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珊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服裝表演國際化的道路越走越寬,很多專業的模特經紀公司,專業培訓機構不斷出現,并且主動地與國際社會進行合作,繼而使得服裝表演相關領域的發展成就不斷增強。從服裝表演的類型來看,其可以歸結為促銷型表演、發布會表演、競賽類表演、創意型表演、娛樂性表演等,在多元表演活動中,要想提升表演的效益,就需要能夠展現出自身的特色,因此在此版塊可以合理地將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融入進去。
服裝表演與化妝造型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決定了可以將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融入到服裝表演中去。詳細來講述,這兩者的關系可以這樣去理解:其一,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服裝需要化妝來進行補充,化妝需要服裝來搭配,服裝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化妝也會不斷發展,兩者在不斷整合的過程中,服裝表演活動的效益會得以不斷提升。在大型的時裝活動中,設計師往往在設計方面進行很多的投入,融入自己對于時尚流行的認知,展現出創新性的設計。在服裝展示過程中,往往會對模特的化妝造型進行優化,無論是面妝,還是發型,都會盡可能地與服裝整體造型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夠使得服裝呈現效果得以提升。在此過程中化妝造型師會依照服裝表達的理念去進行主題元素的設定、風格的設定、款式的設定、色彩的設定、面料的設定,繼而確保與人文氣息之間處于吻合的狀態。其二,強調與被強調的關系。在服裝表演的過程中,化妝造型還可以起到突出優勢的效能,有時候還可以彌補一些缺陷。這是因為化妝的核心區域就是面部,占比比較小,但是因為有表情,就有情感載體的效能,因此對于服裝表演而言,面部上的化妝造型,不僅僅可以使得舞臺氛圍得以營造,還可以使得服裝效果不斷提升,繼而使得服裝表演進入到更加理想的狀態。其三,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服裝表演是以模特為核心的,作為載體,需要將服裝元素、化妝元素、人體元素融合進去,繼而展現出服裝設計者的思想,實現與消費者之間的交互。在此過程中,模特的身材、模特的儀表、模特的氣質、模特的展示能力,都需要盡可能地與設計者要求保持吻合,模特需要能夠領悟設計者的意圖,并且在實際表演中進行靈活地呈現。在理解這樣的關系之后,就可以更好地在實際服裝表演中,合理的使用化妝造型。
在正確理解化妝造型與服裝表演之間的邏輯關系之后,接下來就需要能夠正確理解應用形態,繼而保證能夠切實地實現兩者的整合。在此過程中,關注的節點有:
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在服裝表演中的使用,會將焦點放在造型元素的直接使用,比如將古代妝容使用進去;傳統元素圖案再次設計和使用,比如對于戲曲任務妝容進行部分使用;無形元素抽象表達,比如在服裝表演中,將潑墨寫意造型使用進去。比如點唇和畫眉毛手法使用的,無疑就是中國古代化妝造型元素,這種造型在當時是比較流行的。這種元素的使用,除了需要保證技術功底之外,還需要具備生活視野,可以合理地將妝面與思想境界融合起來,繼而實現美感情境的架構。還有戲劇元素也是傳統化妝造型中的重要手法之一,依靠莊重、夸張變形的圖案,可以呈現斑斕色彩,這樣可以引起國際社會化妝界的普遍關注。比如在2009 年MAC 彩妝發布中,就將中國古典戲劇化妝元素很好地融入進去,可以實現良好歌劇嫵媚情態的呈現,加上發式上的傳統化妝處理,使得東方女性的性感和華麗氣質很好地呈現出來。
在將中國化妝色彩元素融入到實際服裝主題的時候,多數需要對于主題內涵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再去決定,是使用互補色增強和諧度的方式,還是以對比色增強明快跳躍感覺的方式。比如在1998 年秋冬高級時裝展上,加利亞諾設計的服裝,有著旗袍的樣式,但是使用了西式的禮服領子,還有中國式的紅妝和黑色假發,從整體看來比較明快和跳躍,形成鮮明的對比,繼而使得舊上海風塵女子風情萬種的形象得到很好的呈現。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服裝表演,不僅僅要處理好服裝與妝容色彩之間的關系,還需要處理好妝容與人體膚色之間的關系,要正確理解這樣的關系,結合服裝主題去進行優化。從服裝表演的角度來看,膚色可以歸結為冷色和暖色,暖色可以細化為春季色、秋季色,冷色可以細化為夏季色和冬季色。在此過程中進行色彩元素的創新,膚質色彩可以與妝容色彩相互搭配,這樣可以更好地展現出實際主題。比如在Revlon 的《金色彌嫣》主題表演情境中,就會將金色妝色融入進去,這樣可以很好地展現出黃皮膚,還可以實現對應色彩情境的生成。
