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林 肖宗位 丁偉浩 高珂 山地普 毛龍 王文憑
(1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胸外科,四川 成都 610011;2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外科)
食管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其中我國食管癌每年的新發病例占據世界新發病例的一半以上,死亡率則高居世界榜首〔1〕。多數食管癌患者在發現時就已進展到晚期,總體5年生存率只有20%左右〔2〕,因此,深入闡明食管癌的發病機制對其早期診斷、靶向治療和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微小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廣泛存在的一種長度18~23個核苷酸的內源性非編碼小分子單鏈RNA,成熟的miRNA通過與其靶基因的3′非翻譯區以完全或不完全配對的方式,來降解其靶基因或抑制其轉錄后翻譯,在細胞的發育、增殖、分化及凋亡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3,4〕。miR-206位于人類第6號染色體,研究顯示,miR-206可與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蛋白(STAT)3、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MET)、肌動蛋白相關蛋白復合物(ARPC)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多種細胞周期、分裂和凋亡調節相關基因結合,與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種腫瘤的侵襲和轉移密切相關〔5,6〕。本研究旨在探究miR-206對食管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1.1細胞培養 人正常食管上皮細胞HEEC和人食管癌細胞株EC9706、TE-1、ECA109(美國ATCC細胞庫)采用RPMI1640完全培養基(美國Gibco,含10%胎牛血清和100 U/ml青鏈霉素)培養于37℃、5%CO2的細胞培養箱中。細胞培養至密度超過90%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傳代。
1.2RT-PCR檢測miR-206表達 收集對數期HEEC、EC9706、TE-1和ECA109細胞1×106個,采用RNA小量提取試劑盒和逆轉錄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取細胞總RNA并逆轉錄為cDNA。根據miR-206和內參U6的核苷酸序列設計RT-PCR引物: miR-206-正義鏈:5′-GCTTCCCGAGGCCACATGC-3′,miR-206反義鏈:5′-CACTTGCCGAAACCACAC-3′;U6正義鏈:5′-GCTCGCTTCGGCAGCACA-3′,U6-反義鏈:5′-TATGGAACGCTTCACGAA-3′。根據RT-PCR試劑盒(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說明書配制反應體系,在熒光定量PCR儀上設置反應程序為:95℃變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30 s,40個循環。反應結束后采用2-ΔΔCt法分析miR-206的mRNA相對表達水平。
1.3miR-206過表達細胞系構建 對數期293T細胞胰酶消化后接種到6孔板,培養細胞密度至70%,分別將plent-GFP-NC慢病毒載體和plent-GFP-miR-206慢病毒過表達載體(山東維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包裝質粒共轉293T細胞,6 h后更換新鮮培養基。48 h和72 h后分別收集細胞培養上清并混合,0.22 μmol/L濾器過濾,測量病毒滴度。人食管癌細胞EC9706培養至對數生長期,胰酶消化后接種到6孔板,培養至細胞密度為70%。將收集的GFP-NC和GFP-miR-206慢病毒上清分別加入到EC9706細胞中。感染48 h后加入濃度為1 μg/ml的嘌呤霉素,持續篩選7 d直至熒光顯微鏡下所有細胞均表達綠色熒光。RT-PCR驗證細胞miR-206表達水平以確認過表達細胞系構建成功,分別命名為GFP-NC組和GFP-miR-206組細胞。
1.4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 將野生型趨化因子受體(CXCR)4(CXCR4-WT)和缺失miR-206結合區域的突變體CXCR4(CXCR4-Mut)基因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分別構建到熒光素酶報告載體(山東維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對數期的GFP-NC和GFP-miR-206細胞胰酶消化后接種到6孔板,培養至細胞密度70%時,分別轉染CXCR4-WT和CXCR4-Mut熒光素酶報告載體。轉染48 h后收集細胞,采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檢測各組細胞的相對熒光素酶活性。
1.5CCK-8細胞增殖檢測 將野生型CXCR4采用分子克隆方法構建到pcDNA3真核表達載體,將pcDNA3-CXCR4過表達載體轉染GFP-miR-206細胞系,即為GFP-miR-206/CXCR4-OE組。轉染24 h后,胰酶消化GFP-NC、GFP-miR-206 和GFP-miR-206/CXCR4-OE組細胞,并調整細胞密度至2×105個/ml。分別取100 μl GFP-NC、GFP-miR-206 和GFP-miR-206/CXCR4-OE組細胞懸液接種到96孔板,并于接種后第24、48和72小時向各組細胞加入10 μl CCK-8溶液(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繼續孵育4 h。酶標儀檢測450 nm處吸光度值。
1.6Transwell細胞遷移檢測 對數期GFP-NC、GFP-miR-206 和GFP-miR-206/CXCR4-OE組細胞胰酶消化,并重懸細胞密度至5×105個/ml,分別取100 μl細胞懸液接種到預鋪基質膠的transwell上室(美國Corning公司),下室加入500 μl完全培養基,繼續培養24 h。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3次,每次5 min。甲醇固定20 min后,棉簽輕輕擦拭上室未遷移的細胞,1%結晶紫染色5 min,PBS洗滌3次。室溫干燥后顯微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觀察細胞遷移情況。
1.7Western印跡 收集GFP-NC、GFP-miR-206 和GFP-miR-206/CXCR4-OE組對數期細胞各1×106個,PBS洗1次,加入200 μl 細胞裂解液,4℃冰上裂解30 min。14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加入5×十二烷基硫酸鈉(SDS)蛋白上樣緩沖液,沸水浴煮沸10 min。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轉膜,5%牛血清白蛋白(BSA)室溫封閉1 h。加入封閉液稀釋的CXCR4抗體(1∶1 000,英國Abcam)、EGFR抗體(1∶2 000,英國Abcam)和VEGF(1∶2 000,英國Abcam),4℃孵育過夜。磷酸鹽吐溫緩沖液(PBST)洗3次。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二抗(1∶5 000,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室溫孵育2 h,PBST洗3次,蛋白凝膠成像儀顯影。采用Quantity One凝膠分析軟件分析蛋白相對表達水平。
1.8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miR-206表達水平比較 HEEC、EC9706、TE-1和ECA109細胞中miR-206的mRNA相對表達水平分別為1.72±0.13、0.36±0.04、0.51±0.06和0.40±0.04,與HEEC細胞比較,EC9706、TE-1和ECA109細胞中miR-206的mRNA表達水平明顯降低(P<0.05)。
2.2miR-206和CXCR4靶向關系驗證 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miR-206可與CXCR4的3′-UTR區靶向結合,提示CXCR4可能是miR-206的下游靶向基因。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結果表明,與GFP-NC細胞(1.85±0.15)比較,轉染CXCR4-WT的GFP-miR-206細胞相對熒光素酶活性(0.31±0.04)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轉染CXCR4-Mut的GFP-NC細胞(1.77±0.14)和GFP-miR-206細胞相對熒光素酶活性(1.72±0.16)則無顯著差異(P>0.05),見圖1。

