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中軍

新四軍與日軍激戰
1942年9月20日前后,侵華日軍第五十二大隊大隊長保田中佐,準備攻打通州的二窎,企圖活捉新四軍一師的粟裕師長和所屬的三旅劉先勝旅長,趕走蘇中四分區領導機關。粟裕接到情報后,將計就計,請君入甕,在謝家渡一舉消滅了來犯之敵。
9月24日一早,粟裕、劉先勝、七團團長嚴昌榮等趕到二窎與五甲之間的謝家渡布陣設伏。夜幕降臨,日軍保田集結日偽軍400 多人,從南通經海門趕到三余據點。
25日,晨光初露。日偽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寺田、石冢率日軍70 多人、偽軍200 多人為先頭部隊,經灣頭鎮奔向白龍廟。一路由保田率日軍100 多人,偽軍100 多人,由北興橋方向經謝家渡直奔二窎。保田慣用的伎倆是分路合圍。下午1 點,日軍先頭部隊到達白龍廟附近,同老八團和南通縣警衛團打了一仗。老八團、警衛團根據戰前安排,虛晃一槍,就立即西撤了。日偽軍見對手“不堪一擊”,便一路狂追。保田也在北興橋附近發現新四軍的動靜,便折向西南,與進犯白龍廟的日偽軍匯合,繼續向西北方向前進,不多時在橫港橋與擔任警戒的老九團、老七團的六連相遇,又激戰了一陣。警戒的指戰員邊打邊向謝家渡撤退,一步一步將敵人誘至伏擊地點。
保田哈哈大笑說:“粟劉真有頭腦的話,一定派兵埋伏于此,我命休矣!”殊不知,此時埋伏在周邊的新四軍七團的指戰員們早已子彈上膛,屏氣凝神,只等令下。
下午3時左右,保田在渡口覺得平安無事,指揮刀一指,下令渡河北進。當日偽軍近200 人剛渡過河立足未穩之際,長空響起一聲槍響,埋伏在渡北的一師三旅老七團,東邊的老七團五連及民兵,以及先前退至西邊的老九團、老七團六連,像數把尖刀一齊刺向過河的敵人。敵人慌成一團,四散逃竄,在新四軍三面猛攻之下,部分日偽軍被當場殲滅,余下的在逃竄時被埋伏在東側的四連全殲。
黃昏時分,新四軍七團由奇襲轉為強攻,圍殲渡口南邊的敵人,謝家渡彌漫在一片硝煙之中。日軍左沖右突尋找突破口,均被新四軍火力壓住,偽軍紛紛繳械投降。此時的保田,龜縮在渡南的農房里,不甘失敗,下令小寺兩個小隊日軍和一個半連的偽軍拼命死守。正在北岸的五連涉水強攻,與敵人展開白刃格斗。戰至半夜,指戰員們高喊:“繳槍不殺!”“活捉保田!”保田溜出農房,爬進高粱地里。受傷多處的他,想到自己不僅沒捉到粟劉,反而要被活捉,拔出手槍,對著腦袋“砰”的一聲倒了下去。
26日凌晨3 點,戰斗結束。此戰共擊斃日軍82人,偽軍122人,俘日軍3人,偽軍160余人,繳獲機槍、長短槍300 多支,子彈無數,手榴彈400 多枚,手搖步話機、接收器各1部,指揮刀4把。
不久,延安《解放日報》刊登了陳毅軍長撰寫的《新四軍在華中》一文,說謝家渡戰斗是蘇中殲敵最多的戰斗,粉碎了日軍的陰謀,有力地保衛了蘇中四分區的抗日民主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