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馳疆


電影《青海湖畔》海報
早在1941 年, 秦怡就開始為中國共產黨進行地下工作,最著名的便是她策反國民黨飛行員的故事。1948 年,在上海拍戲的秦怡接到任務,協助策反國民黨運輸機大隊長徐駿英。徐駿英的未婚妻是秦怡的影迷,秦怡便借此機會時常邀請這對情侶來家中做客。經過數月努力,1949 年年初,秦怡最終說服徐駿英駕駛一架美制運輸機離滬,增援急需空軍人才和裝備的解放區。同時,她動用在上海的各方人脈,將徐駿英的愛人轉移出滬,保障了夫妻二人的安全。1959 年,秦怡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她的大半輩子,兢兢業業工作,忍辱負重生活,很少有過屬于自己的時刻。曾有人請金捷形容一下母親是個怎樣的人,金捷說:“媽媽總是工作啊工作啊,算了啊算了啊。”秦怡說,沒有人比兒子形容得更恰當了。
她曾說,有人叫她“Yes 奶奶”,只要是公益的事情,從來都一口答應,來者不拒。2022年5 月9 日,100 歲的秦怡去世后,中影集團總經理江平發了一條朋友圈,講述她在汶川地震后捐款的故事。“秦老師第一時間趕到北京,當場捐出20 萬。我說:‘您捐這么多,不留著點養老?她回答:‘我有錢!我有23 萬存款, 捐了20 萬, 還有3 萬呢!”
為他人奔波了一輩子,90歲以后,“Yes 奶奶”決定為自己圓一個夢。她寫劇本,改編曾經聽到的一個女氣象學家的故事,一天最多寫4000 字。她親自去拉投資,人們紛紛勸她:“我們給您拍個紀錄片就是非常好的作品了。”她惱了:“拍我有啥拍頭,我要拍電影。”
2014 年,92 周歲的秦怡帶著自創的劇本《青海湖畔》,踏上了3600 米的高原。“ 有很多我特別敬佩的老藝術家,他們在晚年仍有許多愿望,但很多人的愿望最后都化成了惆悵。秦老師從來沒有,她總是義無反顧,一直干。”演員佟瑞欣說,“這就像星星之火,讓我們在衰老的時候,讓我們在離開舞臺的時候,還能點燃回憶,燃燒自我。”
所以,當佟瑞欣收到秦怡發來的演出邀請,二話不說義務參演:“只要您需要我,我一定站在您身邊。”
《青海湖畔》中一場救援戲,佟瑞欣要整個人靠在秦怡懷里。為了不讓秦怡負重,佟瑞欣用手撐著身體盡量懸空。秦怡發現后,對他說:“小佟,剛才你沒靠著我。我知道你是為我著想,但你必須靠著我,你不靠,狀態就不對,拍出來效果就不好。”現場的人既心疼又敬佩。《青海湖畔》上映后,票房欠佳,很多地方甚至上不了院線。秦怡說:“沒想到放映一部電影那么難,一切都掉錢眼里了。”她對來義務幫忙的人過意不去,總想著怎么把片酬補給幾位演員。
“我們都拒絕了。”佟瑞欣說,“這是陪她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相信,未來的人一定都會記得秦怡,在92 歲那一年拍了一部《青海湖畔》。”
當年拍攝《青海湖畔》時,佟瑞欣用鏡頭記錄下秦怡在片場的點點滴滴,拍攝結束后,佟瑞欣為秦怡剪了一段十多分鐘的微電影——他給這部片子定名為《非凡》。
“我覺得這就是她的一生。”佟瑞欣說,“非凡的美麗,非凡的堅強。”
(摘自《環球人物》2022 年第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