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然

“一覺醒來,《守望先鋒:歸來》竟變成了《守望先鋒:歸西》。”在看到暴雪發出的聲明后,卡卡如此感慨道。
卡卡是一名B站游戲主播,平時主要的直播內容就是玩暴雪旗下的游戲《守望先鋒:歸來》和《爐石傳說》。而作為一名暴雪游戲玩家,卡卡對于暴雪這家公司還是有不少好感。
然而,雖然《守望先鋒》的名聲依舊響亮,但在屢次失敗的平衡性調整后,其游戲體驗已經大不如從前,玩家的留存情況也一落千丈。
暴雪現在是什么風評?
作為一家游戲公司,它這兩年出現頻繁的新聞是人事變動和職場丑聞。而和它游戲相關的新聞,不是宣布跳票,就是差評——比如說知名游戲評分網站Metacritic上被玩家評分0.5分(滿分10分)的《魔獸爭霸3:重制版》。
此外,暴雪這些年的“差評”包括但不止于:完全不理會基本盤玩家的需求,強行進軍手游市場;《魔獸世界》版本更新后裝備掉落率下降,任務玩法枯燥乏味又耗時費力;《爐石傳說》版本更新太快,每次更新后構建新卡組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過高勸退新人玩家和低氪玩家;《守望先鋒》平衡性崩壞,還有各種BUG嚴重影響玩家游戲體驗;《風暴英雄》過于強調團隊配合,單人玩家游戲體驗不佳……
不過,即便暴雪這些年的操作令不少玩家“粉轉路”、“粉轉黑”,但作為業界老資格,其多年積攢下來的玩家群體在數量上依舊可觀。根據暴雪最近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本季度暴雪游戲MAU約為3100萬,同比增長了19%,環比增幅也達到了15%,可見暴雪的游戲產品仍有不少擁躉。

《魔獸爭霸3:重制版》玩家評分最近上漲到了0.6
這龐大的粉絲基礎,給暴雪帶去的不僅僅是玩家流水,更是催生了它在大陸市場的游戲生態,也創造了各種崗位——比如電競賽事的從業者、比賽選手,游戲PUGC的生產者,以及像卡卡這樣的游戲主播,而隨著暴雪將暫停國內游戲服務,對于這部分人群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我主要直播內容就是暴雪游戲,我的粉絲想看的也是暴雪游戲,如果以后暴雪沒能找到代理,徹底退出了國內市場,那我該怎么辦?我的粉絲們能接受我直播其他游戲嗎?”卡卡對于未來充滿了擔憂。
國內玩家和仰仗暴雪游戲吃飯的相關從業者這下遭了難,那網易和暴雪兩家公司想必損失也不小吧?
諷刺的是,答案一定程度上是否定的。
根據兩家公司自己的說法,這次分手對兩家公司而言,似乎還真沒有多大分量。
雖然在暴雪發布不再續約的聲明后,17日網易股價最高跌了14%,這陣仗仿佛在說網易失去了暴雪這尊大佛,就如同失去了一臂。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無論黑紅,暴雪的名氣毋庸置疑,然而,代理暴雪游戲其實并不是一件好買賣。
17日當天,網易也發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并披露代理自暴雪的游戲,對網易2021年和2022年前九個月的凈收入和凈利潤貢獻百分比“均為較低的個位數”。
“絕大部分暴雪的游戲并沒有很強的吸金能力,它旗下的買斷制游戲營收在當下的游戲市場基本被氪金手游碾壓,而其他長期運營游戲的氪金內容主要涉及外觀和飾品,很難刺激玩家掏錢。”一位玩家評價道。
而網易其本身主要的營收來源并不是代理業務,而是《夢幻西游》《荒野行動》《第五人格》等自研游戲產品,而“得益于”網易系游戲一貫的數值驅動型付費模式,網易自家的游戲產品長期占據國內,乃至以日本為代表的海外部分地區暢銷榜前列的位置,吸金能力相當可觀。考慮到暴雪系游戲萎靡的現狀,網易在公告中提到的代理暴雪游戲收入僅占個位數,很大概率所言不虛。
這樣看來,網易所受損失并不大,那么暴雪呢?
暴雪早在網易之前公布財報,聲稱和網易簽訂的代理游戲在2021年“凈收入僅占動視暴雪的3%”,這似乎就是暴雪可以輕松選擇中止與網易合作的底氣。

