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現實、未來在這里交匯。2022年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開幕。為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本刊特邀幾位赴京參會的來自基層一線的人大代表談體會、話感悟。
◎進一步提升政治意識、代表意識、使命意識。
◎積極履職、建言獻策,努力展現基層代表的好風采好面貌。
聆聽了報告,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進一步提升政治意識、代表意識、使命意識,積極履職、建言獻策,努力展現基層代表的好風采好面貌。
強化政治意識,積極履職盡責。多年擔任人大代表、黨代表的履職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政治性是黨代表的靈魂,是黨代表履職的第一屬性。黨的二十大科學謀劃未來5 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時代意義。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履行代表職責,正確行使代表權利,爭做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黨代表。
強化代表意識,更好參政議政。黨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肩負著黨組織的鄭重囑托,承載著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今年初,根據組織安排,我到連云港市海州區板浦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尤莊村第一書記,采取入戶走訪、傾聽心聲等方式,了解到群眾所需所盼,通過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戶廁改造、村莊兒童書屋建設等工作,提升了村莊面貌,得到了群眾認可。作為來自基層的黨代表,在黨的二十大召開過程中,我會牢固樹立“代表意識”,充分發揮參政議政作用,結合組織討論、議案建議等,把群眾心聲帶上去,把共性愿望講出來,積極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
強化使命意識,奮力擔當作為。黨代表既是一種政治榮譽,更是一種使命責任。我是連云港市“雷鋒車”組黨支部書記、第五代“雷鋒車”車手。59年來,我們“雷鋒車”車型換了9種,6代車手、500多位姑娘愛心接力,免費運送旅客33萬人次,行李包裹37萬多件,行程22萬多公里,用“小小車輪”體現了為民服務、彰顯了美德大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把代表榮譽轉化為實際行動,把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弘揚雷鋒精神、推動鄉村振興、服務人民群眾相結合,以更務實的舉措、更優良的作風、更嚴格的要求,努力講好新時代“雷鋒車”故事,切實做到服務好群眾、解決好難題、樹立好形象,向組織和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代表“答卷”。
(黨的二十大代表,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連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 權太琦)
◎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
◎當好政策的宣傳員、工作的實干家、百姓的貼心人。
作為一名來自產業一線的工人,能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非常珍惜。這不僅是黨和人民對我的信任和期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10月16日上午,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進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薄瓐蟾嬷羞@些令人溫暖、催人奮進、直抵人心的話語,讓我心潮澎湃。
報告中提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如今,我所在的汽車行業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產業轉型升級,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愈加明顯。產業的轉型升級對于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認為,一線產業工人在提升技能水平的同時,要主動向新型產業工人轉型。因此我將帶動身邊的產業工人共同學習、進步,努力成長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
同時,我對報告中的“人大”元素也特別關注。報告中提到,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我認為,人大代表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大有可為。我將進一步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積極反映并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將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沉甸甸的責任落實在行動上,當好政策的宣傳員、工作的實干家、百姓的貼心人,為譜寫“強富美高”新無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黨的二十大代表,省十三屆人大代表,電裝天電子(無錫)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 袁彩鳳)
◎認真學習傳達二十大報告精神,在本職崗位上積極踐行。
◎為農民工等職業技能人才代言,為行業領域爭取更優質的發展環境。
我是來自句容市的一名農民工代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這說出了我們農民工的心里話,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和素質提升等方面指明了方向,為一線工作者增添了新的能量和動力。接下來,我將認真學習傳達二十大報告精神,在本職崗位上積極踐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添磚加瓦!
