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莉 李 密 朱春風 董翠紅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煙臺 265400)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男性加入護理行業,但由于傳統觀念“女人做的事”刻板印象及社會性別的定義[1],對男性護理人員的自我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造成男性護理人員增長緩慢,執業率遠低于女性。隨著社會進步以及衛生事業的發展,護理領域單一性別化的局面漸漸發生改變。護理是需要承受高壓力、高風險,集腦力、體力為一體的工作,男性在護理事業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當前護理院校男性護理學生(簡稱男護生)的現況分析,可以預見將來男護士的數量將呈現增長趨勢。而堅定的職業認同是增強男護生執業率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在我國社會性別刻板印象下男護生的職業認同現狀及原因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采用目的抽樣結合滾雪球抽樣[2],選取某專科學校一年級男護生為研究對象,分普通高等護理和對口高職護理兩類,共178名。樣本量根據資料分析的飽和度進行確定。資料的飽和是指通過分析每次訪談收集的資料,再繼續訪談新的個案,資料沒有新的主題出現[3]。通過本人授課期間對學生的了解及其他任課老師推薦,確定一部分訪談人員,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訪談結束時詢問訪談人員是否能推薦其他適合訪談對象,確定并聯系后期的訪談對象,如此循環,直至信息飽和。最終納入男護生11名,具體情況見表1。
2.1資料收集方法
資料收集應用半結構式訪談法。訪談前介紹研究目的及方法,取得訪談者同意并對訪談資料嚴格保密。通過預訪談,結合量性研究進展,制定訪談大綱。訪談提綱為幾點。①為什么選擇護理專業或者說哪些因素促使你最終選擇護理專業?②是否認為護理專業更適合女生,為什么?③將來就業有什么計劃?訪談時提問順序和措辭可根據情況靈活掌握,時間控制在0.5~1小時之間。密切圍繞訪談提綱提問,同時鼓勵訪談對象自由闡述觀點。訪談中采用錄音、筆錄,同時觀察訪談對象的姿態、表情、眼神、語音、語調等非語言性信息,并對特殊表情、手勢進行記錄。
2.2資料分析方法
采用Colaizzi資料分析法[4],其注重融入被訪者的感受,并加入了訪談者確認、評價分析結論的步驟,具體分以下七個階段。①詳細記錄并分析訪談資料;②提取與研究現象有意義的陳述;③從陳述中歸納、提煉意義;④從意義中形成主題、范疇;⑤將主題聯系到現象進行完整陳述;⑥陳述構成該現象的本質結構;⑦將結果返給被訪者,進行真實性的求證。
男生選擇護理專業一般是綜合考慮,不僅關注個人興趣愛好,還考慮到將來就業及待遇問題,選擇呈現多元因素共同作用。①好就業:M1、M3“主要是男護生好就業。”M6“未來就業可能會比較吃香。”②待遇高:M1“主要是綜合比較一下,覺得工資待遇都還可以,所以選擇護理專業。”M3“待遇是比較好的。”③家里推薦:M2、M6“父母要求而選擇護理專業。”M4、M8“因為家庭的原因,結合現實考慮,選擇護理專業。”④個人喜歡:M5、M7、M11“喜歡醫療,喜歡護理,就是喜歡它的工作性質,就是想救人。”M9“因為從小比較喜歡醫學類專業,所以報考了護理專業,當然如果單純地以喜歡選專業的話,有點太片面了,綜合考慮的比較多吧。”
人數少、力氣大、思維理性、時間自由度高、個性化護理需要、就業競爭壓力輕是男生就業明顯優勢。①人數少,競爭少:M1、M2“現在缺男護生,醫院里男護生很少,男護生很好就業。”②生理優勢明顯:M1、M2、M3“有些力氣活還是需要男生干的,女生干不了,而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M4“女生能做的,男生基本都能做,而女生因為體能性格限制,反而不如男生。”男生生理優勢明顯,工作后大多會被分配到急診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等科室,在工作中如轉移患者、協助患者翻身、倒夜班、出診比女生更有優勢,另外,在精神病房,當患者出現沖動行為需要控制和適時保護時,男護士優勢更加顯著。③時間自由度高:M7“男生不用休產假,而且不容易遭受家庭的影響,工作相對女性專心。”④思維理性:M1“操作時,男生比女生心態更穩定。”M2、M7“遇到突發事件、緊急關頭男生更鎮定從容。”M11“男性思維更理性,更容易熟練操作那些復雜、高級的醫療器械,而且動手能力強,也傾向于大膽實踐。”⑤個性化護理需要:M7“涉及男性隱私的護理操作,如插尿管、備皮等,女護士容易尷尬,可能會導致患者緊張情緒,最好還是同性操作。”超過80.0%的男患者更愿意接受男性護理人員的護理[5]。
在護理行業的堅持上,大家思路基本一致,抱著“試試看”態度,先考慮護理行業,能接受就繼續干,“干的不開心”就轉行,說明在國家政策大力宣傳下,男護生就業思路較為開闊,也更加現實。M3、M7、M10“畢業后想去三甲醫院,專業對口,這是我們大家的夢想。”M2“先去醫院當護士,如果有機會,我要繼續深造當大夫。” M4、M5、M6“我想先考進醫院了解醫院的內部運作、體制,積累經驗,然后再去做一些醫療周邊的行業,比如藥店、理療店等,主要還是先就業再擇業。”M8、M9“先去三甲醫院實習,積累經驗,提高技能,提升學歷,爭取去較好的大醫院工作。先會慢慢適應護理工作,要是以后真正干上護理,覺得不太適合自己,實在不行再想其他工作,也應該是跟醫療類有關,輕易改行是比較難的,畢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這方面。”
