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良 葛長軍 徐麗榮 蔣艷艷 代俊芬
黃岡地區早春毛豆大棚栽培品種適宜性篩選試驗初報
閆良 葛長軍 徐麗榮 蔣艷艷 代俊芬
(黃岡市農業科學院 湖北黃岡 438000)
以AGS292和本地品種六月爆為對照,對大棚種植的12個早春毛豆生育期、株型特征、商品性狀及產量進行比較分析,探討其品種屬性、種植適宜性,并進行品種篩選。結果表明:⑴岡鮮豆3號、油春15-9、油春18-48生育期89 d,為早熟品種,抗倒伏、商品性狀優、產量高,宜用于早春大棚栽培;K豐80-1、交大30、岡鮮豆1號生育期94 d左右,為中熟品種,不宜作早春大棚種植品種,可作露地生產用品種;綠寶青、宏達4號、K豐77-4、岡鮮豆2號等品種生育期106 d左右,為晚熟品種,不宜用于早春大棚種植。⑵早春大棚毛豆種植宜選用抗倒伏品種,同時采取化控措施,以減輕毛豆病害率,提高其商品性狀和產量。
早春;大棚;毛豆;適宜性;產量
毛豆,學名菜用大豆,是大豆的菜用專屬型品種[1],其莢大粒多,含糖量高,蛋白質豐富,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和鈣、鐵、磷等多種礦物[2-3],味道鮮美,加之其栽培過程中基本不使用農藥,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4]。菜用大豆種植效益較好,每公頃可產鮮莢6.0~10.5 t,產值可達1.2萬~1.5萬元,純收入可達0.6萬~0.9萬元,是采收大豆(籽粒)的1~2倍[5]。目前毛豆已成為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地區(如江蘇、浙江等地)出口創匯的主要農產品之一[6-7]。在生產中又因早春毛豆產品上市早,經濟效益可顯著提高[8-10],所以目前毛豆栽培方式也由傳統露地栽培轉向春播早熟設施栽培[11],如大棚、小拱棚、地膜覆蓋等設施栽培。黃岡屬于長江中下游春夏毛豆適宜區[12],由于在鮮食大豆方面研究起步較晚,栽培品種單一,栽培技術落后,關于早春毛豆設施栽培的研究也鮮有報道。因此,本研究利用設施大棚引入毛豆新品種,對大棚種植的12個毛豆品種生育期、株型特征、商品性狀及產量進行比較分析,在探討其品種屬性、種植適宜性的同時,再進行品種篩選,以期篩選出抗性佳、產量高、品種優、成熟期短、上市早的大棚宜種品種,為當地早春毛豆大棚種植提供技術理論支撐,以指導當地早春大棚毛豆生產,提高種植效益。
1.1.1 試驗地點 試驗于2021年在湖北省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梅家墩基地(30°33¢50.02N,114°55¢21.42E)進行,該地區早春(立春后)霜少,播種前后溫度在6~15℃,試驗地塊沙壤土,前茬作物為萵苣。
1.1.2 供試品種 以六月爆(CK1,地方品種)、AGS292(CK2,省審定品種)為對照品種,供試品種來源見表1。
表1 2021年大棚毛豆種植參試品種一覽表
1.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9.8 m2,每小區7行,行長3.5 m(含溝寬),收獲前割去邊行邊株,收獲中間5行計產,計產行長2.8 m,實收計產面積5.6 m2。試驗大棚為普通鋼架大棚,跨度為8.0 m,長47.0 m,保溫性能較好,早春最低溫在10℃左右。行距0.4 m,株距0.08 m,畝保苗2.08萬株/畝(1畝≈667 m2),播種方式為條播。播種期為2021年2月3日,所有品種同一天播種完畢。
1.2.2 田間管理與調查 田間統一管理,及時間苗、定苗,保證苗齊、苗壯。及時中耕、除草、施肥、排灌,試驗治蟲不治病。參照《GB_T 19557.4—2018》中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大豆)的相關要求與標準進行田間調查。
1.2.3 豆莢收獲 適時采收,綠色飽滿豆莢達80%時采收。成熟一個,采收一個,采收一般在晴天無露水的早晨進行,采收當天完成計產、考種等工作。
1.2.4 數據測定 選取各試驗小區內中間兩行生長正常、無缺株的連續10株為考種樣本,3個小區各取一次(計算小區產量時注意在哪個小區收取的樣本,產量應計入該取樣小區內),測定生育期生物學特征、商品性狀等相關指標。將以上3個樣本相關指標值分別計算平均值,取數值較近的兩個計算均值。
