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劍
(嘉興市山重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浙江 嘉興 314000)
無論是中國畫還是陶瓷繪畫,都是中國的一種傳統藝術,它們代表著我們民族的高貴藝術內涵。中國畫是從現實世界出發,將自己對于景物、繪畫的獨到見解融入到作品中,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感情,可以說是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這也是陶瓷繪畫的藝術特征。所以,把中國畫構圖融入到陶瓷繪畫的創作之中,既能增強其藝術魅力,又能提高其實用性。
兩者是用線條與筆墨的表現來進行景象的描繪以此增強藝術的感染力,進而把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境界升華,帶給觀賞者美的體驗。
中國畫屬于傳統的繪畫藝術,而陶瓷繪畫屬于裝飾類繪畫藝術,二者在這一點上存在一定的區別。但是現在,隨著中國陶瓷繪畫的不斷發展,吸收了很多中國畫的藝術特點,因此,中國畫和陶瓷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在構圖和畫法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通過運用線條和筆墨進行景象描繪渲染增強藝術感染力,升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境界,給欣賞者帶來美的感受。
中國畫和陶瓷繪畫都非常注重構圖,這也是不同于西方繪畫的一個顯著特征。在圖畫繪制方面,中國畫和陶瓷繪畫都是采用散點透視法,而散點透視法則是中國畫和西方繪畫最大的區別,它在畫面上加入了許多可以移動的透視散點,使得畫面構圖更加平衡,充滿了靈動。散點透視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中國畫和陶瓷繪畫的藝術效果,從而保證把中國畫構圖融入到陶瓷繪畫的創作之中。
在中國畫中,留白是表現畫面內容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它的核心是使作品的構圖達到均衡,并賦予欣賞者充分的想象,使作品具有更高的意境。現在,在中國畫中,留白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描繪人物、風景、山水時,可以增加畫面的感染力。將留白運用于陶瓷繪畫中,不僅賦予了陶瓷繪畫的藝術氣息,而且又提高了陶瓷繪畫的藝術效果??茖W地使用留白法,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和意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從而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
中國畫的特點是用筆墨進行繪畫,它的特點是可以通過筆墨顏色的層次感表現情感,而墨色層次感在景物的形狀、距離和大小上都能夠得到較好體現。墨色層次感的區別屬于中國畫的基礎,在陶瓷繪畫中雖然不會應用墨色,但是可以通過某種染料表達層次感。例如:在青花瓷繪畫,一般都會用到藍色進行勾勒,雖然和中國畫中的墨水有很大的區別,但都是通過濃淡來區分出色彩的立體感,這樣保證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上的應用。
中國民族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里,中國畫構造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將其精髓融入到繪畫之中,以各種形式呈現。在中國,中國畫構圖法運用于陶瓷繪畫的主要表現:
中國畫在構圖上非常注重“置陣布勢”的原則,它具有“遠觀其勢,近觀其質”的特征。所以,在中國畫的構圖前期,畫家要按照畫面的核心來進行勢的布置,這樣,畫的整體才會更好,如果布置不合適,就會顯得凌亂,沒有任何的意境。
中國畫在構圖上非常重視主賓的相互關系,即主體關系要充分地表現出來,客體要為主體對象的表現提供必要的支持,將主體作為這幅畫中的焦點,用最直觀的方式表現了作品的藝術手法。
在中國畫的構圖中,選擇材料的取舍是其首要的工作。取舍尺度掌控分寸的拿捏,是取舍恰到好處的關鍵。如果素材太多,就會造成畫風的混亂,不能突出畫作主體,喧賓奪主,如果素材舍棄過多,則會導致政府畫作缺乏顏色、難以突出主題。
在中國畫的構成上,以疏密、虛實、空白為最重要的構成方式。一副好的作品,不是以點為密,就是以面為為疏;要么以面為密,以點為疏。這種虛幻和真實的結合的創作手法,能夠讓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淡者為虛,濃者為實,疏者為虛,密者為實,動者為虛,靜者為實。此外,作品中的“留白”更是重中之重,它可以留給觀者更多的想象力。
從整體上分析中國畫不難發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全部在于此。古人有句話說的好,畫的精妙之處就在與它的知與不知之間。在鑒賞中國畫時,要了解其構圖之美,方知其所表達之意。中國畫的構圖是一種廣袤而又玄奧的藝術,本文著重對其在陶瓷繪畫上的運用進行剖析和探討。
“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而“天人合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體,對中國畫構圖也有所影響,對于陶瓷繪畫的影響更加深遠。文人雅士,創造出了中國畫和陶瓷繪畫的詩情,古代中國的士大夫們,都是能三步成詩、并能成為傳世的楷模。在詩歌和繪畫中,表現出了一種幽美意境,歌頌美好生活。
而在古代,陶瓷工匠大多擅長詩詞歌賦,在制作瓷器的時候,會將這些詩詞和繪畫的美好表現在瓷器上。中國古代,所有的陶瓷繪畫作品都有自己的文化主體,而陶瓷繪畫作品的布局都是以此為中心,這些文化主題都是文人墨客的藝術精神,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魅力。有的瓷器上還有題刻,題刻融匯古今詩詞典故,將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文化內涵融為一體,成為一張民族的文化名片。
