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

由蘇入皖。過廣德縣城之后,秋天的暮色便緩緩降臨下來。起伏的山間公路干凈、僻靜。偶爾,近處山坳板栗林間升起的一兩縷淡青色的晚飯炊煙,讓人又一次省悟,人世的每一個普通日子,原來竟這么溫暖。暮色濃重,夾道的竹林愈加深郁,秋涼持續透進行駛中的長途客車內。疲倦卻依然亢奮的客車終于離開公路,費力爬上右側的一條狹窄小道。我知道,前方群山叢中有著萬家燈火的微小山城來臨了。
這是我已然熟悉的皖東南山城。我熱愛燈火含渾的河瀝溪老街。我熱愛半掩上門,蒙塵的紙質酒箱堆滿店門內外的煙酒小店。我熱愛夜色里回家的一對自行車父女的背影。我熱愛巷弄深處散發的炒粉絲和“鍋子”香味。我熱愛樹木陰影底下那個等待載客的孤獨摩托車手。我熱愛西津河邊的月光和流水之聲。我熱愛午夜坡度很高的街道和火焰熾紅的露天夜排檔內熱烈飲酒的不歸人。二十年前,我就第一次獨自品嘗過這座山城黎明前的黑暗滋味。二十年,小小的滄桑。一切都已變化,一切,又還是似曾相識。
寧國,寧靜而又祥瑞的地方。我更為清晰的,當然是它“山朗川秀”的白晝。“縣治平衍,諸山森列于外,有獻翠拱碧之狀,層巒疊峰,飛舞翱翔而至”(《寧國縣志》)。這里,還是神龍游走、憩息之國。我驚訝于它的境域之內,居然“居停”了那么多的中國神獸:虹龍、青龍灣、龍閣、大龍、倒騎龍……除了龍,這里還充滿了霞,霞西,仙霞,霞莊,四季都靜涌著爛漫的朝霞和晚霞。矯龍出沒于彩霞,這是寧國呈現于世的圖景,昭示吉祥、屬于東方的圖景。
總是惦記并念想生活于這座山城的朋友。華,尊敬的兄長。出色的作家和地方史專家。“城市的巨大陰影已經投射入鄉村的土地了”,他的心中,憂患縈繞。他以自己誠實的勤勉和人格之力,維護、承繼并創造著一方的地域文化。高,一位遺落民間的優秀詩人。我們的見面總是匆促。在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艱難生存面前,他強烈的尊嚴底線讓我欽敬。“文章憎命達”,我們兩人某次早餐時,我記得他引用過的這句話。帥,我的年輕的兄弟。姓如其人,率真,大度,才華勃發卻從不夸飾。我們不常聯系,但每次相見,一份無需言語的默契存焉。文,“為什么而微笑,而憂傷,而活著,而孤注一擲”?她可以驕傲于對生活的不曾妥協。孤獨,愛,以及血肉中的理想之光,釀制著一個人的命運藥方,并最終成就她挺立于流俗之上的精神魅力。韓,日常和內心,她擁有兩種生活。“一座小城的內部,火焰正在慢慢貼近泥土”,她的超視能力異于尋常。她用語詞之絲,為自己編織潔凈之繭,同時又矜持著,拒絕破繭為蝶。她安靜,似乎崇尚緘默,但他們知道,她洞曉所有。這些朋友像湍急的山溪和林間的道路,沿著他們,我正見識著這座皖東南之城越來越多的親切風景和面容。
廣場、大道、開發區、鮮艷色彩的橋梁、如筍般爭先恐后長出的現代高樓,世界的熱力蔓延于此。但是,這是一座依然能夠聽到竹林風聲和溪澗水聲的山城,群山的青色氣息,依然,可以拂動于每一個窗口。
是的,每當秋冬的暮夜,作為一名旅人接近這座山城的時候,內心慢慢涌滿的,總有那種秘密的、歸鄉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