圖1 生物信息學分析miR-206和CXCR4的靶向關系
2.3miR-206表達對食管癌細胞增殖的影響 與GFP-NC組比較,GFP-miR-206組24 h、48 h和72 h的增殖活力顯著下降(P<0.05);與GFP-miR-206組比較,GFP-miR-206/CXCR4-OE組24 h、48 h和72 h的增殖活力明顯回升(P<0.05),見表1。

表1 miR-206表達對細胞增殖活力的影響
2.4miR-206表達對食管癌癌細胞遷移的影響 與GFP-NC組〔(94.04±7.75)個〕比較,GFP-miR-206組遷移細胞數〔(35.11±93.28)個〕顯著下降(P<0.05);與GFP-miR-206組比較,GFP-miR-206/CXCR4-OE組的遷移細胞數〔(74.88±6.84)個〕明顯回升(P<0.05),見圖2。

圖2 miR-206表達對細胞遷移的影響(結晶紫染色,×400)
2.5miR-206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VEGF表達的影響 CXCR4在GFP-NC、GFP-miR-206和GFP-miR-206/CXCR4-OE組細胞中的相對表達水平分別為1.36±0.10、0.45±0.06和1.52±0.14;EGFR的相對表達水平分別為1.52±0.12、0.47±0.05和1.08±0.09;VEGF的相對表達水平分別為1.47±0.12、0.30±0.04和1.11±0.11。與GFP-NC組細胞比較,GFP-miR-206組細胞EGFR和VEGF的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與GFP-miR-206組細胞比較,GFP-miR-206/CXCR4-OE組細胞EGFR和VEGF的蛋白表達顯著上升(P<0.05),見圖3。

1~3:GFP-NC組,GFP-miR-206組,GFP-miR-206/CXCR4-OE組
miR-206廣泛存在于機體多種組織、器官和細胞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呈高表達,而在大部分腫瘤組織中呈低表達,并與腫瘤的增殖、侵襲、轉移及血管生成的發生密切相關〔7〕。但miR-206在食管癌細胞中的表達和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結果表明miR-206的異常表達在食管癌細胞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CXCR4作為一種高度保守的七次跨膜G蛋白耦聯受體(GPCRs),可通過與其配體基質細胞衍生因子(SDF-1/CXCL12a)等的結合,激活下游絲氨酸/蘇氨酸激酶(AKT)、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1/2、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條信號通路,在細胞骨架重排、肌動蛋白調動、細胞間信息傳遞、炎癥細胞遷移、黏附及腫瘤轉移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8,9〕。研究顯示,CXCR4在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數十種癌癥中高表達,在腫瘤的生長、器官特異性轉移及腫瘤免疫抑制中發揮關鍵作用〔10,11〕。此外,CXCR4在食管癌組織中高表達,并與腫瘤組織浸潤程度、淋巴結轉移及預后密切相關〔12〕。生物信息學和雙熒光素酶報告實驗顯示CXCR4是miR-206的下游靶向基因,表明miR-206可能通過調控CXCR4表達進而改變食管癌細胞生物行為學。
細胞增殖和細胞遷移實驗進一步證明,與對照食管癌細胞比較,miR-206過表達后,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能力下降,而在miR-206過表達細胞中重新過表達CXCR4后,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能力又出現明顯的回升,表明miR-206可通過反向下調CXCR4的表達促進食管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
研究表明VEGF是一種在惡性腫瘤中高表達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腫瘤細胞的侵襲、遷移、黏附及血管形成等發明起著關鍵的調節作用,而VEGF的上述調節功能與CXCR4的表達密切相關〔13〕。Liang等〔14〕的研究證明SDF-1/CXCR4通過促進Akt的磷酸化,促進腫瘤細胞中VEGF的表達。EGFR作為細胞膜表面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可與表皮生長因子(EGF)結合激活下游一系列信號轉導通路,調控細胞的增殖、生長和凋亡,并與腫瘤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15〕。研究顯示,Porcile等〔16〕的研究顯示CXCR4可通過刺激EGFR的磷酸化,激活ERK1/2和Akt等細胞內信號通路,進而參與卵巢癌的浸潤和轉移。本研究結果表明miR-206可通過CXCR4調控EGFR和VEGF的表達,并在食管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中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miR-206可通過靶向CXCR4抑下調EGFR和VEGF的表達和活化,抑制食管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有望為食管癌的臨床診療和預后評估開辟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