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人
徐瑋,原名徐寶興,1903年10月出生于江蘇省海門縣磨框鎮(現南通市海門區三星鎮瑞南村)。1922年入上海南方大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底,出席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接著又出席共青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共青團中央委員。徐瑋曾參與創辦的上海滬西工友俱樂部,是五卅運動的橋頭堡,他也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的領導人之一。
徐瑋在上海工作期間,與家住浙江寧波鄞州區沙村的沙氏兄弟的革命情誼,一直鮮為人知。沙氏兄弟指的是沙孟海5 兄弟,即: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漢、沙文威(史永)、沙文度。除沙文度外,徐瑋與其他沙氏兄弟都有交往。
后來成為書法家的大哥沙孟海,十分贊賞共產黨的主張。1926年初,他在上海修能學社教書,租住在戈登路(今江寧路)751號一個小院子的兩間平房里,與沙文求、沙文威同住一起。徐瑋、項英、馮定、李求實等共產黨人經常到沙孟海的家里商量事情,沙孟海的家成了中共地下黨的聯絡處和秘密通訊處。
徐瑋與曾擔任過浙江省省長的沙文漢雖沒有一起工作過,但與沙文漢革命伴侶陳修良既是同學,又是同志。徐瑋與陳修良是1926年上半年在上海國民大學讀書時認識的。陳修良說,當時徐瑋是國民大學四年級學生,領導學校的共青團支部工作,經常對她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她把徐瑋當作老大哥。1926年夏天,陳修良同沙文求與一位女同學去廣州中山大學求學,徐瑋對他們說:“你們應當去看看廣東的革命情況。”陳修良與沙文求的團組織介紹信,還是徐瑋親自寫給團中央負責人施存統、張秋人的。沙文求在廣州起義失敗后犧牲,徐瑋于1928年在杭州遇難。1956年春,陳修良在《中國青年報》上刊文介紹徐瑋的英勇事跡。在給徐瑋的親人回信中,又講了當年徐瑋介紹她加入共青團的往事。
沙文威是與徐瑋家人通信較多、時間較長的一位。徐瑋家人是通過陳修良的介紹找到他的。當時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工作的沙文威回憶說,與徐瑋一起工作是在1926年夏季,前后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兩人住一個亭子間。當時徐瑋是共青團小沙渡部委書記,負責團委工作。最初兩個星期,幾乎跟著徐瑋參加每一個工廠的支部會議,后來因調往寧波,與徐瑋分開了。沙文威說,徐瑋是一個善于做群眾工作,思想上和生活上能夠和工人群眾融合一起的同志。


左為徐瑋烈士照片,右為沙文威(史永)給徐瑋烈士的題詞
1927年8月,徐瑋被調往浙江杭州,擔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兼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1927年11月初,徐瑋等人不幸被捕,1928年5月,徐瑋犧牲在杭州國民黨陸軍監獄,年僅25歲。
1985年,時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的沙文威應海門縣黨史研究室邀請,為徐瑋題寫:“……徐瑋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子之一,不愧是偉大的年輕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獻身的精神,永垂不朽,也是后輩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