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雙嬌
(福建江夏學院 設計與創意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培育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內容,是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2018年,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8〕8號)中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1]?!辈⑶遥缭?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進一步對高校的人才素質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要求將創新創業教育擺在突顯的地位[2]。
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培養具有一定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需要加強實踐教學[2]。2014年,教育部明確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要向應用型本科轉型,輸出市場需求的實踐型人才。另外,2019年10月,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提高課程建設質量為綱要提升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質量[3]。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因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自身受限條件以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理念等因素,導致培育出的人才存在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不足,專業實踐能力也不能滿足崗位群的需求等。因此,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改革意義重大。
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就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業能力的鍛煉,它是實現理論結合實踐的重要途徑,是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實踐能力的提升密切相關。
因此,不論從國家政策文件、教育戰略層面,還是從社會崗位群需求、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的視角,或是雙創教育與實踐教學之間的關聯性而言,開展雙創教學與實踐教學協同教育,實現實踐教學改革,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業能力的實踐型應用型人才是大勢所向,也是必然要求。本文以風景園林為例,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重實踐學科,實踐教學水平直接關系到專業教學質量。作者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實證調查福建江夏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在實踐教學及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雙創”教育和實踐教學之間的耦合關系,探索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改革路徑。
實踐教學是通過參加具體的活動來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手段,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促進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4]。也就是說,學校開始實踐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教育活動,其本質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的人才[5]?!半p創”教育需要依托實踐活動來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其同樣要求學生解決現實的問題,而非紙上談兵。因而,二者的教育本質基本相同。
將創新創業融入專業實踐教學中,可以充實實踐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以往的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著重本專業知識掌握和技能應用,對于其他學科或是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幾乎沒有涉獵。而將“雙創”教育融入其中,可以充實課程內容,實現協同育人。二者的融合使得實踐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提升專業技能,強化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同時,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專業知識教育提供支撐,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能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提升。因此,“雙創”教育與實踐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教育中應該協同育人,相互融合,實現互利共贏。
作者在查閱大量創新創業和實踐教育相關文獻資料和學校近幾年出臺的文件,以及在深入了解當前我校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的基礎上,設計本次調查問卷,并且邀請專業教師和“雙創”導師對問卷的題項進行評估篩查,最終編制而成調查問卷。調查方式是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收集,調查對象為我校風景園林專業115名在校生。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114份,在篩查之后,剔除無效問卷9份,問卷有效率為91.3%。在對問卷數據進行整理后,開展現狀問題分析。
2.1協同教育理念缺乏
當前我校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缺乏協同觀念,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未能有效融合。調查顯示,在問及“你認為學校的創新創業訓練與專業教學的關聯度高嗎?”這一問題時,選擇“關聯度一般”“關聯度較低”“基本無關”這三項相加占比66.3%。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目前的風景園林專業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關聯度不大。這樣的現狀將會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無法應用于實踐教學,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也會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
2.2導師指導效果不佳
師資隊伍建設有待提升,校外導師對學生發揮的作用有限,校內導師創新創業能力缺乏。在 “你認為在創新創業訓練中校外導師的輔導作用大嗎?”的問題中,選擇“一般”“幫助較小”“基本無幫助”這三項相加占比58.3%。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學生認為校外導師的幫助不大,沒有實質性的指導和發揮重要的作用。出現這一結果可能是由于即便校外導師的專業實戰經驗豐富,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工作繁忙,作為校外導師屬于兼職,有極少的時間能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校內導師的理論知識雖然很豐富,但企業實踐和創業經歷有限,在指導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活動時容易紙上談兵,很難解決學生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困境,直接影響了專業的實踐教學。
