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玉

不久前,土豪王國沙特阿拉伯的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公布了未來城市“The Line”的設計方案。
近日,據航拍畫面顯示,作為沙特阿拉伯NEOM(未來新城)開發項目的一部分,全長達170千米的“The Line”大型城市項目已經動工了。中建國際官方賬號也發文表示,已與NEOM Company簽訂沙特阿拉伯交通隧道項目(“The Line”的先導項目)的施工總承包合同。
“The Line”項目由曾獲普利茲克建筑獎(“建筑界諾貝爾”)的美國著名建筑師湯姆·梅恩(Thom Mayne)創立的Morphosis建筑事務所操刀設計,目前雖只公開了渲染圖,但已經掀起業內業外的一片嘩然。

有人對極具未來感的設計心馳神往,另一方面,也有人發出各種質疑。未來新城將解決污染、交通擁堵、通勤時間長等問題,展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The Line”,顧名思義是一座“線性城市”,它從紅海亞喀巴灣向山區度假勝地和沙漠延伸,橫跨沿海沙漠、山地等區域,占地34平方千米(僅為傳統城市的2%),高500米,全長近170千米,卻僅有200米寬。
“The Line”的外墻由鏡面太陽能面板組成,從遠處看,“The Line”就像是一條鏡面長城盤踞在土地上,通過反射周圍的景色,產生虛實結合的視覺效果,旨在讓整體建筑融入自然之中。在這兩片超長鏡面的高墻內,會誕生一座可容納900萬人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據悉,“The Line”項目將耗資近一萬億美元(約為7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將在2030年修建完成。
與其他類似容量的城市相比,“The Line”基礎設施占地面積大大縮小,城市運行能效水平卻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高,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The Line”將以垂直耕作的方式為居民提供食物,蔬菜“自動收割打包”,居民付費訂一日三餐。功能區分立兩側,包括學校、醫院、辦公區、博物館等,由縱橫的天橋相互連接,5分鐘內可到達任何設施。離地300米處設有體育場。
兩座建筑之間會有拱門,拱門之下有碼頭可停泊游艇,而建筑物地底將興建高速鐵路,超高速運輸系統讓人們可以在20分鐘內到達“The Line”的任何地點。在“The Line”,沒有汽車和公路等密集型基礎設施,城市實現零碳排放,城市運營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
城內設有自然通風系統,自然景觀保留95%,確保住戶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自然氣息。
我們現在的城市已在使用多種多樣的智能系統了,比如智能導航、外賣系統、打車軟件等等,但是這些系統的數據庫并未共享。

而在“The Line”中這些數據都將被存儲在超大的數據中心,所有數據將被充分整合利用,通過全球最強大的中央處理器進行分析處理,以保證這座城市以最高效的方式運轉。
但在狂飆科技背后,“The Line”也存在許多問題。
首先是運輸問題,目前的技術尚無法滿足“The Line”的超高速運輸要求。如果要在20分鐘內從這座170千米長的城市的一端到達另一端,列車的運行速度需達到512千米/時,這遠遠超過了目前高速鐵路系統的最高速度,作為參考,我國的高鐵速度已屬全球領先,最高速度也僅為350千米/時。
其次,鏡面外墻或許對鳥兒來說是一個災難。另外超高的建筑是否穩固,5分鐘內可到達任何設施是否可以順利實現等問題,也被廣為討論。
“The Line”方案給我們描繪的是未來智慧城市的雛形,一個以人為本的科技城市藍圖,將為自然保護和提高城市宜居性創造一個典范。它集合了許多人對于未來城市的設想,但也有很多懸而未決的技術難題。
它是不是我們智慧城市的未來樣板?這座城市是不是只能存在于幻想中?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SF中文”公眾號,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