“虛”和“實”看起來是相互沖突的,但是它們在中國畫構圖上,能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使陶瓷繪畫作品呈現出美輪美奐的陶瓷藝術?!疤摗焙汀皩崱痹谡軐W范疇里代表著宇宙觀,而中國《易經》里面介紹的是一陰一陽。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陰陽結合,在中國畫中,講究運用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布局手法。
隨著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交往日益加深,將西方繪畫應用于陶瓷繪畫的現象也日益增加。改革開放后,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國陶瓷藝術種類不斷增多,并產生了水彩畫、水粉畫和油畫等藝術形式。雖然西方的繪畫給中國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由于中國獨特的藝術特征,它在中國的發展中仍然占據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旺盛生命力。雖然中國畫在陶瓷繪畫上的應用有限,但是它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國畫大師對陶瓷繪畫的深刻影響,使得中國畫的構圖方式在陶瓷繪畫中源遠流長。中國畫構圖之所以可以運用于陶瓷藝術的創作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們有相似之處,而且它們都屬于中國傳統藝術。中國畫構圖經過了無數年的發展,經過了歷代國畫大師的不斷探索和完善,如今已形成一個極其完善的體系,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西方繪畫對中國畫的表達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然而,中國畫仍然使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綻放出了燦爛的光芒。
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主要原因是年長的大師級別工藝和美術傳承者,在陶瓷繪畫中占有主要地位,而這些大師都有著非常好的國家傳統文化素質,在書法、繪畫等方面有較高造詣,他們在陶瓷繪畫中較為看重中國畫構圖應用,對中年和青年陶瓷繪畫藝術家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與此同時,平常百姓并不認同具有西方風格和現代感的陶瓷繪畫,大部分民眾還是傾向于中國傳統陶瓷繪畫作品。此外,在收藏界里,收藏者們對古代瓷器的喜愛程度越來越高,并且由于受到了這個文化的熏陶,中國畫構圖被廣泛地應用于陶瓷藝術之中。中國繪畫的藝術根基會影響陶瓷藝術的形成。陶瓷繪畫作品中運用中國畫結構,能夠發揮很好的融匯作用。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許多老一輩的陶藝藝術家都傾向于中國畫,而我國的傳統藝術以中國陶器為主體,又對中國畫的應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陶瓷繪畫誕生之初,中國畫構圖方式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以中國畫構圖為基礎的構圖體系,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和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在陶瓷繪畫作品上應用中國畫構圖,最大的意義在于對中國傳統和對中國畫的理解。
但是當今很多陶瓷繪畫作品往往會忽略這個重要的環節,把庸俗化、程序化變成了“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上的“代名詞”,而沒有將中國畫構圖與陶瓷藝術相結合。因此,要使中國畫構圖充分地表現在陶瓷藝術上,創作者必須先對中國畫的意義進行精確細致的理解,同時要具備較高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此外,在陶瓷繪畫中也要注重中國畫構成的靈活運用,不能抄襲他人的靈感,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持對傳統的尊敬,在此基礎上不斷革新,并使之具有鮮明的生命力。當然,現在中國畫構圖雖然在陶瓷繪畫的發展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在二者融合上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認真的分析和及時解決,作為藝術創作者必須要有足夠的文化修養和洞察力,將中國畫構圖與書法、繪畫與詩歌等等相互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系統,促進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的應用。
中國畫構成,在陶瓷繪畫的創作上深受匠人喜愛,并快速普及,使其為陶瓷作品增添了一種文化和藝術氣息,為其藝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文化藝術表現手法有很多,為何中國畫構成可以作為一種重要的工具應用在陶瓷藝術中呢? 主要在于中國畫構成和陶瓷繪畫在表現形式上有著相同的特點,而且無論是中國畫構成,還是陶瓷繪畫,都是中國文化意蘊的具體形態。中國畫構成的發展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經受了時代的洗禮,逐漸發展成一套較為系統化、成熟化的藝術理論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陶瓷繪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總之,中國畫構圖講究的是精致優美的結構,獨特的構圖形式,使其在藝術的表達方式能讓人感覺到高雅的美感。中國陶瓷舉世聞名,是中國民族驕傲的民間技藝展示。而在陶器上的精致彩繪,則是技藝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一種,它有著獨特的、優雅的民族藝術特征。將中國畫構圖融入到陶瓷繪畫的創作之中,既能豐富陶瓷藝術的表達方式,又能陶冶欣賞者情操,更能體現中華的深厚底蘊和中華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