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治州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貴州 銅仁 554300)
博物館是我們追溯歷史,懷念過去的重要場所,因此博物館內的文創禮品店一直都被文創愛好者們所青睞。禮品店內的文創產品能夠讓前來觀看的人們懷念過去,同時能夠讓觀賞者擁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現階段,我國博物館存在一個通病,那就是相互間的交流不夠密切,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博物館之間,本身在運營的整體條件上就沒有占據足夠優勢,又都在進行“閉關自守”,沒有主動“出擊”的意識,這樣的思想限制了博物館的發展。中小型博物館在國內一般都分布在三、四線城市中,這樣背景下,博物館內的資源會相對匱乏,而且博物館內的文創點也比較少[1]。不僅如此,因為資源的匱乏,文創點內的特色產品也不多,種類上相對單一。博物館文創禮品的主要作用是向參觀者傳遞一些文化知識和內涵,但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館因為文創禮品種類上的單一性,使得其所能傳達的含義相對少了很多,沒有辦法充分發揮出文創產品的作用。此外,現階段我國中小型博物館在人才管理和儲備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能夠吸納的人才數量越來越少,特別是一些綜合性技術人才,這樣就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在研發方案制定完成后沒有人才隊伍能夠真正地落實下去,最終也只是在文獻上進行規劃。而想要有效地解決這一情況,就需要大力引進先進人才,從而讓更好的文創產品被研發出來,進而促進博物館的發展。
博物館的發展情況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除了一些非營利和服務業務之外,也加入了成本管理,文創產品是促進博物館經濟發展的衍生品,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業務。博物館通過產品文化的傳統,延伸出博物館歷史文化的內涵,同時還能夠打響博物館的名氣、擴大影響力。通過在博物館內研發并經營富有新意的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富有更加全面的經濟發展,同時為博物館開辟出一條全新的發展路線,從而真正實現將博物館帶回家,推進文化建設發展。對于中小型博物館來說,文創產品猶如一股新鮮的血液,增強了中小型博物館的創新能力,改善現有的運營方式,讓中小型博物館創新出一個全新的模式,從而促進經濟收益,同時還能夠吸引人才,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中小型博物館的運營現狀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創新意識,他們沿用著傳統的運營手段,因為他們認為這樣至少能夠正常地運營下去,但這種傳統的思想在目前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需要在觀念上進行創新,具體做法首先要立足于觀念上的更新,國內中小型博物館要深刻認識到發展文創產品對于博物館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要引導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主動提出想法和觀念,增加工作人員和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此外,還可以在博物館內創建一個文創產品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研發和運營文創產品[2]。最后還要強化對館內工作人員的培訓,為他們創造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不斷開闊眼界。長此以往,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創新思維方式,為博物館的創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文化創意產品對于質量和品質方面的要求是關鍵,但并非只集中于此,還需要在創意和內涵上進行完善。在量化生產條件下起到了優勢外,還需要讓文創產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在產品的成本上和生產速度上也具有一定特點。但是這樣文化產品依舊存在一定劣勢,比如產品形式上呈現出單一、呆板的情況,這樣的產品也顯得廉價一些。而原創的手工藝品可以有效地彌補這樣的缺陷。由于手工藝術品具有純手工制作的特性,每一件都是經過人工的制作,這樣能夠形成微小的變化,從而使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性,也可以說成是“限量版”這樣就更加具有珍藏價值。基于這種計劃,博物館可以請當地的手工藝人為博物館創造一些純手動制作的文創產品,提升產品的品位,讓這樣的產品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具有一定的閃光點,讓文創產品的富有更高的價值。因此,中小型博物館要將量化生產的文創產品和純手工生產的文創產品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全面促進博物館的經濟發展。
文物是博物館平穩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歷史的傳承者,文創產品的來源要和歷史以及文化相結合,因此產品開發還是需要依托于博物館眾多產品的基礎上。當有觀賞者走進博物館看到一件精美的藏品時,在了解藏品背后的歷史故事之后,對這些藏品或多或少會留下片刻的記憶[3]。而在參觀結束之后,如果在日后的生活中看到和這些藏品相同的物品時,便能夠在看到這些藏品的情況下勾起一些殘留記憶融合,從而促使觀眾購買這件藏品。
通過優化博物館展覽,從而開發出優質的文創產品。展覽是博物館必須要執行的基礎任務,是實現其社會教育作用的最主要的方式。對于綜合性的博物館而言,每一個展廳都陳列著不同主題的藏品,并通過獨特陳列方式展示出來,對于一些紀念性或者專業性的博物館來說,往往會始終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展示。主題鮮明,極具針對性。不同的展覽主題所表現的物體也有著不同的內涵,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產品展示,是需要深挖文創產品本身的潛力,在研發上配合展覽主題,產品開發應該發掘陳列展覽的潛力,再配合上展覽的主題,能夠讓展品更加具有歷史性。比如,革命題材的陳列就應將紅色作為整個展覽的主體色,這樣能夠將紅色精神貫徹于整個展覽活動中,讓觀眾與其產生共鳴。
