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傅
醫藥股的人氣,正在不斷恢復。
近一兩個月,醫藥股以及醫藥ETF表現得相當強勢,時不時出現漲停潮,令外界不禁猜測醫藥的苦日子是否要結束了。
那么,醫藥會重新成為資金的“心頭好”嗎?
醫藥,挨打很久了。
2022年前三季度,醫藥板塊整體跌幅為27.95%,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位列第五,雖然跌幅不是最慘,但爭議卻是最多的。
畢竟,有太多人買了葛蘭的醫藥基金。
事實上,2021年6月之后醫藥就走了“霉運”,一直跌跌不休,算下來調整已經超過一年有余,腰斬的股票比比皆是,甚至有的腰斬之后再腰斬。
其實,之前已有征兆。
據Choice數據統計,2021年第一季度,醫藥板塊合計實現凈利潤601.15億元同比增長109.85%,凈利潤增速創了歷史新高,這之后凈利潤增速就逐步回落了,到了2022年第二季度,凈利潤增速已低至7.32%。
這么來看,醫藥的下跌也情有可原。
歷經充分調整之后,醫藥再度被投資者追捧,背后是何道理?
首先,業績好轉了。
業績殺,是這次醫藥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2022年前三季度醫藥板塊凈利潤增速為11.59%,說明第三季度凈利潤增速較快,有了先行指標,于是不少人猜測業績殺結束了。
其次,機構低配。
長達一年多的下跌過程中,大量機構跑路,導致機構對醫藥板塊低配,這意味著后續有提升的空間。
以QDII基金為例,2022年第二季度末持有醫藥的市值為525.33億元,第三季度末持有醫藥的市值為417.79億元。
再次,情緒到底。
市場情緒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指標,當情緒到底后容易出現反彈行情或反轉行情,如今人們對醫藥有了不一樣的認識,情緒有了好轉的跡象。
譬如,醫藥集采一輪又一輪,投資者似乎已經麻木了,甚至不再將醫藥集采當作利空,而是深入思考背后是否存在錯殺。
最后,估值偏低。
醫藥板塊市盈率一度跌破30倍,而歷史上最高為110倍,2020年第二季度達到過83倍,所以估值有了合理的趨勢。
以上可見,種種因素疊加之下,近期的醫藥股表現得比較強勢。
長城基金表示:“醫藥從去年高點修復至今,實際上已經進入價值區間很長時間,在當前多方因素轉向積極的背景下,較看好醫藥板塊第四季度以及明年表現?!?/p>
華西證券表示:“看好醫藥板塊第四季度及2023年行情,行業低點已過,當前是公募基金持倉底、估值底、政策對行業沖擊底、政策預期底的四底共振。展望后市,醫藥行業有望實現困境反轉煥發新生?!?/p>
資金回流之下,醫藥股漲幅不一,其中有三只頗受資金的青睞。
以嶺藥業是一家關注度頗高的醫藥企業,近期上演了翻倍行情,好不熱鬧。
2022年前三季度,以嶺藥業的營業收入為79.5億元同比減少2%,凈利潤為14.1億元同比增長15.58%,扣非凈利潤為14.2億元同比增長20.6%;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3.8億元同比增長7.41%,凈利潤為3.66億元同比增長40.92%,扣非凈利潤為3.65億元同比增長49.32%。

業績強勁之外,品種儲備也頗為豐富。
在中藥領域,以嶺藥業有6款在研藥品,另外還有一百多個儲備院內制劑品種將加快上市。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新藥芪黃明目膠囊計劃申報新藥、小兒連花清感顆粒已經完成二期臨床、柴芩通淋片更換適應癥獲得臨床批件;在化學藥領域,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經結束三期臨床,籌備NDA。
西南證券表示:“連花系列繼續實現高增長。受疫情反復與換季流感影響,呼吸系統類藥物收入實現超預期增長。我們預計連花清瘟膠囊 Q3實現收入11億~12億元,同比增長25%~30%。連花清咳Q3 收入同比增長50%~60%,主要受益于醫保談判后借助連花品牌優勢實現快速放量。”
以嶺藥業是機構青睞的,而眾生藥業是游資青睞的,因而漲得更猛,近期漲了逾兩倍。
眾生藥業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老牌藥企,產品涉及眼科、呼吸、心腦血管等領域,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一直不溫不火,直到涉足新冠病毒研發才扶搖直上。
眾生藥業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廣東眾生睿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口服抗新型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一類創新藥RAY1216片獲得III期臨床試驗組長單位倫理批件。
據公開資料顯示,RAY1216是國內第二家獲批III期臨床的以3CL蛋白酶為靶點的口服小分子新冠藥物,因而給了資本市場更大的想象空間。
華鑫證券表示:“我們預計RAY1216片上市定價低于1000元一療程,并有望成為國家和地方主要的儲備用藥?!?/p>

康希諾的漲幅介于以嶺藥業與眾生藥業之間,也是近期的大熱門。
康希諾是一家疫苗企業,其研發的MCV4疫苗是我國首個腦膜炎球菌四價結合疫苗產品,填補國內腦膜炎球菌四價疫苗不適用2歲以下兒童的空缺。
這次,康希諾推出吸入式新冠疫苗,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浙商證券表示:“中長期看,我們看好公司在蛋白結構設計和腺病毒載體平臺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看好公司借助新冠疫苗商業化機遇,快速推進銷售團隊搭建和國際化研發合作?!?/p>
需要注意的是,以嶺藥業、眾生藥業、康希諾漲幅較大,獲利盤較多,短線追高被套的概率較高,要注意其中潛藏的風險。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
@資深挖掘天:董師傅,三角輪胎業績那么好,怎么就是不漲?
三角輪胎是國內商用車輪胎龍頭,整體偏B端,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68.04億元同比增長2.3%,凈利潤為4.7億元同比減少3.14%,這個業績談不上好,之所以給你感覺不錯,是因為第三季度的數據還可以——營業收入為25.28億元同比增長19.66%,凈利潤為2.53億元同比增長83.27%。總的來說,還需要靜待行業困境反轉。多說一句,三角輪胎發力航空胎業務,已建立航空輪胎實驗室和航空子午胎生產線,具備多規格批量生產能力,這個可能是未來業績的新增長極。

美利云原本是一家涉足造紙、光伏、數據中心的企業,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6億元同比減少10.22%,實現凈利潤-4996萬元,這個業績拿不出手。為了改善業績,美利云擬以造紙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天津力神持有的天津聚元100%股權和蘇州力神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從而搖身一變成為一家鋰電池制造企業。天津聚元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4.82億元,凈利潤為357.65萬元;蘇州力神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17億元,凈利潤為8400.69萬元,相當于用不怎么賺錢的資產換了一個優質資產,因而股價暴漲,但短期獲利盤較多,要注意短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