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山核電”)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屬的國有大型核電專業化運行管理企業,由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負責運營管理秦山核電基地的9臺核電機組。秦山核電基地總裝機容量為666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約520億千瓦時,是中國“機組數量最多、裝機量最大、堆型最豐富”的核電基地。公司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以安全穩定運行為前提,通過資源 “集約化”、技術“專業化”、生產運行“標準化”、管理“精益化”,實現機組安全性能和經濟性能的持續提升,向“世界一流”核電運行企業邁進。
方家山核電廠擁有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是中國自主化、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站之一,實現核電“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自主發展的歷史跨越,裝機容量2×108.9萬千瓦,1號、2號機組分別于2014年12月15日、2015年2月12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實現設備綜合國產化率達到80%,進一步推動了設備國產化項目發展進程(主泵、應急柴油機等),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總承包和整機出口積累了經驗。
WANO綜合指標將連續三年達到100分的優良業績,處于國際領先地位。2臺機組平均能力因子94.87%(12個月滾動值)。2020年度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反應堆始終處于安全狀態,三道屏障完整,全年未出現非計劃停機停堆事件。電廠機組實現修后試驗一次合格率≥98%/機組·年,重復停役(檢修)數 ≤2次/機組·月,設備狀態失控0次數 ,TS規定試驗超期執行數0次。在105大修密集型作業期間,通過6個方面的智慧應用配合,實現大修工期由原計劃的“40天”縮短至“34.79天”,實現5000多萬元的增收。
實現生產業務活動的互聯互通,實現備品備件的全流程管控, 2020年實現庫存下降4.1%。方家山“無人倉”投入使用,在兩次大修中共完成配送3314項25147臺件,包括配送現場點2618項、配送柜點696項。通過在線納表,數據自動采集,機器人等實施,大大減少了日常巡檢人員的工作,大幅度減少了人工成本,滿足了電網的自動化要求,同時避免了人因失誤隱患,提高了機組安全運行的穩定性。
(一) 智慧運行,提升對機組狀態監控和診斷能力。方家山電廠圍繞數字化控制,通過數字創新,走出了核領域國產化的道路。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理PLC控制程序國產化、廢液排放系統(SEL)PLC國產化、核電主壓空集中控制系統數字化應用,使電廠具備運維智能管控、遠程診斷等能力。通過自研完成DCS升級應用;實現DCS主控制室輔助監控系統、龍鱗DCS安全殼內數據通訊技術、DCS數字化雙胞胎仿真驗證平臺等應用。
(二) 智慧安全,減少電廠事故發生概率。依托輻射防護管理系統,實時掌控現場的輻射防護情況,包括輻射防護現場輻射水平測量數據,輻射防護指標展示及趨勢分析,指導電廠輻射防護最優化管理。通過設置人臉和指紋識別功能,實現劑量計智能分發系統,提升了現場工作效率,減少了衛生出入口人員擁堵現象。
電廠日常作業實現智能管控,包括防異物機器學習,經驗反饋大數據智能推送、視頻遠程早會、工作視頻記錄儀、自動配發劑量計、高劑量地圖、工單與劑量分析、視頻監控分析系統等數字化應用。
(三) 智慧維修,提升維修效率和績效水平。以信息化手段為核心,以專用工具研發為輔,構建了新型數字化維修管理手段,創新性地孵化出了i-weixiu系統和大修管理系統,實現檢修過程智能管控、大修管控優化和維修成本優化,讓維修人員有更多精力、更好效率的投入現場,有效提升維修實施和維修管理的安全、質量和維修績效水平。



結合實際作業環境特點,研發了螺栓機器人、數字化膠片、查漏機器人、燃料破損機器人、方家山GD2循環冷卻水管道全地形機器人涵管檢測等創新成果,攻克方家山機組反應堆水池及乏燃料水池內高輻射環境下的設備狀態檢查和異物打撈、大型水池內的構筑物狀況檢查、高風險密閉空間進行安全性探測等諸多特殊工況下的生產維修工作難點。
(四) 智慧設備管理,提升設備及備件管理水平。從設備角度出發,建設一站、一待辦、關聯規則庫,實現設備相關的數據查詢與管控。以數字化為基礎創新業務模式,以生產工單編號為線索觸發備件申報、采購、入庫、預留及出庫,在預維項目結束之后,將剩余備件轉入正常庫存,供日常工單預留使用,將可預知備件的需求從源頭進行精細化管控,并在采購、存儲、消耗全過程流程中按工單進行跟進。實現“專項專用”“細化采購需求”“防止資源互搶”和“誰買誰鎖定”等目的,降低備件庫存冗余。
(五) 智慧采購倉儲,實現現場作業效率提升。無人值守倉庫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控制人員出入、采用二維碼識別技術管理物料流轉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實現倉庫領料“無人超市”的方式,滿足生產部門7×24小時不間斷自主領料的需要,通過ERP系統實現定額補貨,保證無人值守倉庫的庫存合理性。
利用移動化、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的倉儲配送系統,以配送計劃為核心,實現從需求提出到配送到點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滿足現場配送和配送柜配送兩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