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園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南寧 535000)
截至2022年5月,坭興陶企業已有600多家,年產值約15億元,已成為欽州市的文化支柱產業。坭興陶文化傳承千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是維系欽州的精神支撐。它作為千年古陶,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文化瑰寶,更是欽州市的城市名片。它植根群眾之中,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坭興陶產業發展的內外動因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既有國家戰略層面的有利條件和機遇,也面臨現實存在的困難和挑戰。
從國家戰略層面看,文旅融合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對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出全新要求;從自治區層面看,中央賦予了廣西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新支點、重要門戶,廣西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從地市級層面看,欽州正著力建設“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城市,坭興陶必將承擔起重要的文化交流與傳播功能。
2.2.1 品牌優勢不明顯
欽州坭興陶作為“四大名陶”之一,目前市場品牌優勢并不明顯。坭興陶的市場定位、產品特點、地理環境優勢以及差異化的品牌形象并沒有得到充分展示,也沒有形成特有的品牌形象和不可取代的市場定位,坭興陶品牌價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2.2.2 產業集聚效應不顯著
企業投資擴張能力和研發能力相對較弱,規模效益不突出,龍頭企業有待進一步培養。大部分坭興陶企業呈散點式分布,產業內緊密的專業化分工和協同合作關系不突出,大部分是家家點火、戶戶冒煙式的一條龍生產模式,橫向、縱向產業及相關支撐產業關聯效應和產業集聚效應不顯著。
2.2.3 產業發展科技動力不足
受限于生產規模和研發環境,大多數坭興陶企業研發力度投入不夠,技術創新能力欠缺,產品在設計創意、工藝提升、造型改進和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創新不足,與傳統文化元素、少數民族文化元素以及時尚流行文化元素等泛文化要素融合不深,坭興陶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停滯不前,產業規模化、數字化、智能化進程緩慢,傳統生產方式仍占主流,產業發展缺乏新動能。
圍繞欽州建設“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定位,借力打造坭興陶泛北部灣的品牌效應,推動坭興陶產業向泛文化、高端化、時尚化方向發展。
3.1.1 泛文化
在充分挖掘坭興陶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推進坭興陶產業與文化旅游業、節慶會展業、文化創意業、大健康產業等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推進坭興陶制作技藝與中國傳統書法、繪畫、金石、篆刻等中國傳統文化要素、少數民族文化元素、流行文化IP元素、時尚要素、健康養生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相結合,豐富產品層次;以坭興陶博物館、文化館、坭興陶文化街區為載體,在欽州市境內塑造坭興陶文化氛圍,打造坭興陶文化地標,深化對外交流,推進坭興陶文化進校園工作,編撰出版一批欽州特色文化大中小學教材,強化對坭興陶特色文化的研究教育,充分發揮坭興陶文化的教化作用。
3.1.2 高端化
打造數字創意主陣地,虛擬體驗、3D 打印、大數據庫等技術創新格局;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商業模式和產業業態,強化創新驅動;積極與知名投資集團、科研院所等高端資源合作,培育一批在國際國內具有競爭力與影響力的大企業和大師工作室,推進產業由“作坊式”零散發展向“集聚式”高質量發展轉型;重視高層次人才引育,打造人才高地;強化品牌營銷,提高產品附加值,豐富產品層次,針對高端消費人群和高端市場。
3.1.3 時尚化
以文化創意驅動產品更新迭代,緊跟市場潮流和時尚熱點,強化流行元素與坭興陶的結合,推出系列流行IP主題產品,積極研發和制作系列坭興陶文化創意產品;積極開拓年輕消費群體為主的消費市場,加快產品創新,提高市場快速反應能力,大力開拓新增量市場;創新宣傳方式和拓展流行宣傳渠道,重視新媒體營銷;推進坭興陶傳統文化內涵與科技的融合,鼓勵坭興陶與網紅經濟、動漫游戲、虛擬會展、藝術品網絡交易等融合發展,推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突出坭興陶材質自然特性,探索坭興陶產業與其他綜合產業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基于全域統籌、區域協調和特色發展的要求,全面構建欽州坭興陶產業“一鎮一帶多點”的空間布局。