在模特表演整體形象塑造的過程中,還可以將實際古代裝型構思的元素融入進去,此時關注的是服裝、發型、妝面、配飾多元素之間的整體優化組合。此處可以以唐代士族女性妝面為例,其不僅僅華麗,并且實際程序處于十分復雜的狀態,一開始需要進行敷鉛粉,再者是涂胭脂,接著是進行描眉,在此之后是貼花鈿,繼而需要完成點笑靨和描斜紅,最后一個步驟是點唇。在當時最為流行的是紅妝和白妝,化妝程序更加復雜。這樣的轉型構思元素可以很好地在實際服裝表演中發揮效能,可以更好地凸顯出對應朝代的特點,并且引導實際受眾迅速地進入到表演的朝代情境,這樣自然可以使得實際的妝型構思的綜合應用效益得以全面發揮。
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在服裝表演中的應用,要能夠正確理解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的特點,遵循服裝表演的規律,切實地進行對應服裝表演應用格局的構建。在此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節點。
中國傳統化妝造型文化發展歷史悠久,作為重要的傳統文化載體,其在人類精神文明承載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不同的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是不一樣的,要能夠依照當前人們的審美需求,合理地將傳統化妝造型元素中的文化提煉出來,以文化為沉淀,進入到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實質的反饋中,繼而使得中國傳統化妝造型文化可以更好與世界融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實際審美內涵才能夠更好地滿足實際服裝表演的訴求。對于設計人員而言,要能夠在審美需求與傳統審美元素之間做好權衡,合理地進行挖掘,繼而確保實際的傳統化妝元素或者技術,在現代化的服裝表演平臺上,綻放異彩,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在傳統元素審美內涵挖掘的過程中,要樹立精細化挖掘的意識,切實的關注形式上的挖掘,內容上的挖掘,主旨上的挖掘,確保挖掘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升,這樣實際的傳統元素才能夠成為服裝表演活動中的重要點綴,由此使得審美內涵展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這是一項比較浩大的工程,要能夠在此版塊消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夠保證審美內涵的挖掘漸入佳境。
在服裝表演的過程中,受眾要正確理解其中使用的傳統化妝造型元素,以此實現新的化妝造型方案的設定,不斷發揮深度解讀的效益。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設計人員,不僅僅要從自我身份感的角度入手,實現當代認同的尋求,還需要以主我的角度去進行審視,進行主我和客我之間的對比。從橫向角度來看,要能夠正確理解自我和非我之間的關系,自我是自我深度感和向內感[1],客我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相互影響的關系。在此過程中要能夠不斷地實現我位置感和歸屬感的塑造。最后,對內方面,要能夠切實地采取措施,強化自身獨特優勢,實現文化自信和自我身份認同機制的構建。對外而言,要能夠確保對于時尚生活狀態的感知不斷提升[2],實現傳統元素與世界流行之間的整合,這樣彼此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會不斷提升。在傳統化妝造型元素深度理解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去獲取此方面的文獻資料,對于其研究成果進行歸結,在夯實理論基礎之后,對應用案例進行分析和研判,思考如何將傳統化妝造型元素融入到服裝表演活動中去,在這兩者之間建立橋梁,這樣自然可以使得實際的服裝表演活動的受眾不斷增加[3],實際活動的影響力也會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進展。