網易公告
但事實上,這3%的數字并沒有那么單純,暴雪在計算網易代理的暴雪游戲國區收入占比時,分母選取的并非暴雪游戲的總營收,而是“動視+暴雪+King”整個集團的營收,而動視和King的業務跟網易壓根沒什么關系,因此,“網易代理業務僅貢獻了暴雪游戲收入的3%”這個說法有失偏頗。
那么網易實際為暴雪帶來了多少收益呢?
在除去動視和King的收入后,我們可以計算得出,網易代理業務為暴雪貢獻了約15%的收入,這雖然算不上是暴雪的“一臂”,但最起碼也是一只手掌了。
并且,據相關人士透露,由于暴雪游戲在國內的運營成本幾乎完全由網易承擔,所以暴雪等于是啥也沒付出,躺在家里就白賺了這15%的收入。
如此看來,在這出分手鬧劇中,網易是真體面,而暴雪則像是在插了自己一刀之后繼續強顏歡笑。
在過去的14年里,網易對于暴雪游戲的代理談不上無懈可擊也算是仁至義盡,并且網易也切實地為暴雪電競游戲在國內的發展作了不少貢獻,雖然暴雪的意圖尚不明朗,但如果真的只是因為要求更高分成沒被接受就選擇分手,那暴雪著實有些不地道。
而根據國內游戲市場相關政策規定,外資是不允許直接參與游戲運營的。事已至此,擺在暴雪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徹底放棄中國市場,二是盡快找到下一家代理商接盤。
而像前文提及的那樣,網易代理時期,暴雪在國內的收入幾乎等于白撿錢,因此,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不太可能會選擇放棄這份收益。
那么就只剩下找代理了。
而如今國內剩下的渠道大廠,除了網易外,也就是騰訊、盛趣、完美世界這幾個老面孔了,如果僅僅從財力出發,還能算上字節跳動,而從玩家拱火的角度出發,還能再加個米哈游。而就這幾家一雙手就能數完的公司,作為渠道能比作為國內游戲市場二把手的網易更優秀的,也就只剩下騰訊了。
不過,對于騰訊而言,它接手暴雪的意愿恐怕不會很高。
一方面,近期騰訊也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游戲收入為42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約4.6%。在新秀挑戰愈發激烈、游戲市場卷成一片血海的當下,騰訊再有錢,也必須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暴雪系游戲的營收能力現在市場已經有目共睹,并且,如今代理暴雪游戲給渠道帶去的風評很大概率是負面的。
另一方面,根據網絡游戲管理最新規定,經新聞出版總署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的網絡游戲,變更運營單位的,必須重新辦理前置審批或者進口審批手續,自運營單位變更之日起至重新獲得批準期間,網絡游戲應停止一切運營服務。違者按非法網絡出版物處理。
而在17號當天,騰訊方面就回應表示關于代理暴雪一事,內部暫時沒有相關信息,看起來騰訊會接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兜兜轉轉一圈以后,暴雪很有可能發現除了網易這個冤大頭外,根本沒有其他公司愿意伺候它這尊大佛。
但暴雪已經把話說得那么絕,兩者真有“再續前緣”的可能嗎?
還真有。暴雪和網易之間的合作是否真的會破裂,其實還有一些變數。而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正忙著收購動視暴雪的微軟。
眼下,微軟正為了收購動視暴雪涉及的反壟斷問題忙得不可開交,包括巴西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批準了這樁收購,而歐盟也宣布此事進入了審查的“第二階段”,雖然歐盟表示審查會更嚴格,但這并不代表這樁收購就沒有機會通過。而如果最后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成功,鑒于其在國內市場和網易的合作關系,微軟方面很可能促使暴雪改變態度,重新與網易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