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才剛
(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〇四地質大隊,貴州都勻 558000)
水工環地質條件會直接影響地質災害的發生,所以利用水工環地質技術勘測可以讓我們了解地質災害的發生條件及演變趨勢,這可以讓我們更加有效的防控地質災害,并且減少自然地質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將自然地質災害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使人類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加有利。
水工環地質主要分三方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以及環境地質,首先需要對所有的地質資源進行詳細的調查,來評估地質目前的狀況。因為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所以比較的水工環地質勘測也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我國快速發展時期對礦產等資源需求量很大,這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的地質環境造成了影響和破壞。因此我們一定要利用好水工環地質,以此來更好地保護目前的地質資源,社會的不斷發展正走向可持續發展,保護自然環境保護資源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保證地質資源,減少地質災害更是不可或缺的。
水工環地質是自然地質災害治理的基礎是因為地質構造決定了自然災害的發生。通常來說,凡是有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一定會造成地質結構的破壞,并對該地區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等產生較深的影響。所以我們在研究如何治理地質災害時要弄清楚該地區各個地質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實施方案前將地質災害情況了解全面,為具體實施方案前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基礎。
地質災害的發生大多能從地區形貌、地質構造中找到原因,不同的地區它的地質形貌地質構造肯定不同,因此探尋水工環地質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地質災害的誘發因素,就可以及時治理防止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
地震災害(圖1)在地質災害中是最為普遍的,地震災害的發生是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因為地震都是突發的并且破壞性極強,因此震后對災害區域的影響非常大。并且預測地震來臨也是十分困難的,雖然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研發出了一系列地震預警系統,并且研究出了很多勘查技術,但是要想及時地預測地震的發生還是十分困難的。
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災害通常是由于地質結構變動而對該區域產生了明顯的作用力,如果土壤相對來說比較疏松則也有可能引發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災害。這些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人為造成的,工程建設的不合理、濫砍濫伐都是造成這類災害發生的原因,所以我們應想辦法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降低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
地面塌陷的危害性也很大,但地面塌陷多數都是人為造成的,因為施工建設不合理,施工建筑質量不好,導致該區域地質結構遭到破壞,就容易發生地面塌陷等事故。如今礦石資源十分重要,對礦產資源的過度開發就很有可能導致地面塌陷,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地裂縫也是地質災害的一種,地裂縫顧名思義就是有區域性的斷裂,該問題通常情況下危害不大,但是嚴重的同樣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和影響,地裂縫大多是因為地下水的不合理開采引起的,因為地下水抽取的過多,影響了該區域的地質結構,造成了地裂縫這一現象的發生。
上文說到了地質災害中的幾種常見類型,那么如何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利用水工環地質技術手段是十分重要的,根據不同的地質災害類型,水工環地質的應用策略也就大不相同。
地震所帶來的直接危害的問題相對于次生災害來說完全是兩個級別,地震的直接危害會導致建筑物破損的問題,而次生災害則會造成環境失衡導致水災火災的發生。水工環地質的作用就是把握好災害類型,從而選取最有利高效的治理方案,將地震所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我們通常會借用一些儀器進行分析,還可以通過觀察動物天氣的一些異常現象來判斷自然現象的發生,這時候就會發現水工環地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其可以分析重力及磁場的變化,通過專業知識進行分析來達到預測地震災害的目的,也可以算出地震災害發生的概率,將地震災害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盡可能地準確地對地震災害進行預警。
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這類自然災害危害也比較大,且經常作為地震災害后的次生災害發生,想要應對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這類自然災害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將這類災害扼殺在搖籃之中。在對樹木進行砍伐的過程中杜絕掉濫砍濫伐的問題,并且有計劃地進行砍伐,不要破壞生態平衡,在砍伐后及時對樹木進行修復,盡量不要破壞生態平衡。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這類自然災害水工環地質同樣可以對其進行預警,它可以全方位的建立預警系統,只要合理的布置監測儀器,爭取做到全方位覆蓋,了解到地質結構的變化情況,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這類自然災害的發生。
水工環地質同樣適用于地面塌陷的治理工作中,應用于此可以讓地面塌陷的治理更加快速高效,預警也可以非常的迅速,使地面塌陷變得可預見。可以利用水工環地質進行巖溶地帶的勘察,因為地面塌陷這類災害的發生通常都出現在巖溶地帶,通過水工環地質了解了該區域的地質情況,對地質變化進行監測,就可以很好的分析出該區域出現地面塌陷的幾率。通過水工環地質技術對該片區域地質結構進行分析,就可以很好地治理地面塌陷的情況,做到及時的預警,將其地面塌陷發生的可能性,將危害降到最低,甚至杜絕該現象的發生。
在地裂縫的治理中水工環地質技術手段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因為地裂縫的主要表現為區域性斷裂,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其影響因素和誘發機制進行監測,因為地裂縫通常是由于抽取地下水過多導致的。所以我們可以對抽取地下水進行有效地控制,節約水資源,并制定完善的規定來合理抽取地下水,還要針對不同區域的特點設定不同的規定,避免破壞生態平衡導致自然災害的發生。借助于水工環地質技術可以實時地監測到地下水的變化,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及時地做出預警,來防止地裂縫自然災害的發生,做到有效的預警。
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國家已經開始倡導可持續發展,這種可持續發展不只體現在保護生態環境上,還體現在保護地質資源上,因為自然地質災害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有效地治理地質災害是非常重要的,水工環地質技術手段可以進行很好地監測預警,從而降低自然地質災害發生的概率,而這些研究也會對后續治理地質災害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有較強的參考意義。