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青
(石家莊市第二十一中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高中時期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不再是小學初中的基礎英語學習,也不是大學中較難的英語日常應用學習。它是英語學習由淺入深的一個重要過渡時期,即由以往的基礎理論過渡到熟練使用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流溝通。教師在這個過渡時期中往往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不僅要把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筆者就從英語的聽說讀寫教學方法提出一些淺見。
“聽”排在了英語四項學習能力的第一位,這也代表著英語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眾多因素的影響,大部分教師的教學重點不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而是著眼于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便是當下英語學習的功利性。教師教學中往往偏向于考什么教什么,而學生也變成考什么就去學什么,從而教師的教學重點和學生的學習重點就傾向于在考試中占比更大的筆試部分。教師和學生對英語聽力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導致了當下大多數學生英語聽力水平較差。
筆者認為,英語聽力的訓練外部環境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盡量避免中文交流,讓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去熟悉英文語言環境。這樣不僅給學生帶來真實的英文環境,同時學生在課堂互動過程中也會下意識的進行模仿,進一步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其次,可以在每節課中抽出十分鐘時間進行一小段英語聽力訓練,這里可以分為兩個小環節,第一個五分鐘進行聽力訓練的“粗聽”,第二個五分鐘進行“細聽”,第一遍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大致意思,第二遍則要求學生將重點放在人物主要行為、目的以及具體單詞在句中的發音等,這樣粗細結合便更好的將學生帶入英文語境,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語言存在的作用便是用來交際,那么學好一門語言最為關鍵的便是用這門語言來進行溝通交流。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上,由于傳統教學思維的禁錮,往往有老師無法做到和學生頻繁互動,常常出現老師自說自話的情況。學生沒有合適的語言環境,課堂上也沒有進行有效的口語練習,就會慢慢不敢張口,害怕出錯,并且有時老師糾錯不當,也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高中學生的口語學習變成了“啞巴英語”。而在當今時代,無論是就業還是深造,一口流利的口語總能成為學生的加分項,而在高中階段口語練習的缺失會導致學生口語基礎薄弱,從而極大地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
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說”這一環節中更多的是練習。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于張口去說,只有最大限度的使用英語,才能培養英語語感以及使用英語的習慣。同時教師也應采用英語問答的互動形式,讓不敢張口的學生也參與互動之中,從而增強他們的信心,變被動練習為主動學習,更好地鍛煉學生英語說的能力。
相比于其他環節,“讀”這一環節因其屬于應試考試中的筆試部分,高中學生往往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但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教師應當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加入一些英文報刊、英文著作簡介等相關內容,這樣使學生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內容,而是從一些英文文章中了解西方文化,并感受中西文化差異,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擁有可以受益終身的英文閱讀能力。
雖然“寫”環節是四個環節中的末尾,但也不應該忽略寫作的重要性。相反,只有通過寫作才能檢驗學生在詞匯、語句以及語法的應用。在寫作環節中,高中生經常犯的錯誤是通常是簡單的漢譯英,這就是生活環境帶來的漢語思維禁錮。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只有多寫多練才能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檢測學生學習成果,比如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寫作練習,從中發現學生的不足并及時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