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予兒等
夜色中,那些在白日里顯得偉岸的事物,全都變得不起眼了。博格達峰也顯得如一頂舊僧帽。夜晚原來比白晝要大。白天是一件緊窄的襖,裹挾了太多的人和事物。看什么都大,都了不得。而黑夜是縮形衣,因為模糊了所有事物的邊界,所以什么都顯得小了,什么都不要緊了。
荒原就是一塊冰涼的烙鐵,勞作暫時離開了那里。連土里的小蟲子和一切微小的生物都要睡著了。山也變得小了,變成了枕邊的桌幾。村莊也變小了,變得脆弱和神秘,仿佛一個含糊的夢。夢里,含著嬰兒噙著母親乳頭的囈語。村子里每一聲的響動,都如洪濤巨浪,要把村莊掀翻了。夜再犁一遍。把那些枯枝敗葉犁去,把那些陳年往事也抹進同一片土中,為死亡騰開道路,為又一次新生騰開道路。
(摘自《山花》2022 年第1 期)
事情往往這樣:當我在享受生活樂趣的時候,我的創造力沉睡著,只是偶爾吐出幾句夢囈;而當我痛苦得無法活下去的時候,我的創造力卻蘇醒了,日漸活躍,從我的痛苦中成長起來,就像從黑黝黝的沃土中探出頭來,蓬勃成長一樣。
(摘自豆瓣網,飄飄圖)
那天我和一位心理學家聊天,他說,人怎么培養自己的抗壓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一門愛好。不管是養花、釣魚還是潛水、集郵,都行。但是第一,必須沒有任何功利動機;第二,你得是花了大量的心力和時間在上面。
過去,我們理解這種愛好,就是打發時間,甚至是玩物喪志。但是這位心理學家說,不是,這種愛好,對一個人來說,其實是一種內在的人格建設。
用心血澆灌出來的小世界,平時看著什么用處都沒有。但是,一旦人遇到外部的重大沖擊,因為有了這個內在的小世界,人格就不至于崩潰。而從外面顯現出來的,就是這個人的抗壓能力特別強。
說白了,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總得有點什么東西舍不得。我們擁有的東西,其實不是我們自己,舍不得的東西,才是自己。
(摘自“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飄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