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煒 郭媛丹
據日本共同社5日報道,日本政府已制訂計劃,力爭在2031年前全面增強現有的“彈道導彈防御(BMD)系統”。根據該計劃,為強化地面攔截網、應對日本面臨的彈道導彈威脅,陸上自衛隊14支地對空部隊將增強導彈攔截能力。其中特別針對中國,日本政府將重點放在西南諸島,計劃將駐扎沖繩縣的6支部隊和鹿兒島縣奄美大島的1支部隊納入新增部署。部署完成后,加上沖繩本島現有的航空自衛隊4支部隊,西南諸島上總計有11支部隊擁有彈道導彈攔截能力,數量增至目前的近3倍。
共同社稱,上述計劃將寫入年內日本政府制定的《國家防衛戰略》等文件中。根據該計劃的概要,日本陸上自衛隊用于攻擊飛機的“03式中程防空導彈(中SAM)”升級為可攔截彈道導彈的防空導彈,部署地點除茨城、千葉、山梨、福岡等地,還包括沖繩縣的本島3處,以及宮古、石垣和與那國3處離島。此外,日本政府還將對目前的“中SAM” 導彈進一步升級,以應對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等周邊國家正在推進開發的高超音速武器。
除陸上自衛隊外,海上自衛隊和空中自衛隊也將相應增強彈道導彈防御能力。目前,裝備地對空“愛國者3”(PAC-3)系統的空中自衛隊全部28支部隊,都將換裝防御范圍更廣的PAC-3 MSE在海上,2028年度前將再有2艘“宙斯盾”艦服役,同現有的8艘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艦共同加強茜南方向的海上防衛態勢。目前,現役8艘“宙斯盾”艦中,半數將配備防護面積大且命中率高的攔截導彈“標準-3(SM-3)Block 2A”。為應對高超音速武器,日本政府還在研究未來引入美國正在研發的攔截導彈以實現更早期攔截。
軍事專家宋忠平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日本希望和美國共同提升導彈防御系統能力,主要目的是攔截在臨界空間的高超音速導彈,針對的是中朝俄所擁有的高超音速導彈。宋忠平說,成功攔截高超音速導彈比較難,首先是因為高超音速導彈飛行速度快,其次其飛行軌道飄忽不定,再有就是導彈采用隱身設計方式,對手的偵測體系如果要進行探測鎖定并非易事。“攔截高超音速導彈最佳的選擇是使用定向能武器,而不是動能攔截彈的方式。該恩方式成本很高,效果也未必會好。當前日本在美國的慫恿之下,要聯合打造反擊高超音速導彈的武器裝備,即便支術最終能成熟并應用,估計也需要到2030年。”宋忠平表示。▲
環球時報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