜檢測結果供試品色譜峰中共出現6 個特征峰,與對照藥材溶液色譜中的6 個特征峰一一對應,其中峰1、峰2 與天麻素對照品和對羥基苯甲醇對照品色譜峰保留時間相一致。見圖3~圖5,各峰歸屬見表3。

表3 建昌幫姜制天麻樣品特征圖譜峰表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天麻生品比較,天麻經建昌幫姜制工藝炮制后,水分和二氧化硫殘留量減少,尤其是二氧化硫殘留量下降明顯,浸出物及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總含量增加。中藥材中二氧化硫殘留帶來的危害很多,被吸收進入血液,會對全身產生毒作用,它能破壞酶的活力,從而明顯影響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代謝,尤其對肝臟有一定損害。而天麻經姜制后二氧化硫殘留量下降,而有效成分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總含量增加,起到了很好的增效減毒效果。
目前,在炮制技術方面,業內廣泛認可的傳承流派主要有樟幫、建昌幫、京幫以及川幫[8~9]。姜制天麻是建昌幫傳統特色炮制品之一,以地方區域性使用為主。雖然該炮制品已載入《江西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08 年版[10]和《廣東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11年版[11],但對其姜制工藝和炮制機理的現代研究較少。姜制天麻飲片被列為江西“建昌幫”特色飲片[12],其炮制的理論依據是“姜制溫散”理論,可加強天麻鎮靜止痛、抗眩暈、止嘔等作用。近年來,有一些關于姜制天麻的現代研究報道,如李清等[13]學者分析發現天麻姜制后化學成分含量、性質都有所改變。尤其是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姜制后出現3 個新特征峰。張霞等[14]研究提示姜制天麻對天麻的功效有增效減毒的效果。陸平等[15]對生天麻、姜制天麻和硫磺熏蒸天麻這三種不同天麻炮制品中的天麻素含量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姜制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最高。范暉等[16]通過藥效學實驗研究發現天麻經姜制后,能提高天麻對眩暈小鼠的抗眩暈作用。張霞等[17~18]發現天麻經姜制后可增強天麻抗偏頭痛作用能使腦組織中的小膠質細胞增加,對神經保護作用有利。謝宇璐等[19]研究提示姜制天麻后對偏頭痛可能的作用機制是:通過Ca2+、cAMP、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花生四烯酸代謝等信號通路,以減少炎癥介質和神經遞質的產生,緩解偏頭痛癥狀,以達到治療作用。以上說明,天麻姜制工藝炮制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
《中國藥典》(2020 版)尚未收載姜制天麻炮制品,其收載的天麻飲片(炮制方法為洗凈,潤透或蒸軟,切薄片,干燥)規定水分不得過15.00%、總灰分不得過4.50%、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過400.00 mg/kg、浸出物15.00%、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的總量不得少于0.25%。本項目參考《中國藥典》(2020版)天麻飲片標準,測定3 批次建昌幫姜天麻的水分、總灰分、二氧化硫殘留量、浸出物、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的總量的平均值分別為10.73%、2.02%、2.67 mg/kg、21.90%、0.56%。均符合《中國藥典》(2020 版)天麻飲片標準要求。經測定建昌幫姜制天麻特征圖譜也符合《中國藥典》(2020 版)天麻飲片標準。說明建昌幫姜制天麻的質量較為穩定可靠。
天麻是我國原衛生部審批通過的第一批藥食兩用的植物,不僅臨床上有著重要的應用,而且作為養生保健品的原料,也具有極大的開發應用價值[20],因此,值得深入研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對天麻素等酚類成分變化的分析,對天麻炮制方法的影響研究較少,對姜制等炮制法專屬標志物的探索等還需要深入研究。國家特別重視中醫藥健康產業,尤其是具有地方傳統特色優勢的中醫藥產業。本研究可為建昌幫傳統特色姜制天麻飲片的炮制工藝建立和完善科學性提供依據,制定姜制天麻質量標準。有填補建昌幫地方特色流派產品質量標準空白的作用,對深入開展建昌幫傳統特色炮制方法和工藝的傳承和創新發展具有特殊意義,更能為建昌幫深入開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工作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