2.3不同專業合作交流不足
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聯動協作不足,相同專業學生擁有相近的知識體系,很難產生突破性的思維碰撞。在問及“你更希望同本專業的同學還是其他專業的學生開展項目合作?”這一問題時,選擇“本專業”占比50.2%,選擇“其他專業”占比39.1%,認為“無所謂”的有10.7%。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學生比較希望與本專業的學生合作,同外專業協作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另外,從歷年的創新創業項目開展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項目組成員都為本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這一現象非常不易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提升,也無法實現不同專業學生的優劣互補,更不利于實際項目的成功落地。
注重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是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創新創業背景下開展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措施。首先,應打破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課程邊界,將創新創業教育內涵融入專業教學,教師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使得學生設計出的作品更有前瞻性。其次,將創新創業課程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中,增設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關的課程,課程包括創業基本理論、創業的方法和技巧、國家的法規和政策方針、創業如何與專業結合等內容,通過普及創業基礎知識和案例解析,激發學生對創業的熱情和追求。最后,專業實踐課程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理論知識的講授環節前移至課前,以保障有充足的課堂討論和實操時間,提高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
“雙創”實踐教學平臺的搭建應立足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和需求,應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業能力、實踐能力為目標導向,應打造“一室二基地四平臺”多方位的,教學、實踐、科研三位一體的平臺。
“一室”指的是校內風景園林專業工作室,通過選派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校外導師,聯合專業教師指導工作室構建,針對不同年級,以實際案例由淺入深指導教學,學生充當設計師角色參與到實踐案例,以計算產值的方式作為學生的實踐考核評價標準。工作室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創業的平臺,也是風景園林專業學生自主創業的一種常見形式,讓學生共同參與工作室的運營和管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業思維、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團隊協作、與甲方溝通等能力。
“兩個基地”分別是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產學研實踐基地,校內實踐基地主要是用于植物識別與配置的園林實踐場地和滿足園林工程實驗的工程試驗場所;校外產學研實踐基地是學生參加實習、參與專業實踐的主要途徑,校外實踐基地的構建應在校企合作的基本框架下,使基地與教學、科研、就業三者彼此聯系,實現校企雙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四個平臺”分別是眾創平臺(空間)、學科競賽平臺、虛擬仿真平臺以及科研平臺。眾創空間為大學創業提供良好的條件和平臺,高校應整合現有資源,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眾創空間的建設中,以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依托學科競賽平臺開展實踐教學,以賽促學,并引導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各種創新創業訓練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眾創氛圍。同時,也可以將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內容、學科競賽內容、科研成果三者之間進行相互轉化,共同指導實踐教學;虛擬仿真平臺在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即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進行景觀工程的演示或設計方案的效果呈現等,虛擬仿真技術集合了VR人體體驗動作數字化捕捉、建筑信息模型、3D打印技術等技術以實現實踐教學目的,使教學形式不局限于投影儀,而是通過佩戴專業設備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于案例項目的場景之中;創建或依托學?,F有的科研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應充分發揮科研平臺的資源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一是為創新教育提供先進的設施設備和良好的實驗環境,二是為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科研師資和創新思維,三是為創新活動開展提供項目支持。高校應充分挖掘和利用科研平臺的優勢來反哺實踐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創新創業項目指導應實行校外校內“雙導師”制度,并且要求導師全程參與項目進行指導,避免項目虎頭蛇尾。校外導師要“請進來”,聘請設計公司的高職稱技術人員或企業管理人員擔任校外創業導師,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來校開展“菁英講堂”,為廣大師生開展“雙創”培訓和分享創業經歷。校內導師要“走出去”,打造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師資隊伍,選派青年教師到企業參加創業實踐,一方面,了解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提升商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參與實踐項目,提高自身專業實踐水平。
通過學科交叉、融合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鐚I合作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頭腦風暴、拓寬思路,促成原創型的科研成果,還可以綜合不同專業特長,優劣勢互補,有利于創業項目的成功孵化。風景園林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知識的融合型、應用型學科,涉及建筑學、城鄉規劃、植物學、生態學等主要學科,集科技、人文、藝術特征于一體。這就要求風景園林專業學生應是具有廣闊視野、具備多學科綜合知識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跨學科開展大學生“雙創”項目和各種實踐項目,有助于培養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和綜合能力,激發創新、創業熱情。
另外,開設多專業的聯合實踐課程,不同專業的相互聯動合作,不僅有利于不同知識體系不同思維的交流碰撞,還能夠讓學生提前體驗今天在社會工作崗位中的協作。例如,風景園林專業可與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按小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文旅策劃等實踐項目,實現工科與文科專業不同思維的交流,實現跨學科的交叉互補,打造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