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決輸電運檢專業痛點為導向,基于數字孿生和人機協同等物聯網新技術,積極構建輸電運檢“立體巡檢+集中監控+智能處置”體系,著力打造輸電線路智慧管控合肥濱湖示范區,構建輸電線路智慧派接工單運維模式,實現人-機-設備協同聯動、多維融合,由傳統離散現場管控模式向以“集成集約+智慧互聯”為主的輸電智慧工單運維轉變,推動輸電線路運檢管理模式變革和運檢質效提升,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輸電智慧運檢 “樣板間”。
有效發揮5G、北斗、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優勢,部署5G高清視頻監控裝置,實現實時高清圖傳,邊緣計算微拍、微氣象、舞動及導線溫度傳感器,實現前端智能感知,監控間隔由1小時縮短為5分鐘。安裝部署北斗+機巢無人機及操作臺,實現無人機自主飛行和遠程一鍵飛控,全面提升自主巡檢水平。打造“2+3”護線隊伍網絡,運維人員網格化部署,移動巡檢全覆蓋應用實現巡視、缺陷隱患管控等業務線上化流轉。通過無人機、可視化監測裝置、移動巡檢的創新與運用,構建空天地一體立體式高效巡檢體系。

人機協同立體巡檢體系

機巢式無人機群
建成地市級輸電監控中心,發揮輸電專業指揮中樞作用,依托基于PMS3.0構架的輸電全景管控平臺開展輸電運檢全景集中監控,負責所轄線路環境監測預警、設備狀態預警、移動巡檢管理、無人機作業管理、作業全流程管控、在線監測裝置管理,預警告警信息閉環處理。制定管理細則,明確職責劃分及監控內容,規范監控預警工單閉環處置流程。建立預警工單閉環機制,專職監控人員每日負責通道可視化輪巡和告警信息分析-派單-處置-反饋-閉環,實現缺陷隱患全流程管理。
基于激光點云和傾斜攝影構建線路三維模型,結合數字孿生技術,實景呈現示范區輸電線路及通道環境全貌,通過5G攝像頭聯動機巢式無人機實現全景智慧巡檢。后臺智能分析線路整體運行情況,智能語音每日播報氣象環境、線路負荷、缺陷隱患等工況,科學提醒運檢策略。利用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發大型機械識別和測距AI算法,通過監拍圖像與三維點云映射標定,智能分析實現三維空間隱患實時測距,解決傳統圖像識別預警識別有效率不高,人工核查及時性差、準確度不高問題。
以隱患智能測距算法為基礎,聯動智能監測裝置、無人機、移動巡檢,實現輸電業務“派接工單式”智慧管理,工單驅動缺陷隱患精準預警、智能處置。隱患管控自動派單制,智能識別大型機械等外部隱患,自動提高監控頻次,聯動周邊監控、無人機等裝置遠程喊話干預,同步自動派單至就近護線人員移動巡檢,實時接單實現隱患快速閉環處置。缺陷處置主動搶單制,管控中心缺陷識別預警后,通過全景平臺派單合理調配附近激光炮裝備和檢修人員,檢修人員搶單后攜激光炮等裝置到現場進行消缺處理,迅速完成工單閉環。同時,監控中心依托全景平臺集成氣象預警與微氣象監測告警信息,實時監測分析線路當前工況,聯動圖像、視頻監測裝置智能采集現場第一手資料,結合風向信息調整防異物短路運維決策,內外部聯防高效開展應急避險處置。

輸電全景智慧管控中心開展集中監控
數字化派接工單式運維,實現運維人員工作質效量化計算。工單完成數量、時間及結果全流程歸檔記錄,平臺智能分析工單處置質量,量化關聯員工核心業務績效考核,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搶單制運維模式持續激發員工活力與工作積極性,實現績效管理數字賦能,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輸電集中監控中心,打造輸電運檢指揮中樞,實現對立體巡檢體系的協同調度指揮。“2+3”護線隊伍網格化部署,實現了統一調度指揮的最優解,同時依托數字孿生等技術和無人機操作臺,實現了全景智慧監控和機巢式無人機遙控“指哪打哪”“立體巡檢+集中監控”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工單式驅動防外破快速處置
依托智能巡檢示范區建設,將信息技術與輸電線路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構建輸電業務智慧派接工單式運作,推動線路巡視由傳統“周期巡、反復巡”向“按需巡、精準控”轉變,缺陷隱患處置由傳統“人工監控核實、電話通知處置”向“智能精準判斷、工單驅動管控”轉變,構建起輸電運檢“立體巡檢+集中監控+智能處置”新體系。
各類智能設備、運檢人員、運維數據全息互聯、高效互動,工單驅動缺陷隱患高效處置。創新智能測距算法實現隱患預警工單精準化運作,大幅提高通道防護效率,推動輸電運維由傳統離散現場管控模式向以“集成集約+智慧互聯”為主的輸電設備智能化派接工單運維管理轉變。
通過數字化智慧派接工單式運維,實現工作質效的量化計算。派單制提高缺陷隱患處置速度,搶單制激發員工主動積極性,雙軌并行實現核心業務績效量化考核,平臺數字化智能分析員工工作質量,推動工作質效提升,有效提高精益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