苗期指從播種到50%以上的幼苗子葉出土時的天數;開花期指從50%以上的幼苗子葉出土時的日期到50%的植株開始開花的天數;成熟期指從50%以上的幼苗子葉出土的日期到綠色飽滿豆莢達80%時的天數。
1.2.5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和SAS對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生育期的長短影響早春大棚毛豆上市時間和經濟效益,所以在進行早春大棚毛豆生產種植時,選擇不同品種尤為重要。在本試驗中,通過對2021年2月3日播種的12個毛豆不同生育期進行比較發現:各參試品種中,綠寶青、K豐77-4、六月爆(CK1)出苗時間較早,均為14 d(表2);交大30、岡鮮豆3號出苗時間最遲,為18 d,其他品種毛豆差別不顯著,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除與品種有關外,可能與種子發芽率等也有較大關系。K豐80-1、AGS292(CK2)、宏達4號開花時間較早,在45 d左右;其他參試品種開花較遲,在53 d左右。與毛豆春季露天種植相比,大棚毛豆花期推遲20 d左右(參照各品種春季露天種植數據),這與孫培樂[13]、康軍科等[14]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可能因為早期溫度低、開花積溫不夠。各毛豆品種成熟時間有較大差異,其中,岡鮮豆3號、油春15-9、油春18-48成熟時間為89 d左右,為早熟品種,比中熟AGS292(CK2)提前6 d收獲;K豐80-1、交大30成熟時間94 d左右;岡鮮豆1號成熟時間為98 d,為中熟品種,與AGS292生育期相當;綠寶青、宏達4號、K豐77-4、岡鮮豆2號等品種成熟時間在106 d左右,為晚熟品種,比晚熟對照(六月爆)晚收5 d。
表2 不同毛豆品種生育期比較
注:AGS292為早中熟對照,六月爆為晚熟對照,同一熟性一般不晚于對照7 d。
毛豆,以帶莢鮮食為主,故市場對其茸毛色的要求比較單一,常以灰毛或白毛為主。在早春各參試品種中,各品種株型均為收斂型(表3),葉形為橢圓形,茸毛色為灰色,符合市場對鮮食毛豆外觀需求。但毛豆花色、結莢習性卻有較大區別,其中,岡鮮豆1號花色為紫色、結莢習性為亞有限;綠寶青花色為白色、結莢習性為亞有限;AGS292(CK2)花色為紫色,結莢習性為有限;其他各參試品種無差別,均為白花、有限生長習性。
在株高、莖節等方面,綠寶青、六月爆株高達到76 cm以上,明顯高于其他品種,在早春大棚栽培中易出現倒伏,所以生產中可通過花期控旺進行調劑。岡鮮豆1號、岡鮮豆3號、AGS292株高在65~67 cm,顯著高于K豐77-4等品種;在早春大棚生產中,此類株高較為理想,利于其生產潛力表達。宏達4號、K豐77-4、K豐80-1株高在58~63 cm,顯著高于油春18-48等品種,株高也較為理想。油春18-48、油春15-9、交大30株高在41~49 cm,屬于株型較小品種,在生產中,為提高其產量,可在大棚栽培時適當加大種植密度。在莖節方面,各參試品種表現為:綠寶青>六月爆>宏達4號>岡鮮豆3號、K豐80-1、油春18-48>交大30、岡鮮1號>AGS292(CK2)>K豐77-4、油春15-9。在參試品種分枝方面,岡鮮豆1號分枝數為2.6個,居參試品種首位;交大30、油春15-9分枝數次之,分別為2.3個、2.1個;其他參試品種分枝數較少,在1.0~2.0,無顯著差異。
毛豆單株有效莢數是其產量的重要構成因素之一[15],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各參試品種產量。從表2中可以看出,岡鮮豆3號、K豐80-1、交大30幾個參試品種的單株有效莢數較多,在20.0~22.0,高于其他品種;岡鮮豆1號、油春15-9次之,單株有效莢數在17.0~19.0;宏達4號、油春18-48單株有效莢數分別為16.7、16.3個;六月爆、AGS292單株有效莢數分別為15.1、14.8個;K豐77-4、綠寶青單株有效莢數最少,分別為12.5、13.1個,低于其他品種。
表3 不同毛豆品種生物學特征比較分析
注:方差分析結果代表0.01水平差異顯著。