雖然有些長輩不理解,覺得“一個男人怎么干這種女人干的工作”,在醫院的實習中,面對醫生,也偶爾會有失落感,但在同輩中,多數人對其護理專業的選擇表示認同。①部分長輩不理解:M9“現在人思想并不是那么傳統,男生和女生學護理都可以,只有家里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思想比較傳統,我父親不太認同男生學護理,他認為護理專業適合女生。”②醫院環境的壓力:M6“部分患者和家屬已經認為從事護理專業的就應該是女生,如果突然發現是男生,可能會引起一些不適,在心理上不大接受。”M7“面對患者,給患者的直觀感受比女生略有欠缺。”M11“真是醫生的嘴護士的腿,一起實習的同學,做醫生的查完房,就去辦公室坐著了,我們就一直在病房里跑來跑去的,真不平衡啊!尤其是面對女醫生,人家在患者面前查房,高高在上的感覺,我們就在那掃床,一個大男人,覺得真是丟人!”③同輩認同度高: M3、M4“朋友、同學覺得學護理挺好的,待遇也不錯。”M5、M8“有能力的人不分男女,沒有性別之分,只有能力大小。”M10“很多親戚朋友都說男護生比較吃香。”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護生對職業認同程度相對較高,但究其原因,更多是緣于就業因素。男護生就業首選護理專業,但這并不能完全滿足男護生的職業需要。大部分男生抱著“先就業后擇業”的心態試試看,這也提示我們不僅需要加強對在校男護生的職業情感教育,更要關注在職男護士的職業生涯規劃,以減少男護士的執業流失率。
1.1男生對護理職業認同度較高的原因分析
1.1.1 受訪者情況分析
11位男護生均為大一新生,僅有兩位男生在中專參與過臨床實習,作為新生,他們接觸臨床職業現實情況較少,因此職業心理表現出理想化色彩,故其職業認同度較高,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同[5.6]。此外,興趣使人產生巨大的積極性,獲得肯定的情緒體驗。自主選擇護理職業的護生,其職業認同度較高,表現出對護理專業了解更多,具有更積極的情感傾向,在職業社會化的過程中能更多地反思自身能力與職業相符程度,更能克服困難而堅持所選專業。本研究中有五位受訪者表示個人喜好護理專業,也提高了職業認同度。
1.1.2 社會環境分析
從目前就業形勢看,“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學生對專業的選擇趨向于理性。護理職業相對穩定且收入中等,這對大專學歷層次男生很有吸引力。此外,男性從事護理職業已成為一種趨勢,從男護生本人、醫護工作者以及患者,都認為男性在護理職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另外,學校教師普遍較關注男護生,頻繁的師生互動使其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護理專業,因此,本研究中男護生呈現出較高的職業認同。
1.2真正提高男生護理職業認同度的對策
1.2.1在校學習期間
職業認知是漸進的過程,從新生入校第一天起,即應系統開展職業教育,不僅需要專業思想教育,更需要專業情感教育。如舉行專題講座,介紹職業前沿,客觀講述男性在護理職業中的機遇與挑戰;邀請優秀男畢業生甚至國內外優秀男護專家舉行講座,以自身經歷激勵男護生;適時進行挫折教育,增加職業生涯輔導課程,傳授臨床應對技巧,避免護生因理想化的職業期望和職業現實差距過大而產生文化休克,助其形成理性職業認同。
1.2.2臨床實習、工作期間
教育者需要重視臨床實習對護生良好職業認同的培養,實習基地應不斷完善臨床教學環境,選拔愛崗敬業、業務水平高、溝通能力好的帶教老師給予學生正面影響,不僅傳授臨床知識與經驗,更向男護生傳遞積極穩固的職業思想。工作期間,可以系統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職業認同干預、職業交流平臺建立等工作,認同男護士的工作能力,為其提供更寬闊的發展空間[7]。
雖然男護生對自身從事護理職業持認同觀點,但現實生活中依然面臨家人朋友、醫生患者、社會群體等的不完全理解。社會對男護生的刻板印象,源于護理創建早期,護士主要進行簡單的照顧性工作,帶有典型的女性特質,男性不適合這種細致地服務性工作;自南丁格爾現代護理時期,女性是護理職業的主力,即使有男護生,人數也較少,且多從事于急診室、手術室、ICU等不與患者過多交流的科室,以至患者形成性別刻板印象。首先,護理教育者在對男護生進行專業培養時,可先解除其本人對護理職業的性別刻板印象,甚至可高度認同男護生在工作中具有的體力、精力、思維、個性化護理需要等優勢,增強其職業認同感。另外,作為公民,社會群體對男護生工作的認可與支持是其工作動力的重要來源。社會各界應正面大力宣傳男護生工作,樹立男護生的良好社會形象,這不僅可提高全社會對男護士的認同,還可讓男護士倍感尊重。
大量研究表明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職業認同負相關,即男護生存在越深的護理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越影響職業認同水平[8]。本研究表明,我們需要關注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對男護的影響,可從國家、社會、個體三個層面強化“護理職業無性別之分”的理念,有計劃地消除男護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增強男護生的職業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