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東 LIU Xu-dong;王坤 WANG Kun;龍在海 LONG Zai-hai;王永敬 WANG Yong-jing;師吉林 SHI Ji-lin;姬周飛 JI Zhou-fei
(①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烏東煤礦,烏魯木齊 830000;②中煤科工集團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撫順 113122;③中煤科工集團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礦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撫順 113122)
根據2018年,我國煤炭產量與消費量分別占一次能源和消費總量的69.1%和59.0%。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共有煤礦5800余處,由于煤炭資源分布廣泛、地質及生產條件多樣、礦井火災事故時有發生。根據煤自燃氧化理論,礦井火災的產生、發展均離不開漏風供氧,因此可以看出火與風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其中,采空區密閉漏風與采空區密閉設施不嚴密、自然風壓、采空區注氮、礦井通風參數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為了有效防控采空區瓦斯、CO等有毒有害氣體逸出,及采空區自然發火,必須掌握采空區密閉漏風規律。
然而,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采空區密閉漏風量研究甚少,主要停留在漏風定性測量及封堵治理方面。其中,師吉林,楊貴儒等利用SF6示蹤氣體定性判斷井上下是否存在漏風,及漏風速率。劉忠全,王偉等學者,通過在工作面聯絡巷注氮,保持密閉空間的微正壓,達到減小采空區漏風強度和抑制遺煤自燃氧化的目的[1-3]。
本文通過釋放SF6氣體,檢測密閉前后不同的SF6氣體濃度,計算得到采空區密閉的漏風量;然后,將檢測漏風量代入擋風墻漏風量計算公式,得出漏風系數的平均值,最終給出擋風墻漏風量計算公式,從而實現對密閉漏風量快速、準確的計算,為其他礦井采空區密閉漏風量計算提供科學依據。
烏東煤礦南區B3+6煤層傾角86°~89°,平均傾角87°,走向N58°~60°之間,最大厚度52.3m,最小厚度39.85m,平均厚度48.87m,內含夾矸4~20層,夾矸總厚0.08~4.40m,有益厚度為44.99m,屬于急傾斜特厚煤層。南區B1+2煤層平均厚度為30m,傾角85°~88°,平均傾角87°,走向N58°~60°之間,全井田范圍煤穩定可開采。B1+2、B3+6煤層最短自然發火期均為45天,且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
南區B1+2、B3+6煤層初次開采標高為+550m,分階段綜放開采,階段高度25m,已開采至+425m。+450水平B1+2、B3+6煤層采空區密閉附近區域對應地面標高為+825m,距地表垂距為375m。
①SF6示蹤氣體釋放裝置由鋼瓶、一級減壓閥、二級減壓閥、穩流閥和流量計等組成,如圖1所示。②釋放裝置SF6示蹤氣體釋放量有流量計測定,流量計精確度等級≥2.5級。③釋放裝置能夠保證SF6示蹤氣體連續穩定地釋放,釋放量可以靈活調整。④SF6示蹤氣體的分析儀器應采用帶檢測SF6氣體功能的氣相色譜儀,檢測最小檢測濃度應≥10-8,即達到0.01ppm精度。
在一條存在密閉正壓漏風的巷道中[4-7](如圖2),將SF6示蹤氣體釋放裝置放在漏風點上風側Ri處,連續定量釋放示蹤氣體,釋放量為q(m3/min),在漏風點下風側設置檢測點S,取樣測定SF6示蹤氣體濃度為Ci;然后移動釋放裝置到與檢測點同側的Ri+1,連續定量釋放示蹤氣體,釋放量仍為q,并在J點取樣測定SF6氣體濃度Ci+1。
在一條存在密閉負壓漏風的巷道中[8-9](如圖3),將釋放點放置在漏風點的上風側R處,連續定量釋放SF6示蹤氣體,釋放量為q(m3/min),在與釋放點同側布置取樣點Si,取樣測定SF6示蹤氣體濃度為Ci;同時在巷道漏風點的下風側布置取樣點Si+1,取樣測定SF6示蹤氣體濃度為Ci+1。
密閉漏風量按公式(1)計算:
式中:ΔQi—被檢測巷道中第i段的漏風量(i=1、2、3、…n-1),m3/min;
q—SF6示蹤氣體的連續定量釋放量,m3/min;
Ci、Ci+1—分別為i、i+1的SF6氣體濃度。
3.1.1 釋放點確定
根據密閉U型壓差計顯示的讀數,確定密閉所處正負壓漏風,正壓漏風SF6氣體釋放點Ri距密閉5m,Ri+1距密閉5m,J點距密閉15m。負壓漏風SF6氣體釋放點R距密閉15m,Si距密閉5m,Si+1距密閉5m。釋放時記錄時間及釋放流量。
3.1.2 檢測點確定
根據密閉所處正負壓漏風狀態,確定正壓漏風的SF6氣體檢測點為Ri+1和J點,負壓漏風的SF6氣體檢測點為Si和Si+1點。檢測時記錄檢測時間及檢測SF6氣體濃度[10]。
3.1.3 測定流程
①在選擇的釋放點用釋放裝置將SF6氣體持續釋放,選定釋放流量為0.6m3/min,連續釋放2min左右。②檢測點檢測SF6氣體濃度時,需風量測定人員同步測定密閉周圍風量,并做好記錄。③SF6檢測人員根據密閉正負壓漏風確定檢測點,檢測時記錄檢測SF6濃度。
2021年12 月10日,對+450mB6密閉和+450mB3密閉進行了漏風量測定,12月11日對+450mB1密閉和+450mB2密閉進行了漏風量測定。
SF6氣體釋放人員12:10時在B3密閉周圍釋放SF6氣體,12:12停止釋放SF6氣體,檢測人員12:12在距B3密閉上風側5m處檢測到穩定的SF6氣體濃度,之后立即到距B6密閉下風側5m處檢測SF6氣體。
SF6氣體釋放人員11:20時在B6密閉周圍釋放SF6氣體,11:22停止釋放SF6氣體,檢測人員11:23在距B3密閉下風側5m處檢測到穩定的SF6氣體濃度,之后立即到距B3密閉下風側15m處檢測SF6氣體。
同理,+450mB1密閉、+450mB2密閉漏風測定過程與+450mB6密閉測定過程相同。(表1)