如圖1,岡鮮豆3號、交大30、K豐80-1、油春15-9折合產量分別為792.11、777.23、770.85、753.49 kg/666.7 m2,分別比本地常種品種六月爆(CK1)增產16.5%、14.3%、13.3%、10.8%,;四者比AGS292(CK2)增產12.5%、10.4%、9.5%、7.0%。油春18-48、岡鮮豆2號、岡鮮豆1號、K豐77-4折合產量分別為735.67、731.36、718.45、714.41 kg/666.7 m2,比本地常規品種六月爆(CK1)增產8.2%、7.5%、5.6%、5.0%;四者比AGS292(CK2)增產4.5%、3.8%、2.0%、1.4%。綠寶青、宏達4號折合產量分別為602.89、624.58 kg/666.7 m2,比本地常歸品種六月爆(CK1)減產11.4%、8.2%,比AGS292(CK2)對照減產14.4%、11.3%。
綜上所述,參試品種產量性狀表現依次為:岡鮮豆3號>交大30>K豐80-1>油春15-9>油春18-48>岡鮮豆2號>岡鮮豆1號>K豐77-4>AGS292(CK2)>六月爆(CK1)>宏達4號>綠寶青。
圖1 不同毛豆品種產量性狀比較
對參試品種標準二粒莢長寬進行對比發現,岡鮮豆3號二粒莢長、寬顯著高于其他品種,分別達到6.1、1.4 cm(表4);岡鮮豆1號、K豐80-1、交大30標準二粒莢長寬次之,分別可達到5.8、1.3 cm,顯著高于2個對照;K豐77-4、油春18-48、油春15-9、岡鮮豆2號標準二粒莢長寬分別在5.2、1.2 cm左右,與對照AGS292相當,無顯著差異,但顯著高于對照六月爆(CK1);綠寶青、宏達4號標準二粒莢長寬在4.5、1.1cm左右,顯著低于對照AGS292(CK2),與對照六月爆(CK1)差異不顯著。綜上所述,毛豆作為出口創匯農產品之一,其標準二粒莢長寬是影響其商品外觀的一個重要指標,岡鮮豆3號、岡鮮豆1號、K豐80-1、交大30幾個品種的外觀商品性較好,可將其作為出口種植品種進行品種儲存。
從表4還可以發現,綠寶青、岡鮮豆1號、六月爆、AGS292幾個品種出現不同程度倒伏,其中綠寶青、AGS292倒伏程度嚴重,導致其病害莢率、其他莢率(秕粒等)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早春溫度低、濕度大,倒伏后病害率及秕粒顯著增加,對產量和商品性狀影響較大;岡鮮豆3號、油春15-9、K豐77-4、交大30、K豐80-1、油春18-48幾個品種標準莢率較高,達89%以上;宏達4號、岡鮮豆1號、岡鮮豆2號幾個品種標準莢率與對照六月爆(CK1)相當。岡鮮豆2號其他莢率(秕粒等)在參試品種中位居第一,這可能是因為該品種為晚熟品種,莢多,但生長后期未能完全鼓粒。
表4 不同毛豆品種商品性狀比較
注:倒伏程度用數值表示,1表示“不倒”;2表示“輕倒”;3表示“中倒”。
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AGS292相比,岡鮮豆3號生育期89 d左右,為早熟品種,抗倒伏,株高66.7 cm,分枝1.2個,有效莢數20.1個,株型合理;標準二粒莢長寬分別為6.1 cm×1.4 cm,標準莢率達93.1%,商品性狀優、產量高,適宜作為早春大棚栽培品種;油春15-9、油春18-48生育期89 d左右,為早熟品種,抗倒伏性狀好,株高48.0 cm左右,分枝分別為2.1和1.3個、有效莢17.0個左右,株型較矮;二者標準二粒莢長寬分別為5.2 cm×1.2 cm,標準莢率90.0%左右,產量高,商品性狀一般,在生產中雖為“鮮、干”兩用品種,但亦可作為早春大棚種植品種進行儲備和選擇;K豐80-1、交大30、岡鮮豆1號生育期94 d左右,為中熟品種,產量較好,毛豆商品性狀較優,是專屬性菜用毛豆;其中,K豐80-1、交大30株型較矮,抗倒伏,岡鮮豆1號早春栽培時為亞有限結莢習性,其抗倒伏性能較差。在農業生產中,該類中熟毛豆品種因上市時間較遲,不宜作為早春大棚種植品種,可做為儲備品種,常在露地進行栽培,以調劑早春毛豆上市期和延長其持續市場供應能力;綠寶青、宏達4號、K豐77-4、岡鮮豆2號等品種生育期在106 d左右,為晚熟品種,上市時間較晚,易與早春露地毛豆同時上市,不利于效益提高,不宜作為早春大棚種植品種。
在本試驗中,綠寶青、岡鮮豆1號、六月爆、AGS292幾個品種出現不同程度倒伏,其中綠寶青、AGS292倒伏程度嚴重,其病害莢率、其他莢率(秕粒等)增加,這可能因為早春溫度低、濕度大,倒伏后病害率及秕粒顯著增加,對產量和商品性狀影響較大。本研究結果還表明,早春大棚毛豆種植,因為溫度低、濕度大,宜選用抗倒伏品種,或采取化控措施,以減輕毛豆的病害率,降低其他粒率(秕粒等),提高其商品性狀和產量。
[1] 蓋鈞鎰, 王明軍, 陳長之. 中國毛豆生產的歷史淵源與發展[J]. 大豆科學, 2002(1): 7-13.