這是我第三次踏進人民大會堂。2006年榮獲全國首屆建筑業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時,我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2020年,我以全國勞模的身份再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如今,我又以黨的二十大代表的身份,踏進這一神圣之地,非常興奮和激動。
剛入行的時候,我不會想到會有今天的成績。平時工作中,我除了注重工地操作,也從不忘學習理論知識。憑著工程一線的扎實功底,2005 年我經過選拔參加了首屆“鎮江市砌筑工技能競賽”,并獲得第一名。隨后,我代表鎮江參加江蘇省百萬進城務工人員技能競賽獲獎。經過層層選拔,我代表江蘇參加全國建筑業技能競賽砌筑工決賽并獲得二等獎,被住建部授予“全國建設行業技術能手”稱號,被中國建筑協會授予“優秀選手”稱號。經過長期工作,我帶領團隊積累了許多技術革新項目,參與建設的工程多次獲得“金山杯”“揚子杯”等獎項,編制的工法在公司多個項目中得到運用。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我敏銳捕捉到行業信息,積極向公司建議全面推行“建筑信息化”和“建筑工業化”建設,探索“互聯網+”和跨工種協作培訓模式,在保持傳統建筑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旅游建筑、旅游裝備工藝技術和技能。
今年當選為鎮江市第九屆人大代表后,我結合崗位實際,提出了關于“提升職業技能補貼”等建議,為農民工等職業技能人才代言,為行業領域爭取更優質的發展環境。
(黨的二十大代表,鎮江市人大代表,江蘇廣興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 沈春雷)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堡壘筑在一線、讓黨旗飄在一線
◎凝心聚勢增活力,強化服務添動力,共建共享聚合力。
10月16日上午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與此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報告肯定成績增強“底氣”、定位目標激揚“士氣”、部署工作緊接“地氣”,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指導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鼓樓花園社區黨委始終堅守基層治理一線,滿腔熱忱為社區居民服務,為群眾生活帶來了新變化。十年來,為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鼓樓花園社區先后進行3 次老舊小區改造,開展道路整修、墻面粉刷等項目。如今,小區車輛自治管理實現了,健身場地升級了,社區內170多處違建拆除了,50多棟樓的消防通道和社區“斷頭路”打通了,4棟樓的地下室滲水積水問題得到解決,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社區還依托網格化治理體系和“1+N”黨員聯戶工作機制,創新成立“凝心工作室”,更多更快收集社情民意,更精準更及時解決問題,讓矛盾糾紛從網格匯總、在“家門口”化解。截至目前,“凝心工作室”已經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30多起。
十年間,在以鼓樓區委“富強、創新、美麗、幸福、平安”為理念的治理實踐下,鼓樓花園社區打造出了“凝心、先鋒、聚力、幸?!毕盗芯用褡灾畏掌放疲瑥摹袄吓f散亂”安置小區蛻變成為居民向往的“幸福高地”。2020年9月,我也有幸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百名示范”社區書記、市勞動模范等。
金秋十月,熱切期盼。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我將帶領鼓樓花園社區黨員干部,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堡壘筑在一線、讓黨旗飄在一線,凝心聚勢增活力,強化服務添動力,共建共享聚合力,用心用情服務好居民群眾,做好“百姓貼心人”“居民大管家”,努力把鼓樓花園社區建設成為老年人的依靠、中年人的幫手、青年人的朋友、少年兒童的樂園。
(黨的二十大代表,徐州市鼓樓區人大代表,鼓樓區牌樓街道鼓樓花園社區黨委書記 駱婷)
◎繼續為百姓解難事、辦好事、做實事。
◎讓社區成為養老友好型的安居之所。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振奮人心,我將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作為一名連任兩屆的黨代表,我既感到光榮自豪又深感責任重大,一定會集中精力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向基層準確傳達,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淮安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边@讓我頗感振奮,也體會到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今后將繼續努力,為祖國發展養老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1986 年的我剛滿28 歲,那時接到了籌建鄉鎮敬老院的任務。從4 畝多的荒地到已發展成擁有上百張床位的現代化敬老院,如今的桂五鎮養老院內衛生院、家庭影院等設施一應俱全。建院之初,敬老院主要服務當地“五保”老人。2014 年,敬老院又加掛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牌子,把多余床位向社會開放,著力為空巢、留守老人解決養老難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時代農村老人已經從單純追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醫,擴展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谶@方面的考慮,我認為需要進一步打造花園式養老院,在增加綠化的同時,新建或購置相關項目、設備,把敬老院建成新時代精神文明的窗口,滿足農村老人更多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同時,我還打算依托敬老院,在社區成立居家養老關愛驛站,讓生活有困難的老人來敬老院生活。對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可以為其提供醫療、就餐、保潔、買菜等上門服務,讓社區成為養老友好型的安居之所。
今后,我要當好農村老人的“代言人”,在繼續為百姓解難事、辦好事、做實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養老事業,讓更多農村老人享受新時代發展成果。
(黨的二十大代表,盱眙縣桂五鎮人大代表,鎮敬老院院長 李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