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力打造穩定可靠、現代智慧供應鏈”管理目標,以“物資管理標準化提升”和“物資資源價值再造”為著力點,以“重制度、住平安、控流程、杜翻新、防流失、轉新生、延壽命、增效益”二十四字方針高標準開展廢舊物資管理工作,夯實物資管理基礎,推進倉儲標準化建設,有效發揮物資保障作用,挖掘物資循環利用價值,促進物資管理合規高效,實現物資資源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
建立健全廢舊物資管理制度,運用制度剛性進行廢舊物資全過程管理,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單化。縱向明確鑒定、回收、儲存、處置等責任單位;橫向明確“修舊利廢”、“競價處置”、 “危險廢物處理”和“無利用價值”分類。
1.重制度。建立健全廢舊物資管理制度對鑒定、回收、儲存、處置等節點責任進行劃分,對廢舊物資種類按照“修舊利廢”“競價處置”“危險廢物處理”和“無利用價值”進行確定,處置分類更加明確。
2.住平安。投資新建標準化危險廢物庫房,存儲條件滿足危險廢物儲存管理要求。危險廢物庫存分為廢蓄電池、廢硒鼓、含汞廢物、廢油桶、廢油濾芯、涂料廢物等六個危險廢物庫房,物資保管更加安全。下圖為廢油、廢蓄電池庫房。
3.控流程。根據危險廢物產生的不確定性,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從產生危險廢物的源頭開始管控,從物資入庫、出庫,到形成報廢物資的審批、處置進行閉環管理。每月末通報完成比例,每季度對工作開展不及時的單位進行考核,流程管理更加規范。實現處置廢油營業外收入1.2萬元。
4.杜翻新。針對軸承、閥門等需求量較大,且易翻新、貼牌的物資,為杜絕軸承、閥門等貼牌、翻新現象,物資回收時必須進行拆卸破壞處理后才允許送交物資倉庫,杜絕流入市場,保證采購物資到貨質量。廢舊物資管理臺賬準確記錄報廢日期、入庫日期、移交銷售日期、實物移交日期,記錄移交部門、移交數量、移交人,賬目清晰,可追可溯,質量保障更加可靠。2021年回收軸承等物資2349件,全部拆卸破壞處理。
5.防流失。在領用新備件時,單位價值在5000元及以上的設備、備件要求以舊換新。建立通報考核機制,需用部門在每月底前送還廢舊物料,每月末通報完成比例,對工作開展不及時的單位進行考核。各單位產生的廢舊物資全部送交物資倉庫,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擅自變賣和處理。需用部門對于可修舊、利廢的廢舊物料,在領料單或工單上要明確標注“廢舊物料自修或外委維修”,可暫時不予退還。建立以舊換新物料臺賬,實現物資領用發放回收全流程管理,監管機制更加健全。
6.轉新生。制定獎勵方案,對廢舊物資進行修舊利廢,鼓勵廢舊物資再利用。本著節約的原則,實現資產“增產增利降本”,對可修復使用的廢舊物資進行修復,無法修復使用的進行拆解,部分備件留作備品。同時要求修舊利廢的新增成本不得超過修后物資的實際價值。修后設備必須達到使用的技術要求方可使用,不能因為使用修后物資帶來安全隱患,降本增效更加科學。2021年修舊利廢190.05萬元。
7.延壽命。發揮廢舊物資最大作用,充分利用教學培訓平臺,電機等設備放到培訓基地,員工進行拆裝學習,熟悉設備結構及原理,為設備運行及檢修健康診斷提供依據。目前,培訓基地在建設中,設備預留已選型,物資價值更加提升。
8.增效益。通過北交所進行掛牌銷售,實現廢舊處置收益最大化。實物交割前由財務部門收到貨款后,組織管理部門、銷售部門、客戶三方共同確認交割。客戶直接對接公司賬戶,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效益創造更加顯著。2021年處置廢舊物資收入840萬元。
1.固化流程。廢舊物資管理流程固化到制度中,利用制度的剛性進行管理。從鑒定、回收、儲存到處置移交分節點全流程管理,包含“修舊利廢”“競價處置”“無利用價值”“危險廢物處理”分類確定;按照一般廢棄物和危險廢物兩條主線進行管控,包括廢舊物資拆卸較完整破壞后處理、設備、備件要求以舊換新、修舊利廢管理等。
2.控制過程。廢舊物資管理全流程表單化,報廢時申請單位填寫《物料報廢申請單》移交倉庫,管理部門按 “修舊利廢”“競價處置”“無利用價值”“危險廢物處理”進行分類,辦理《廢舊物資清理申請表》報銷售部門,銷售部門進行報廢處置申請,發起處置流程。廢棄物移交時管理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客戶同時在《廢舊物資交接確認單》簽字,完成實物交割。臺賬及表單包括修舊利廢物資入庫登記表、舊換新物料臺賬、形成危險廢物物資發放記錄、產廢單位接收臺賬、產廢單位轉移臺賬。
3.價值創造。建立標準化危險廢物庫房,已通過環評;建立全流程管理危險廢物臺賬;現場不再使用但拆卸較完整的軸承等物資2349件,全部拆卸破壞,避免回流市場;單位價值在5000元及以上的設備、備件以舊換新;電機等設備放到培訓基地,員工進行拆裝學習;鼓勵廢舊物資利用,2021年修舊利廢190.05萬元;2021年處置廢舊物資收入8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