[2] 韓天富, 蓋鈞鎰. 世界菜用大豆生產?貿易和研究的進展[J]. 大豆科學, 2002, 21( 4): 278-284.
[3] 王丹英, 汪自強, 方勇, 等. 菜用大豆食味品質及其與內含物關系研究[J].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2, 15(3): 15-17+61.
[4] 馬麗萍, 張彩英, 張麗娟. 菜用大豆的研究進展[J]. 河北農業科學, 2001, 5(3): 53-57.
[5] 魯長根?趙偉明. 浙江效益農業百科全書-鮮食大豆[M]. 北京: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6] 唐明霞, 袁春新, 陳惠, 等. 真空滲糖對冷凍菜用大豆部分玻璃化轉變溫度和硬度的影響[J]. 江蘇農業學報, 2012, 28(3): 685-687.
[7] 陳華濤, 陳新, 顧和平, 等. 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品質構成因子的比較[J]. 江蘇農業學報, 2012, 28(6): 1 508-1 510.
[8] 潘玲玲, 項覺生. 大棚毛豆的發展前景及高產栽培技術[J]. 上海蔬菜, 2011(4): 36 -37.
[9] 韋海忠, 戴勇斌, 柯歡, 等. 大棚毛豆品種比較試驗[J]. 現代園藝, 2007(5): 13-14.
[10] 楊娟. 大棚青毛豆早熟高產栽培技術[J]. 上海蔬菜, 2010(1): 39.
[11] 吳早貴. 浙江省菜用大豆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J]. 浙江農業科學, 2004(6): 297-299.
[12] 汪越勝, 蓋鈞鎰. 中國春播大豆熟期組地理分布的研究[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1999, 21(3): 24-27.
[13] 孫培樂, 寧海龍, 陳東升, 等. 春大豆不同播期的光溫生態特性[J]. 大豆科學, 2010, 29(6): 953-958.
[14] 康軍科, 王可珍, 景煒明, 等. 不同大豆品種對光溫反應特性的鑒定試驗[J]. 陜西農業科學, 2014, 60(12): 37-38.
[15] 袁鳳杰?俞琦英?朱申龍, 等. 菜用大豆品質和產量性狀的評述[J]. 浙江農業科學, 2001(1): 1-4.
Preliminary Test Report on Suitability Screening of the Different Edamame Varieties in Greenhouses in Early Spring of Huanggang Area
YAN Liang GE Changjun XU Lirong JIANG Yanyan DAI Junfen
(Huangg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uanggang, Hubei 438000,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growth period, plant type characteristics, commodity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12 edamame beans varieties planted in greenhouse were compared with AGS292 and Local variety Junebao, and the variety attributes,suitability and screening of greenhouse planting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growth period of Gangxiandou 3, Youchun 15-9 and Youchun 18-48 was 89 d, were early maturing varieties, lodging resistance, excellent commodity characters and high yield, and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greenhouses in early spring;Kfeng 80-1, Jiaoda 30 and Gangxiandou 1 with a growth period of about 94 d, were medium maturing varieties,not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early spring greenhouse, but can be used for open field production varieties. Lubaoqing, Hongda 4, Kfeng 77-4, Gangxian Dou 2 and other varieties had growth period of about 106 d, which were late maturing varieties and could not be planted in greenhouses in early spring. (2) Lodging resistant varieties or chemical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reduce the disease rate of edamame and improve its commercial characters and yield.
early spring; greenhouses; edamames; suitability; yield
S643.7
A
10.12008/j.issn.1009-2196.2022.10.009
2022-04-19;
2022-06-06
武漢市農科院2022年創新體系科技強鏈項目。
閆良(1984—),男,碩士,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植物營養與大豆栽培,E-mail:yanlian66@126.com。
(責任編輯 林海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