3.2.1 一鎮
打造坭興陶特色小鎮。在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一期基礎上,積極推進二期項目建設落地,加強坭興陶產業與科研、教育、文化、旅游、餐飲和酒店民宿等多元產業協同,擴大坭興陶從業人員規模,制定入駐園區二期的標準、條件和管理辦法,吸引文化創意企業、工作室入駐,在現有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西邊規劃約300畝土地建設坭興陶生產企業集聚區和大師工作站,吸引規模企業和大師工作室入駐,將產業園打造成欽州文化創意高地和欽州陶瓷高端產業集聚區。
3.2.2 一帶
建設坭興陶文化產業帶。突出坭興陶文化元素在道路、景觀、標識等城市標識應用,與劉馮故居、三娘灣等景點形成互補,形成景區聯動,打造坭興陶文化旅游帶;進一步挖掘“一江兩岸”的文化,建設集文化、生態、商貿和文旅為一體的產業帶;整合缸瓦窯村古龍窯等文化資源,突出文化保護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打造古龍窯、陶藝館、陶民宿和缸瓦餐飲等特色產品,沿江打造坭興陶主題的特色文化創意商業街。
3.2.3 多點
結合分區功能規劃打造多個特色產業園區。在浦北縣,以浦北創意文化產業園為基礎,布局大規模日用陶產業園區;整合文化資源、浦北縣小江瓷藝術館、浦北縣小江瓷文化藝術研究會和“小江瓷手工制作技藝”傳承館等資源,打造鄉村文化旅游示范點;在浦北縣選取合適地域,建設浦北小江瓷產業園,推動小江瓷產業發展;在欽北區,以古法柴火燒制工藝為特色,以貴臺鎮貴臺龍窯和欽州貴臺龍窯文化主題園為基礎,用柴窯特色帶動鄉村旅游發展,打造多處“小而美”的坭興陶特色鄉村旅游點;整合資源,強化管理,推進柴窯產業化進程,選取合適地域,打造柴窯產業發展集聚區,推進傳統文化村落和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管理,打造坭興陶特色文化全景展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化品牌創意等產業集聚點;鼓勵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坭興陶產業與欽州其他產業協同發展,選取合適地域建設多處產業協同發展園區;鼓勵在欽州市全域發展坭興陶及相關產業,全面推動坭興陶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建設坭興陶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積極參與陶瓷生產新技術的行業交流會,鏈接行業知名專家、企業家,探索細分坭興陶的開發潛力。以龍頭企業和坭興陶研究中心為依托,聯合國內相關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通過資源的配置和優化,以參股或者其他合作方式共同組建坭興陶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改革創新和技術服務的公共平臺,涵蓋坭興陶陶土原料、生產配方、成形技術、新工藝、智能制造和產品設計等研究內容,面向市內企業和全行業提供優質便捷的新產品研發、質量檢測、項目申報服務、技術技能培訓、基地創建等,促進坭興陶產業科技研發轉化能力。同時,打造陶瓷評論平臺,開辟“大師專欄”、“名家評論”等媒體專欄。
開展坭興陶工業化、智能化工廠培育試點工作。鼓勵一批規模企業從傳統手工藝技術產業轉型為工業化、產業化、智能化生產鏈,扶持企業使用自動化機械設備、機器人展示演示車間,推動先進技術的轉移、轉化和推廣。
強勢發展龍頭企業,鼓勵建設坭興陶工業化生產線,從原料碾磨、產品成形、裝飾雕刻、入窯燒制、剖光打磨等一系列工序投入機械化生產設備,加強人員的銜接培訓,實現坭興陶的工業化、批量化、產業化生產,在機械化生產的同時,引進除污減排設備設施向環保、節能、智能化升級。
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鼓勵企業改革創新,包括產品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經營策略創新、設備設施創新等。鼓勵和支持坭興陶企業增資擴產和技改創新。深化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緊研究開發一批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系列成果,加快科技成果應用產業化。在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的同時培育一批規上企業,發展一批中小微企業,推出一批精品大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