表1 烏東煤礦+450水平密閉漏風定量檢測記錄表
利用2.4節中的公式(1)進行密閉漏風量計算,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烏東煤礦+450水平密閉漏風量計算表
根據礦井巷道的風量及通風阻力公式,及當量直徑d=4S/U,可推導出密閉漏風相關公式:
得出:
擋風墻的漏風量計算公式可按照公式(2)進行計算,由于擋風墻的風阻R與密閉墻厚度b呈正相關,因此擋風墻的漏風量[14-15]可用下式計算:
式中:KDFQ—擋風墻的漏風系數;Δh—擋風墻兩側壓差,Pa;b—擋風墻的厚度,m;u—擋風墻與巷道壁接觸周長,m。
根據檢測的密閉漏風量、密閉內外壓差、密閉厚度及密閉與巷道壁接觸周長,可計算出擋風墻的漏風系數K,具體計算見表3所示。
根據表3中的密閉漏風系數,計算得到其算術平均值為6.75×10-3m3.5/(N0.5s),代入公式(3),得到擋風墻漏風量計算公式(4)如下:

表3 擋風墻的漏風系數計算結果
根據公式(4)、密閉物理參數及密閉內外壓差等數據,可計算出密閉擋風墻的漏風量,及ΔQ2與檢測的漏風量間的誤差,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由密閉漏風量公式(3)計算的漏風量ΔQ2與檢測的漏風量ΔQ1的誤差在5.0%范圍以內,即計算的漏風量與檢測的漏風量非常接近。因此,對于+450mB1密閉、+450mB2密閉、+450B3密閉及+450mB6密閉可按照格式(3)快速計算采空區密閉的漏風量,為其他礦井密閉漏風檢測與計算提供了科學的參照。

表4 計算的漏風量及其誤差
①利用SF6示蹤氣體,檢測密閉漏風處前后SF6氣體濃度,得到烏東煤礦+450水平各密閉的漏風量,+450mB1密閉、+450mB2密閉、+450B3密閉及+450mB6密閉的漏風量分別為1.81m3/min、2.30m3/min、1.05m3/min、1.35m3/min。②根據檢測的密閉漏風量,計算得到密閉漏風系數的平均值為6.75×10-3m3.5/(N0.5s),并以公式(3)計算出各密閉的漏風量與檢測的漏風量非常接近,誤差均在5.0%范圍以內。③觀測井下密閉內外壓差,并根據密閉參數,可快速計算得到密閉的漏風量,并為其他礦井密閉漏風量的檢測與計算提供了科學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