傳統化妝造型元素的表達方式,不能一直依照之前的方式來進行,因此要樹立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夠在服飾表演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效能。一些設計人員采取照搬照抄的方式來進行,整個設計顯得比較生硬,兩者的融合也不是很理想,也就不能很好地增強服裝的表現效果,有時候甚至會弄巧成拙,使得服裝表達朝著弱化的方向進展。為了規避這樣的風險,就需要在傳統化妝元素造型使用的時候,可以在深度理解傳統化妝造型元素的基礎上,深度挖掘其內涵,合理地進行創新,在觀眾理解和藝術表達之間搭建橋梁,這樣兩者的融合效益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來。比如在表達自然仿生概念的時候,有一些設計人員一定要將蝴蝶元素、蜜蜂元素、荷葉元素融入到面部或者臉頰上,這樣的死板做法[4],不僅不能展現出新意,還難以展現出其表達效果,其實在此版塊,合理地將一些代表春天的粉色、淡黃色、荷綠等油彩融入進去,也能實現造型與服裝表演之間的整合。還有一點,在實際傳統化妝造型元素使用的時候[5],還需要從受眾的角度,去理解元素傳達的妝容造型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才能將表演妝容與受眾審美保持吻合的狀態,歷史文化才能夠很好地與審美訴求關聯起來。比如在一些服裝中融入中國紅或者中國藍的元素,很多人都可以迅速理解其中的內涵,繼而進入到更加理想的服裝表演觀看狀態[6]。對于設計人員,要能夠正確理解傳統與現在審美之間的融合訴求,繼而不斷的對傳統化妝造型技藝進行挖掘,尋找其中可以滿足人們審美訴求的內容,合理的選擇對應的融合契機,繼而可以使得兩者的整合能夠進入到更加理想的格局[7]。
在服裝表演的環節,尤其是在國際舞臺上,要能夠確保可以很好地將中西方文化融合起來,并且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呈現,在此過程中設計者要去尋找兩者在表達方面的最大公約數,界定對應節點,這樣才能夠確保平衡化處理得到理想的狀態。眾所周知,西方文化往往會有思辨的主題,其可以很好地讓受眾進入到對應情境中,這種帶入會使得其去思考。對于中國元素而言,臉譜化的傾向比較濃厚,結合這樣的特點去進行融合[8]。在實現中外文化融合的時候,要能夠合理地將造型元素與思辨色彩關聯起來,形成新的現代審美意境,使服裝表演活動與當前時尚潮流吻合。除此之外,對于中西方文化而言,要能夠切實地找到兩者的相同點,在有著充分認知基礎上去進行關聯。比如唐代開放的理念與西方女權運動之間是可以關聯的[9],兩者的共同點在于:女性都有著比較高的地位,在做事情的時候,都可以展現出果敢的特點。再者,在將宋明清時期中國女性裝扮與20 世紀60 年代歐美人裝扮進行對比的時候,也可以找到其共同點,兩者間多數都顯得消瘦、平胸且病態,在這樣的對比分析之后,還可以很好地找到兩者在化妝層次上的特點,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對應表演情境的構建,在這樣的背景下,實際的情感共鳴也會進入到更加理想的格局[10]。
綜上所述,千年沉淀的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在表現力方面是比較突出的,必然會在實際服裝表演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對此有著清晰的認知,并且切實地進行服裝表演與傳統化妝造型元素的整合,這樣實際服裝表演活動的整體效益才會不斷發揮出來。在服裝表演的過程中,要能夠正確發揮傳統化妝造型元素的效能,實現良好融合機制的構建,繼而使得優勢可以更好地呈現出來。對于設計人員,要不斷地對傳統化妝造型元素進行挖掘,實現此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協同發展,從多個維度去進行嵌入,以確保中國傳統化妝造型元素可以更好地發揮在服裝表演活動中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