博物館的基本任務就是將歷史文物進行收集、展示,從而達到有效的教育作用。一個博物館存在的價值就在于能夠通過所收藏的歷史文物,讓國人對我國歷史有一個追溯的源頭和驗證。一件好的文創產品能夠讓觀眾深刻地了解其背后的歷史故事,強化參觀者對于歷史文化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觀眾學習和了解歷史知識。博物館相關教育人員要通過向觀眾介紹文創產品,從而為他們展示歷史背后的故事。
當地博物館也可以說是所在城市的歷史名片。中小型博物館無論是在建設風格還是在館內陳列來看都富含當地的文化特色,都能夠向觀眾傳達當地的文化特色。這樣的文化背景和藏品多少都有一定的關系,地方博物館就是當地文化歷史的記錄者和傳承者。每一件本地出土的文物反映的是當時歷史時期的經濟以及風土人情,同時具有獨特的本土風貌。
適應市場的需求,打造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這一點對于中小型博物館來說非常重要,中小型博物館沒有國家級、省級博物館那樣的資源,所以在中小型博物館中開發文創產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打造屬于自己的產品品牌。
產品標識,是一件產品從生產日期、材質等對產品進行詳細介紹的信息,同時產品的標識都是以紙質的形式出現的。還可以將復制產品所對應的原件產品的詳細信息進行介紹,并依附到復制產品內,這樣能夠讓人更加了解產品本來的歷史背景和內涵。產品的標識可以幫助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件產品的具體信息,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夠起到教育的意義,這種教育的一項關鍵性作用就是幫助觀眾辨別真偽產品[4]。產品的標識應該簡單明了,讓觀眾能夠一眼了解產品的詳細信息。在保證上也要有講究,包裝也需要結合產品的實際歷史故事進行設計,如同一個產品的外衣一般,也能夠讓觀眾對產品有一個基礎的認識。
中小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時需要將高檔化和平民化進行融合,高價位的產品成本高所以銷售價格偏高,這樣的產品需要重視質量,不要大量囤貨,如果大量囤貨可能會造成資金回籠慢。低價格的產品,用料普通生產成本低,銷售價格也會偏低貼近、銷量也會比較高。比如,常見的像文具用品、書簽、水杯等小品類的商品,客戶的購買需求量大,就需要商家有足夠的庫存。兩種價位的產品最好都有,但要合理分配比例。對中小型的博物館來說,應該根據當地消費能力進行鋪貨,所以研發多款式、低價格的產品也該占很大的比重,但不能完全放棄高端產品。高端產品是追求公義,有獨具一格的觀賞性,突出精神層面追求。比如,常見的擺設藝術品、地方手工藝術品等,都可以達到很好的展示效果。
博物館的文化產品應兼具實用和美觀還要有地方文化特色。例如,首都博物館,之前的藝術紀念品鑰匙扣、筆記本、袋子等,形式也很豐富多樣,同時也有很多展覽元素,提高了對展覽的宣傳。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愛好不同,對于中小城市的普通參觀者,更偏好綜合性價比高的產品。所以將文創產品的外觀和使用意義相結合,這樣能夠讓文創產品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不同年齡段的參觀者對于文創產品的要求各不相同。少年傾向于益智類的產品,科技類博物館可以注意這一點開發一些科技有關的玩具、學習用品等。按照學習目的可以分為三類:學習型、科研型、觀光休閑型。學習型的人在參觀博物館時會對書籍或者是雜志等產品更加感興趣,科研型的人一般為自己的研究課題找資料,為觀察某些展品而來,會對文化品質要求較高。觀光型的人主要為了消遣旅游一般買東西隨意性強,一些低價位的比如臺歷等產品更符合他們需求。不同的職業人員對產品的需求也使不同,在研發時盡量做到雅俗共享。
博物館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所展覽的藏品有足夠的理解,對于觀眾的問題可以隨時解答,同時也可以對感興趣的人進行產品的詳細介紹,一般在觀眾了解作品后都會有較強的購買欲望。銷售人員一定要有一定的形象和職業素養,在服務性的窗口要表現出熱情自信。中小型博物館需要重視鼓勵銷售人員和在編的人員溝通,公平對待員工,適當對于有比較好業績的員工給予獎勵,有利于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博物館內的各種硬件設施固然重要,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也是促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網絡咨詢等新媒體平臺可以對博物館進行宣傳,現如今還有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館沒有獨立的網站,通過自己的網站進行宣傳推廣產品很重要。觀眾可以在去博物館之前先走進博物館網站,在網站上對博物館的藏品和其他產品進行一些初步了解,這樣在實地參觀時就會更有目的性。同時,博物館通過微博等軟件建立信息平臺,將博物館的活動信息等及時地更新傳播,就可以很容易和市民產生良好互動,在互聯網發達的當下,應該合理運用網絡媒體拓展產品信息。
博物館和外界進行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對于中小型博物館可以通過和當地一些禮品公司進行長期合作,可以通過接受一些小訂單,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成本,也可以在質量上有保障。對于博物館的手工藝品,可以和當地的手工藝術作者進行合作,不脫離歷史創作產品。紙質印刷品的研發可以和當地出版社或印刷廠聯合,或者教育部門合作設計一些兒童讀物等。同時,也可以和當地的旅游景點合作,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博物館是一個存儲資源和開發資源的場所,可以進行文博市場資源整合,對博物館的產品進行分析研究,最終優化市場。營銷就是以展覽和產品為主,通過和企事業合作進行互補,不定期進行展覽,可以和附近的其他城市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共同辦展覽,在展覽結束后,觀眾購買產品是對展覽的最好紀念。通過這樣的形式就可以進行主動銷售,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使文創產品的營銷模式變得多樣。
各個中小型的博物館應該進行互動,博物館所設計出來的產品,使每一件產品都蘊含著文化意義。對于觀眾來說,將衍生品帶回家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滿足,同時也豐富了對于博物館的熟悉度。對于博物館來說,文創產品是促進博物館平穩發展的重點業務,既可以有經濟收益,也可以使博物館功能被發揮,通過文化創意產品也能夠延伸出一些其他的功能。中小型博物館可以通過創意使博物館的產品生動活化,增加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